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思考,快乐管理

时间:2022-09-26 08:12:19

沉静思考,快乐管理

摘 要:学生犯错误是十分寻常的事情,但作为管理者不能一味埋怨,甚至怨天尤人,必须沉下心来,深入思考,剖析原因,对症下药,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他们,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习惯用二元思维去考虑世界,我们就真的走进死胡同了。凡事至少有三种解决方法,不是没有方法,而是你没有想到合适有效的方法,就会平生许多烦恼。

关键词:思考;管理;方法

现代学生个个思想活跃,时尚新潮,“鬼点子”很多,有不少公主、少爷的秉性,许多老师叫苦不迭,不愿意做班主任。其实,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找到这个关键,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七年的班级管理工作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沉静思考,就能够找到解决之道,只要投入其中,就能够收获快乐。

一、多思考,找本质

教师的职业习惯也许使我们有意识无意识地扮演了“教导人”的角色,一听到某位学生如何如何,便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如果再碰见冒刺的“主儿”,那更是毒火攻心,自然也就没有了职业快乐感。我们静下心来,慢慢思考一下,难道错误都是因学生而起吗?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比如,学生打架了,我们不妨先别发火,未成年人嘛,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打架的事很平常。其实,站在他们立场上看,他们认为打架是当时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他们承担着一定的风险:把对方打伤,引起纠纷和赔偿,或者自己受伤,承受肢体和精神的伤害,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学生告到班主任处,一定先指责对方的不是,诉说自己的冤屈和理由。这时,我们最好做一个爱听的人,让他们尽情地诉说。因为诉说本身就是宣泄心中的情绪,我们也可以从中听出事情的原委。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冷处理式心理疏导的一种方式。与此同时,我们不妨思考其中的潜台词,为什么会打架,谁的责任大,谁是弱势,谁是强势。基本事实弄清楚了,我们就可以思考对策了。训斥吗?他们可能暂时被压服,但他们未必会服气,那就讲故事吧,或者放在人生更宽广的领域、更遥远的未来的角度去审视,或者站在强势立场上思考“强势人生”在人生道路上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或者站在弱势立场上思考“弱势人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甚至我们可以把困难抛给他们——你要是班主任,你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咱们班打架的事多吗?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娓娓道来,入情入理,那么打架事件就成了当事人认识道理、沟通关系的桥梁,坏事就变成了教育契机。所以,学生频繁出现违纪问题,本质上是我们用力不够,没有找到原委,如果能够“临危不乱,处乱不惊”,沉静思考,就一定能够避免过激行为或简单的处理方式。

由此观之,我们班主任势必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心理学上讲,换位思考是一种心理体验,也是一种双向的思维方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由于我们管理者的身份,也由于学生的弱势地位,单向思维思考问题,处理学生问题就往往成为常态,影响了实际的教育管理效果,也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实质上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如果从这个角度去重新审视班级管理问题,那么,我们也许会找到更加科学务实的解决之道。

二、多包容,多赞赏

包容是一种胸怀。它要求我们班主任包容学生的一切不当行为,允许他们犯错误。比如,迟到、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拖拉作业、偶尔打架、搞恶作剧等。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判断、识别、自我掌控等能力的局限性。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情操、较强的意志力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总得有个过程,让他们在矛盾冲突、外界影响等因素的促使下慢慢改掉不良习气,渐趋向善发展。如果过于苛刻、严厉,那么部分学生将享受不到抚爱和温情,即使表面暂时服从,但是容易埋下今后成长的性格方面的隐患,或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引发过激行为的出现。台湾著名作家后来自杀身亡,与她上学时受到一位数学老师粗暴的管理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不仅要学会包容,还要进一步懂得赞赏。班主任熟知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无论在什么样的时空里,都要及时赞赏,采用积极主动的语言,诚恳、有度地评价,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欣赏热情,从而获得被尊重、被欣赏的愉悦感,树立自信心。

魏书生说:“要深切的理解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与人为善。要有以德报怨的胸怀,要努力发现别人的长处,向别人学习,就会感到学习生活天高地广,到处都是学问,到处都是欢乐。”这就是说,学生犯了错误,做了触犯班规的事没有什么大不了,应该包容他们,赞赏他们。任何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在错误中,一定可以发现正确的成分,在缺点中,一定会发现优点。魏书生“五颗糖”的典型案例,就是包容和赞赏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从本质上讲,我们和学生都是平等的生命个体,理当互相尊重。作为成人,我们还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尊重,即包容他们,赞赏他们。初中生很感性,情绪化,激励、赞赏能够给他们提供强大的正能量,我们也必将因看到他们的进步而喜上眉梢,收获最为宝贵的感情礼包。

三、多放手,多培训

班级管理是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系统工程,班主任不能整天泡在班里,如同陷在泥沼里,其他工作也会受到拖累。这就必须学会放手,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但是是“放羊”吗?不行,未成年人需要导师,那么该怎样教会他们自我管理呢?放风筝,既让风筝飞翔,又让线始终牵在手里,这就是适度放手,适度牵手,该牵手时牵手,该放手时放手。

当然,想放手,就得先牵手,而培训是绕不开的步骤。培训什么?如何构建班委会,如何制定班规,如何履行职责,如何沟通、协调,如何构建班级文化,如何观察、记录、总结、汇报,等等,凡是涉及班级管理工作的,都要培训到位,使他们认识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其实,学生就是班级管理最大的智囊团,是班主任完全可以运用的力量,只要我们善于整合、引导,就能迸发出活力。你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学生,学生就会在多大程度上给予你管理的力量。学生天生就是充满奇思妙想的群体,他们的创造力只不过被我们不信任的愚昧思想扼杀了。

刚开始,我不相信学生能自主管理,可是干了没多久,我就感觉很累,意识到需要帮手,于是就着手培训学生,“遥控指挥”。事实证明,你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学生,学生就在多大程度上呈现自信力。如今,我带的班级各项工作都是在学生自主管理基础上完成的。美国学者詹姆斯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普通人只开发了他蕴藏能力的十分之一,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较,我们不过是在沉睡,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中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一直在荒废。”我们的学生同样适用这样的定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学生创造力是惊人的,他们一定能做得很好。如果他们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我们做班级管理工作的一定就会做得轻松快乐。

总之,在“日理万机”的班级管理中,只要我们善于思考,沉下心来,就一定会解决一切问题,就会收获许多惊喜,感受到无限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2]高振云.受用一生的哈佛心理课[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第二中学)

上一篇:绽放汽车运动的瑰丽 下一篇: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