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因素对网络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9-26 05:21:07

主观因素对网络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 要 网络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一次新的革命。当前,对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研究还有待加强。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分析影响网络教学质量的主观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给出一个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教学案例。

关键词 网络教学质量;主观因素;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003-04

Research on Subjective Factors of Network Teaching Quality//Peng Yuzhong, Hao Rongxia, Wang Jincai, Lv Lei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brings a new revolution on education. Now, it is needed to strengthen research on improve network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relates the subjectiv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network teaching quality from the poi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offer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se factors. Finally, this paper offers a teaching example of basic computer culture.

Key words network teaching quality; subjective factors; improvement measures

Author’s address Weifang Medical College, Weifang, Shandong, China 261053

Internet如同一次革命浪潮席卷了整个人类社会。在教育领域,网络为教育带来的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育手段和信息时代人才新的培养要求[1],它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递者”和“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由个体独立和相互竞争转变为小组合作与网络协作;将学生的学习方法由被动的机械记忆与操练转变为主动积极的知识建构。这一切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结构,深刻地影响着教育。

网络教学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知识传输和知识学习的新型教育[2],是一种与传统的教育相区别的教育形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网络教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2)网络教学是师生分离的远程教育方式;

3)网络教学是一种基于资源的主动学习方式;

4)网络教学需要高级的信息技术支持;

5)网络教学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

虽然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有许多不同,但它们都始终围绕保证教学质量这一核心目的。当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质量评定标准,但它无法兼顾网络教学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分析在网络环境下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网络教学质量,促进网络教学的快速健康发展。

1 影响网络教学质量的主观因素

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分离的,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学习时,教师无法再给予持续的指导,这些都改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传统角色与固有的教学观念。因此,在理解网络教学质量时,要求对教学质量观重新审视,且树立多元化的质量观,要在传统教学质量观的基础上进行继承、融合、开拓与创新[3]。

影响网络教学质量的因素,除传统因素外,还有网络教学特有的因素,如网络管理水平的高低、网络质量的好坏、网络教学质量认证标准的不同等,这些因素对教学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纵观整个网络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的主观因素始终是最主要的因素,对网络教学质量乃至传统教学质量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为此,有必要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对主观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一般来说,教师因素可以分成教师自身因素和教师职责因素两类;类似的,学生因素也可以分成学生心理因素和学生学习因素两类,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1.1 教师自身因素

1)态度认识。网络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从传统面授教学中转行而来,他们对网络课程的态度将决定他们付出多少精力投入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如果他们将网络课程视为额外的工作负担,或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化而抱以冷淡、消极的态度,网络教学质量将受到极大影响。

2)理论基础。网络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更深厚的理论基础,不但需要普通的教育心理学、教学和学习理论,还要了解网络教学理论及网络学习的基本规律。深厚的理论基础是教师更好地实施网络教学的必要条件。

3)教学经验。网络课程的教学决不是简单地播放课堂录像与教学课件,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这种模式中将赋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但要及时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易犯的错误与学习的难点,掌握好最佳时机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4)网上教学技能。网络教学需要在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下进行,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要懂得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中提供的各种工具,保证教学活动灵活、有序、高效地进行。

1.2 教师职责因素

1)设置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实施课程教学的整体安排,它根据教学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进度和学生作业内容、次数与完成时间,学习实践的任务、形式与方法及考试安排等。课程教学计划设计越详细,教学质量就越有保障。

2)提供学习资源。网络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基于资源的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课程开始时,对课程的知识体系并不了解,原有的知识基础不足以支持学生独立地在网上寻找学习资源。此时,教师有职责组织整理有关学习资源,及时上载、更新,为引导、扩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打下良好基础。

3)主持学习活动。从事网络课程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已是成年人。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对成年人的教学非常强调参与式的教学。因此,教师在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努力创设学以致用的真实活动情景,设计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任务,组织学生参与。

4)学习辅导。目前,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有许多种,如个别化学习模式、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或集体授课型学习模式等。无论哪一种学习模式,学生都不是孤立地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疑难问题,这时,教师必须提供及时的答疑指导。

5)作业批改与反馈。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学到的知识。由于网络教学的时空分离性,教师必须事先规定作业上交时间,批改后,还要将反馈意见及时回复给学生。

6)协同组织考试。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网络课程的教师同样需要协同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学生进行考试。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情况,综合设计考试试卷,并协助教学管理人员组织考试,维持考场纪律。

7)学生学习评价。网络课程的最后环节,就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综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包括课程参与情况、作业完成质量、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因素,对学生学习做出综合评价,并决定是否取得相应的学分。

1.3 学生心理因素

1)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水平对从事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网络课程学习要求学生重新连接已经中断的知识链,并长期以自主方式进行学习,还要处理好工作、家庭和社会的关系,这都迫使学生不能不进行适当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准备,以迎接新的学习挑战。

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力量,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由学习本身的兴趣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指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网络课程学习过程非常艰苦,如果不能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将很难完成网络课程的学习。

