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礼貌理论分析《公主日记》会话含义

时间:2022-09-26 05:10:10

用礼貌理论分析《公主日记》会话含义

[摘要]本文选取电影《公主日记》的一段对话进行分析。该对话分析从礼貌理论的角度,从故事发生的背景、识别对话参与者使用的礼貌策略、解释对话建构的原因展开讨论。

[关键词]会话分析 会话参与者 礼貌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57-02

电影通过对白和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命运、说话人的性格特点和相互关系,从而促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欣赏电影主题。本文从礼貌理论(politeness theory)的角度分析美国电影《公主日记》的一段对话。

一、礼貌原则

在日常谈话中,礼貌被广泛应用于维护说话人和听话人的面子。Brown和Levinson(1987)定义礼貌为:说话人尽力减少言语威胁以保全说话人和听话人的面子。该理论模式用两个维度来区分礼貌:(1)说话人和听话人,即话语可能伤及说话人的面子或听话人的面子。(2)分两类面子: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指人们想要积极地融入到另一方的群体,追寻他人的认同和喜爱;消极面子是指人们追求行动的自由和自主性,不想受到他人的强制或干预。在社会交往中,很多言语行为是威胁面子的,为了减少对面子的威胁,交际者应该采取一些礼貌策略。这些礼貌策略分类如下:不采取补偿行为,毫无遮掩公开地施行面子威胁行为;积极礼貌策略,针对听话人的积极面子,强调双方的平等,熟悉;消极礼貌策略,针对听话人的消极面子,表现为保持双方的社会距离,言语比较正式;非公开地、间接性地施行面子威胁行为;不采取威胁说话人面子的言语行为。

二、对白片段

《公主日记》故事主人公是15岁的米娅(Mia),她和母亲在旧金山过着平静的生活。有一天,她从未谋面的奶奶突然来找她。从奶奶口中,米娅得知自己是吉诺维亚的公主。以下的对白片段选自于米娅第一次见到奶奶――皇太后克拉丽莎(Clarissee)的对白:

MIA: Hi. It's nice to meet you. Um, where am I?

Charlotte: The Genovian Consulate.

MIA: You've got pears in your flowers.

Charlotte: Genovian pears. We're famous for them. Now, if you'll sit down, she’ll be with you in a moment.

Clarissee: No, I don't need a moment. I'm here. Amelia, I'm so glad you could come.

MIA: Hi, you’ve got a great place.

Clarissee: Thank you. Well, let me look at you. You look so...young.

MIA: Thank you and you look so...clean.

Clarissee: Charlotte, would you check on tea in the garden? Please, sit.

MIA: Wow, my mom said you wanted to talk to me about something. Shoot.

Classis: Oh, before I“shoot”I have something I want to give you. Here.

MIA: Oh, um, thank you.

Classis: It’s the Genovian crest. It was mine when I was young. And that was my great-grandmother's.

MIA: heh. I'll keep this safe. I will take good care of it. Now, what did you want to tell me?

Clarisse: Something that I think will have a very big impact upon your life.

MIA: I already had braces.

Clarissee: No, it's bigger than orthodontia.

Charlotte: The tea is served, ma'am.

Clarissee: Amelia, have you ever heard of Edward Christoff Phillipe Gerard Renaldi?

MIA: No.

Classis: He was the crown prince of Genovia.

MIA: Um, what about him?

Clarisse: Eduard Christoff Phillipe Gerard Renaldi was your father.

MIA: Yeah, sure. My father was the prince of Genovia. Uh-huh. You're joking.

Clarisse: Why would I joke about something like that?

MIA: No! Because if he's really a prince, then I...

Clarisse: Exactly. You're not just Amelia Thermopolis. You are Amelia Mignonette Thermopolis Renaldi Princess.

MIA: Me? A princess? Shut up!

Clarisse: I beg your pardon? Shut up?

Servent: Your Majesty, in America it doesn't always mean“Be quiet.”Here it could mean“Wow, GEE whis, Golly”--

Clarisse: Oh, I understand. Thank you. ……

原来,米娅的母亲曾和吉诺维亚的国王有过一段短暂的恋情,并且生下了她。两个月前,国王死于车祸,米娅成了吉诺维亚唯一的王位继承人。皇太后克拉丽莎到曼哈顿的目的就是让米娅回国继承王位。

(一)对白片段背景分析

地点:吉诺维亚驻美领事馆。参与者:米娅、克拉丽莎、克拉丽莎秘书夏洛特和一仆人。主题:祖孙俩第一次见面。功能:皇太后告诉米娅她是吉诺维亚的公主。社会距离:米娅与其他人关系比较陌生,夏洛特和仆人与皇太后关系稍微亲近点。社会地位:皇太后克拉丽莎>米娅>夏洛特>仆人。

(二)识别对话参与者使用的礼貌策略

以上表格列出了会话参与者使用不同礼貌策略的次数:1.秘书夏洛特和仆人只用了消极礼貌策略(如尊称克拉丽莎为“女王陛下”-“your majesty”,“ma'am”);2.米娅施行了裸公开威胁听话人面子的行为,她毫无顾忌地对女王说“shoot”,“shut up”,除了米娅之外,其他人都没有使用这种不采取补偿行为的礼貌策略;3.在几种礼貌策略中,米娅用得最多的就是消极礼貌策略;4.在这段对话中,米娅和克拉丽莎用到消极礼貌策略的次数非常接近(克拉丽莎7次,米娅6次),而她们用到间接礼貌策略的次数一样多(都是4次)。不同的是,克拉丽莎比米娅用了更多的积极礼貌策略(米娅1次,克拉丽莎5次)。

