四通8年 10期

时间:2022-09-26 08:38:34

1984年5月,四通成立,一两个月后,我加入。当时四通有五六十人,其中有一些是知青。四通办公地点是四季青公社在中关村的一个超市。那时国内还没什么超市,生意也不好,公社从超市划出两间房给四通作办公室,靠里的墙边放了几个保险柜,一张桌子,几把折叠椅。

9月份,四通门市部开业,让人眼前一亮。那时几乎所有的商店都是破破烂烂的,四通的装修很不错,吸顶灯,大玻璃,外加漂亮的窗帘,与周围的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像是香港或深圳的企业。

开始四通卖计算机。加入四通前,我在冶金部自动化所里做工程师,到四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站柜台卖计算机。柜台是必须站的,人家买计算机,你得给人家讲计算机性能。当时四通专业人员还很少,很多人只有高中文化,他们学习能力很强,对四通的起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时中关村在一般人眼中是倒爷一条街。四通除了卖计算机以外,还卖元器件,这是四通的特色。那个时候基本没有元器件可买,一般人也不知道去哪买。四通创始人之一、销售天才王安时,对哪有卖的,谁想要,要什么等问题门儿清。元器件柜台受到了科研人员的欢迎。四通卖这些东西时,旁边出现了很多小公司,它们可能是从四通这儿买了再到另一个地方卖。当时的生态就是一个大点儿的公司旁边围着一圈小公司。

第一年,四通卖兄弟牌打印机赚了不少钱。第二年,我从柜台转向产品开发,工作是给1570彩色打印机开发汉卡。我运气很好,做的第一块汉卡插上打印机就能工作。但当时大兴线路板厂生产的线路板质量很差,近90%不能工作。王安时提议让香港公司生产线路板。那一年1570彩色汉字打印机卖得很好。后来万润南做一个决策,既然汉字这么需要,那就生产汉字的文字处理机。我也因此被任命为四通的总工程师。开发小组只有几个人,开发地点就在我家里,双榆树小区。当时很多中关村小公司都是在自己家里,居民楼里,或租一个很便宜的小门脸儿。那些公司一些发展起来了,一些倒闭了。

那时是民营公司发展潮。那些年里,报纸上的新闻经常是一家家新的民营公司诞生,我是被这种改革的大趋势感染而离开研究所的。四通成立的那一年,联想也成立了。两家公司曾在同一栋楼里。

当时中关村的负责人、海淀区委书记贾春旺思想很解放。四通的成立离不开贾春旺,在他的牵线搭桥下,万润南等技术人员与海淀四季青乡的政府管理人员坐在了一起,后者给予了前者资金支持。我从冶金部自动化所辞职到四通来,也得到了贾春旺的支持。当时单位不放,没有档案,贾春旺说,你只要到我这儿来,我就给你再建一个档案。

四通是一个民营公司,待遇比研究所好,而且年终有分红。我在自动化所里当工程师时,月工资110块,到四通后月工资500块,比一级教授还要多200块。

在四通8年后,1992年,我离开了。当时王志东刚加入四通。离开之后我连续做过好几个公司,都很辛苦。我有很多很好的想法,但是没钱。后来我想要不做一个风司吧,2003年,我就又做了一家风司。

整理/本刊记者 叶静

上一篇:不做买卖做广告 下一篇:探路者:在知春路买了两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