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九法

时间:2022-09-26 04:06:35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九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倾吐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准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仅仅靠课堂内有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有效补充与有力支撑。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使学生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只有通过大量课外阅读,才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文化沉淀,提高读书能力。

1.教师要掌握常用的读书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自己就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这些读书方法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如边读边想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圈画批注的方法,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等等。

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备课的时候,要把指导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的写进教案,并且设计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上课时要把阅读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具体做法是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阅读方法。

2.精选读物,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读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儿童知识积累的基础,选择适合各阶段学生的读物,让学生能理解,能接受,这样学生才会对阅读感兴趣。在选择读物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文学期。

2.2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所谓有益于身心发展,主要是指有益于培养健康情操和有益于智力开发、有益于语言发展等。一般宜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精读物,向中年级学生推荐战斗故事、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这样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最适合自身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可以针对名著提问,这对进一步深入了解文章非常重要。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文阅读中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让学生一口气读完全文,很快了解中心。

4.专项指导

4.1教给学生必需的读书符号,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如四年级有读书记号的单元如:“、~、――、―?、、①②③”等,在课外重点段训练中可以大量训练,并多次强调,直到学生养成习惯为止。

4.2课外阅读笔记指导。读书笔记主要有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评价型等几种,开始先学“摘抄型”,随着理解能力的提高,逐渐运用归纳型和感想型。

4.3读法指导。精读主要放在课内阅读上,两周一次的指导课上可以进行略读训练,特别是总分结构的段落。速读法在图书馆阅读训练较好,通过速读目录,了解自己喜欢的内容。

5.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

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6.组织各种活动,检查阅读效果

为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总结阅读的收获,促进学生认真而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必须重视课外阅读效果检查。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百科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7.转变家长观念

学生家长往往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为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家校通联系等方式,向家长强调课外阅读对学生今后成长的重要性。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懂得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使孩子一生受益无穷,从而把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变为家长的一种自觉。

在家长会上,我对家长的建议如下:①利用周末休息,陪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买书、看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休闲习惯。②和孩子经常讨论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把读书作为精神慰藉的有效方法。③家庭拒绝庸俗文化的入侵,父母必须言行文明、诚实守信、尚礼乐学、堪为孩子的表率。④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好书,广泛涉猎各种类型的有益书籍,思考用各种方法提高孩子读书的兴趣,用高雅文化占领孩子的心灵。⑤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写出好词佳句摘录,鼓励孩子在阅读中思考,鼓励孩子发表和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很好地得到家长们的协助和指导,就为学生进行快乐阅读创造了条件。

8.进行师生同读,分享课外阅读收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要以身作则,自身对读课外书的兴趣会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们常和学生一起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更多的是阅读一些少儿书报,并根据低年级学生爱读童话故事的特点,把适合他们阅读的一些书报推荐给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阅读,共同交流,分享课外阅读收获。

9.采集好词好句,巩固课外阅读成果

读书做笔记能加深理解,帮助记忆,还可以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所以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后摘抄好词佳句或写一句读书感悟。同时,通过指导、评价、表扬,使学生在说话、写话中运用课外阅读中的积累的好词好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

采集好词好句是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巩固。

上一篇:营造经典诵读氛围,让书香浸润校园 下一篇:施教之功,贵在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