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来的中国经济软着陆or硬着陆

时间:2022-09-26 07:21:25

慢下来的中国经济软着陆or硬着陆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7.8%,三年来首次跌破8%,其中二季度增速7.6%,连续6个季度回落。“增速为何‘破八’?”、“7.6%是否是‘谷底’?”未来中国经济如何着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一个大国迈向强国的过程,从不会一帆风顺,路口有花环,路上就必有荆棘。中国很难,中国也很有信心。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18日:中国很难,中国也很有信心

大浪能经,小浪何惧。近日,世界不少专家指出,“由于中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加快。”透过在历次风浪中的表现,世界看到了“中国实力”和“中国定力”。中国也有信心:以往能扛,现在更能扛。

既要迈步向前,中国就不会怕难。和人一样,难事经多了,中国也就更成熟健壮。能拿下大难老难,就不怕小难新难。一言以蔽之:中国很难,中国也很有信心。

《人民日报》7月16日:中国稳增长具有世界意义

在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过程中,呈现了通货膨胀压力明显趋缓这一亮点,从而为中国经济避免“硬着陆”创造了条件。更长远地来看,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减速本身会迫使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增加技术创新投入,进而适应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需求;而低通胀则为改革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营造了环境。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减速与低通胀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一个时间窗口。

不论是“唱衰”还是“捧杀”中国经济的声音,都不会影响下一阶段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中国经济政策一方面不会任由“硬着陆”的猜测成为现实,另一方面也不应该为某些国家摆脱危机而牺牲自身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人民日报》7月14日:缓中见稳 稳中有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如果我们不过多地纠结于8%,客观地、理性地看待中国经济的国内外形势,可以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所谓总体平稳,主要是指增长以及主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仍然运行在目标区间以内:GDP上半年增长7.8%,仍然高于年初制定的7.5%的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1—6月份增长20.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进出口保持适度平稳增长。这些数据也说明,经济仍运行在适度较快增长区间。

媒体报道

新华社评:坚定信心 稳中求进

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是我们坚定信心的国情基础。我国当前仍然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从供需两个角度看,经济发展都有巨大潜力。尽管“三驾马车”增速有所回落,但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居民消费升级、民间投资激活、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等都大有文章可做,公共服务、现代服务业等依然短缺,发展前景广阔。着眼长远发展,把握“主题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和质量,我国经济就会有光明的前景。

中新社:增速破位市场“恐寒”中国稳增长料温和加力

考虑到外需不足、内需不旺以及潜在增长率下滑的状态短期内难以扭转,明显回落的CPI涨幅也提供了相应的空间,官方下半年料将经济出现缓中见稳迹象的基础上继续温和加力,让经济能够保持适度的速度。而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外,改革的力度也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此前在一次讲话中明确要求,用改革的办法,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

IMF: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风险

IMF将中国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调低了0.2个百分点至8%,并将2013年的增长预期调低了0.3个百分点至8.5%。这一增长预期依然比美国和欧洲强劲许多,但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使得期待中国弥补西方需求疲软并推动全球增长的希望受到损害。

由于出口、消费者支出及工业产出减少,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跌至3年来的最低点7.6%。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经济下半年可能开始反弹,但是与预期相比,将耗时更长、更缺乏力度。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增长放缓的中国不能支持世界经济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用强劲的经济刺激计划来应对这一危机,该计划引发了对基础设施的新一轮投资,还造成银行贷款大幅增长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学家称,去年中国GDP增长几乎有一半来自投资,但这种繁荣并不稳固,因为很多资金被浪费了。此外,中国还在去年采取措施限制银行放贷,以遏制通胀。这是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另一个因素。

澳大利亚《时代报》网站:中国经济繁荣仍有很大动力

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涉及的金额大约只有2008-2009年的四分之一左右,执行起来会更加直接,少了些铺张浪费。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中国央行两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从6.56%降至6%,今后甚至有可能再度降息。对北京来说,重要的不是某个具体投资项目的回报率,而是以经济活动、生产率、就业及税收收入等形式出现的综合回报率。

上一篇:地方土地财政大缩水:上半年土地出让收入下降27... 下一篇:汶川地震这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