3)学习策略与技能。学习策略是学生为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关于促进学习过程的方案。而学习技能是实现学习策略,完成学习过程的一种能力。网络课程的学习需要一系列特殊的网络学习策略,如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综合处理信息的认识策略,借助网络与人交流的策略,建构自己知识的策略,网络资源管理的策略等。另外,网上学习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各项技能。

4)自我约束与调整。网络课程的学习,没有教师时刻跟踪,这就需要学生有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学生能够自我监控学习进度、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自我诊断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增强完成学习过程的信心。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网络课程的学习是无法正常进行的。

1.4 学生学习因素

1)制订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参与网络学习的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制订的具体安排,包括适当的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分配、取得的学习目标等。学习计划是伴随学生完成网络课程学习的伙伴,它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监督自己的学习情况。计划制订得越详细、越切实可行,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2)独立学习。网络课程学习中最主要的过程是基于资源的独立学习。学生学习过程中,根据网络课件、教材等媒体所提供的学习内容,以自学的方式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并加以记忆。在这一阶段,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有效地选择与利用资源是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

3)协作与讨论交流。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准分离状态,要完成教与学过程的重新整合,就必须借助于网络等媒体在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进行任务协作与讨论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个人学习无法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因此,学生参与协作与讨论交流的频率和深度都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4)作业、复习与考试。作业包括练习和实践,它是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通过作业,学生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有所创造和发现,这是掌握知识的标志。复习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使之保持长久。网络课程学习,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作业,积极复习,才有可能较全面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最后通过课程考试,获得学分。

以上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阐述了影响网络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就是为了找出基于这些因素的改进措施,更好地保证网络教学质量。

2 基于主观因素的改进措施

2.1 基于教师因素的改进措施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应实行网络课程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主讲教师应能主动积极从事网络课程教学工作;通过网络教学理论的相关考试;对所授课程至少有两年的教学经验,至少有一年的网上辅助教学经历;能够熟练掌握网上教学各类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2)规范教师教学活动。每一门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应由一个教学小组共同完成,教学小组的成员应至少包括一名主讲教师、若干名指导教师及技术人员;主讲教师应在开课前一个月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教学小组必须定期更新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及时上传必备的学习资料;主讲教师应安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任务协作活动,并指导学生完成;教学小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答疑或问题讨论,指导教师应主持讨论与交流,设计讨论问题,引导讨论线索,并对讨论做出总结;教学小组应提前与学生就作业内容、完成时间等达成一致意见,学生作业上交后,教师小组应及时完成批改并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指导意见;教学小组应积极配合教学管理部门组织课程考试,并对学生学习情况给出客观评价;教学小组还应积极参加网络课程教学经验交流与科研活动,不断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水平。

2.2 基于学生因素的改进措施

1)纠正学生学习动机。在网络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应做好克服一切困难的准备;应对网络课程学习充满兴趣,学习态度主动、积极和热情;应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过程充满信心。

2)改进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应在开始网络课程学习之前,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与特点,制定详细完整的学习计划;应学会获取他人帮助和指导最有效的方法;必须熟练掌握使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的方法;必须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综合处理信息的方法;必须掌握借助网络与人协作、讨论交流的方法;必须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管理的方法;应了解学习策略的有关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实施;应注意关注新的学习方法和灵活运用它们。

3)加强学生学习监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度,按时完成作业;至少每月参照学习计划,自我评价完成情况;应能保证自己充足的学习时间和较高的学习效率,当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及时进行调整。

4)鼓励学生交互学习。学生应完整地学习网络课件,查阅电子图书馆等,积极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进行个别化交互,不同课程都应限定学生最低个别化交互时间;学生必须准时参加每次师生交互活动,如网上讨论、面授辅导等;通过学生参加问题讨论时发言的次数与所提出的意见来衡量学生交互层次;通过学生参与协作小组的学习活动承担的角色和完成任务情况来衡量学生交互的质量。

3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案例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潍坊医学院计算机教研室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利用实验室安装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4]进行网络教学的同时,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该课程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为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从主观因素角度,采取措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对任课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提高自身修养。

2)响应学校号召,组织任课教师在5年内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通过考试,提高了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业务水平。

3)转变教学思想。根据网络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这一特点,给出学习进度、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强化重点,对难点辅以视频讲解,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4)采取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教研室集体备课,使每个青年教师都能较快获得教学经验。

5)加强对学生的辅导与监督。提供网络BBS、在线答疑、网上提交作业等功能,并提供网络考试系统,使学生能独立完成网络学习内容并自主测试。

6)设置网络调查问卷。可通过调查问卷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测评,通过学生反馈意见,及时发现网络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7)通过学校设置的专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8)加大机房开放力度,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和自主创新。

4 结束语

教师、学生和教育资源是网络教学的三要素,其中,教师和学生是主观能动的因素。掌握三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就有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对网络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与资源建设都在研究与探索之中,存在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是对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一个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丁兴富.网络教育的春秋时代及其对策:试论指导网络教育的教学取得成功的应对模型和东方模型[J].现代教育技术,

2001(1):13-21.

[2]王佑美.信息技术与学习变革[J].现代教育技术,2003(1):12-17.

[3]徐旭东.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6(8):41-44.

[4]郝荣霞,王金才,彭玉忠.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3):205-207.

上一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依托教师科研课题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