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价值的资源

时间:2022-09-26 08:34:42

有价值的资源

资源从哪里来呢,除了要素市场、内部培养,

还有一条就是运气。

上次介绍的资源基础观,核心观点就是具备了VRIN特征的资源能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回放一下:VRIN分别对应有价值的(valuable)、稀有的(rare)、难以模仿的(inimitable)、不可替代的(non-substitutable)。几个字母说来简单,理念推广起来也容易,可落到实处,人们必然会问:什么样的资源才算具备这些属性呢?上哪儿找去?

当年资源基础观一出,很快就此被质疑。巴尼(Jay Barney)教授从要素市场入手,指出典型的VRIN资源之一就是优秀的经理人、或者说杰出的管理才干。既然是才干,必然对企业有价值,也不会随处可得;各人才干不同,神通各异,自然难以模仿或替代。所以巴尼说,企业一定得找对管理者,否则再拉风也风光不了多久,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发达国家通常具备较为成熟的经理人市场,因此来源也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无非是挑选才干的伯乐。

要素市场上的资源对于企业,其重要性无可辩驳。用管理才干为例,简直不能更到位。但学术界有个顽固的习惯,所有研究成果都要放在台面上供大家批评拷问。于是,以Priem和Butler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资源最重要的特征――“价值”的定义提出了质疑:到底什么是有价值的资源?一边说具备VRIN特征的资源创造竞争优势,也就是创造价值;另一边却定义有价值的东西能为企业带来价值――也就是说,逻辑变成“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资源能创造价值”,这不是循环论证么?其理论意义何在呢?

对一个论述性的理论,说它在论述过程中存在循环论证、用果去证因,不啻为动摇根基的批评了。巴尼迅速写了一篇回复,对Priem和Butler的观点逐条反驳,来证明资源基础观如何合乎逻辑。然后,两位批判者又回了一篇,含蓄的语气体现了对于巴尼的尊重,但内容上依然犀利表达了吃瓜群众的心声:您还是没解决循环论证的问题,有价值的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果关系好像不大对啊?这几个回合以对话论文的形式发表在2001年的《管理学会综述》中,成为战略管理博士生必读的文章;至于批评者的其他作品,大家倒是知之甚少。

论战很遗憾地以巴尼的失败告终,好在他的理论一直被称作资源基础“观”而不是“论”,说到底是一种看待问题的角度,因此继续占据着战略管理主要理论的地位。但因资源价值的问题有待解决,学者们抓住这个领域,继续挖掘下去。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涌现了一批试图改进价值定义的理论流派。首先,Kogut和Zander在1992年把组织的知识从资源堆里单拿出来,提出知识造就了企业间从运营到架构到绩效的差异。知识的默会性、在组织内部和组织间传播的不同方式、知识传递的粘性、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外溢性……都是造成竞争优势差别的动因。而且不同企业的知识具备不同的基础和结构,必然符合稀有、难以替代、难以复制的特征。这一观点被定名为知识基础观(knowledge-based view),借了巴尼的命名方式,简称KBV,很快成为组织管理的主流理论之一。

然后在1996年左右,以格兰特(Robert M. Grant)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组织的能力是形成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光有资源或知识不够,还得有能力把这些资源适当运用,才可以创造价值。这一思想把资源中的知识又往前推进了一步,提炼为企业运用和管理知识的能力,该观点和50年代潘若丝(Edith Penrose)等组织学者的思想一脉相承,强调对既有资源使用、重组等过程中的能力。

同一时期,已经在经济管理领域很有名气的伯克利教授提斯(David Teece)指出,企业能力需要随着时间和环境变化,随时调整、因地制宜,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概念,认为可以随形式调整的能力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2000年,斯坦福大学的艾森哈特教授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动态能力的论述(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分析了何种能力才算企业的动态能力。她认为,具体的财务、技术、运营能力只是一时一地的资源,而企业的规范和程序(norms and routines)――比如重大问题的处理方式、知识在内部的传播和维护等等――才是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自提出至今,动态能力收获了学界非常广泛的支持。艾森哈特教授带领了许多博士生,都在此领域做出博士论文,并在毕业后成为美国各高校的研究生力军。

不久前谈过的社会资本理论,也是一种具备动态性的企业能力。就企业内部而言,社会资本存在于员工之间、团队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社会交往,或者说在工作职能之外的交往关系所带来的资源。比如员工的奉献精神、团队拧成一股绳、领导和职工的友谊与信任等等。在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来自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如上下游企业、政府机构、科研学府、社会团体等等。这些外部关系带来组织之间的熟稔和信任――可能是信任优秀品质,也可能是信任执行能力――帮助企业在不同环境、不同时期中合理分配内部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

纵观以上理论方向,都是从分析资源价值的角度出发,把资源具体化到企业内部或外部。对中国企业来说,更合适的角度显然是内外部资源的结合。而中文里外部关系的涵义,远超过社会资本理论所涉及的有限几个概念。咱们说时势造英雄,即是具备了比资源本身更广阔的格局。一则时,时代特征造就资源的价值差异,比如几十年前曾经热门的司机工作,如今已成了基本技能;一则势,无论任何时代,猪要想飞起来,还得看找对了风口没有。比如饭馆还是那些饭馆,但有的能和互联网加得起来、火得起来,有的却是因为肮脏的操作间被315晚会曝了光。其实,巴尼在用经理人才干论证资源基础观时就曾说过,资源从哪里来呢,除了要素市场、内部培养,还有一条就是运气――时也运也,某种资源好不好用,也得看赶上了好时候没有。

理论探讨经常假设理想化的模型,但真实世界里,哪有什么纯粹内部的资源。著名华人管理学者、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李平教授曾和我讨论过,究竟是资源真有优劣之分,还是在于人们在既有条件下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同?这么看来,分析中国的企业和管理问题,还是从环境出发的制度理论更有前途。嗯,看书去。

上一篇:跨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下一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