三、数据讨论

根据Brown和Levinson(1987)的礼貌理论模式,礼貌策略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说话人与听话人权利的差别;2.说话人与听话人社会距离的差别;3.所谓的威胁面子行为的强迫程度。以上的三个因素决定了威胁面子言行的严重程度。可以简单地用一个公式来衡量威胁面子行为的严重性:

Weight of FTA=P(power difference)+D(social distance)+I

(imposition)

在这几个因素中,权利和社会距离的相互作用是最主要的两个量度,而强迫因素更多受环境和言语行为的影响。关于礼貌原则的模式,Scollon和Scollon(2001)提出了三个概论:1.团结模式(Solidarity politeness system):当说话人和听话人权利和社会距离的差别不大时(如亲密的朋友之间),双方一般更倾向于用积极礼貌策略;2.尊重模式(Deference politeness system):当说话人和听话人权利差别不大、社会距离比较大时(如关系并不亲密的同级同事之间),双方一般更倾向于使用消极礼貌策略;3.等级模式(Hierarchical politeness system):地位比较高的一方会更多地应用积极礼貌策略,而在从属地位的另一方则更倾向于用消极礼貌策略(如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理解了这三个模式,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米娅、克拉丽莎、夏洛特和仆人会用不同的礼貌策略来维护面子。

首先,角色地位的差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皇太后克拉丽莎与夏洛特和仆人的关系属于上下级的关系,所以可以用先前提到的等级模式来解释为什么夏洛特和仆人只用了消极礼貌策略,而皇太后克拉丽莎更多用的是积极礼貌策略。作为下属,夏洛特和仆人用消极礼貌策略正是显示出他们对上级的尊重和顺从。相反,处于上级地位的皇太后用积极礼貌策略的目的则是为了拉近她和其他人距离(如直呼夏洛特为“Charlotte”,而不说“Miss XX”)。从克拉丽莎的谈吐中,可以看出她平易近人,且善于考虑其他人感受。例如,克拉丽莎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告诉米娅她就是公主,而是慢慢地一步一步把米娅引导到主题上。她先是送礼物给米娅(属于积极礼貌策略),目的在于拉近与米娅之间的关系并且缓和米娅紧张情绪;然后她提醒米娅接下来她想要说的将是一件会使米娅人生发生重大转变的事情(预先告知,属于消极礼貌策略),这样米娅就会有心理准备;第三步,克拉丽莎开始谈论吉诺维亚的国王(属于消极礼貌策略);待到时机成熟,她才全盘托出,告诉米娅她就是国王的女儿,吉诺维亚的公主。克拉丽莎之所以在讲出事情之前做这么多铺垫,为的是不想让米娅觉得一切都发生得太突然而无法相信事实。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事情能够朝最顺利的方向发展。

数据显示米娅用了很多消极礼貌策略。主要因为她与其他人不熟悉,想跟大家保持一定的距离。从她进门被侍从和各种遥控设备带到奶奶面前,她就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米娅毕竟才15岁,她有种无惧无畏、天真无邪的性格。她语速偏快(讲话没有经过太多思考)、言语直接、措辞随便、不懂礼节。如她用了很多“Hi, Wow, Oh, Um”之类的口语词。在表1中,可以看到米娅用了两次不采取补偿行为的礼貌策略。第一次,她用了俚语“shoot”。“shoot”的意思是“说吧”,美国的小孩、年轻人经常这么讲。但是在这个场合里,米娅是跟皇太后讲话,“shoot”听起来就很随便、粗俗。第二次,当米娅知道自己是公主后,她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惊讶,对克拉丽莎脱口说出了“闭嘴”(shut up),再次威胁了皇太后的消极面子。这种不采取补偿行为的礼貌策略会让听话人难堪且觉得不被尊重,所以除了米娅,其他对话参与者都没有使用这个策略。当然米娅也不是故意冒犯克拉丽莎,这是她的天性所致。事实上,克拉丽莎可以直接批评米娅这么说话是不对的,但是由于她们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不熟悉,还处于维持客气的阶段,所以克拉丽莎就用了间接的方式。她问米娅:“你刚才说什么?能不能再说一遍?(I beg your pardon?)”这里,克拉丽莎不是真的没听清楚米娅之前说了什么,她只是难以置信米娅居然这么说话。从另一方面看,克拉丽莎是用了消极礼貌策略来挽救她自己的面子,意思是我没听清楚她刚才讲什么。同时,当仆人看到皇太后陷入难堪,他就急忙出来解围。他解释道在美国,“闭嘴”的意思不是叫对方安静,而是一种感叹词,表示“哇”。仆人的解释化解了克拉丽莎的尴尬,同时挽救了克拉丽莎和米娅的面子,这种做法属于消极礼貌策略。皇太后自然很乐意接受这种说法,并且非常感谢他。向某人表示感谢,克拉丽莎再次用到了消极礼貌策略。

另外,克拉丽莎和米娅都用了间接性施行面子威胁行为的礼貌策略。原因是委婉的语言可以减弱话语的锋头,显示对对方的尊重,更加有利于双方维持谈话。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祖孙俩的第一次见面并不愉快。她们俩完全属于两个世界。米娅早已习惯普通女孩的角色,无法接受一个突如其来的新角色。而皇太后克拉丽莎对米娅的言行举止难免失望,感觉这个普通女孩丝毫没有公主的气质。通过对影片对话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语言,并更深入地探索影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与关系。

【参考文献】

[1]Brown,P.,& Levinson,S.C.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s.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Scollon,R.,& Scollon,S.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Oxford:Blackwell,2001.

上一篇:B―6611飞机三个厕所同时无法冲洗故障分析 下一篇:上卵石下红砂岩地质无套管咬合桩止水帷幕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