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09-26 03:51:37

浅议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要:路基施工质量影响路面的使用品质,而路基施工技术是路基施工的核心。本文从路基挖填方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路基防护等方面介绍了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 ;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车流量日益加大;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及道路的主体,其施工质量决定着整个道路工程的完成质量,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好坏将直接决定道路工程完成后能否正常使用及使用年限的长短。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必须精心施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1.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求

1.1结构承载力

路基结构是整个市政道路工程中荷载的主要基础,这里所说的荷载主要包括行人及大小型车辆等,为防止自然条件下路基结构在此类荷载作用下发生变形,损坏甚至是整体失稳坍塌等现象,要求路基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1.2混凝土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行人车辆等荷载作用下不至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及损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对混凝土的振捣,保证市政道路路基密实性,加强碾压来保障路基结构的强度。

1.3水温稳定性

所谓路基的水温稳定性是指路基在温度及湿度变化的作用下,其强度和刚度发生变化的性质。一般情况下,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共同作用下,其强度会大幅降低,特别是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的变化,路基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与翻浆,路基强度和刚度急剧下降。因此,为确保路基在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和刚度不致下降太多,就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2.路基挖填方

2.1路基挖方

开挖前需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通畅排水,并根据土质情况做好防渗工作,以利于路基用地范围建筑物。砌体及其障碍物,在对其交通和排水作出妥善的安排后拆除;挖方作业必须保持边坡的稳定,不得对邻近的各种结构物产生损坏或干扰;在开挖过程中分层进行开挖,在挖方材料经检验合格后尽量予以采用,并在开挖过程中保持路基排水畅通。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对地质较复杂处开挖以人工为主。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按放样的坡度、标高施工,以免超挖或少挖,产生浪费或造成返工;注意边坡的稳定性,自上而下进行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施工中如遇土质变化需修改施工时需及时报批。路堑挖土边坡和施工要求同填土边坡类似。对砾类土边坡,施工中根据土壤、地质水文等条件确定坡度,一般湿度大、边坡高时,用较缓坡度。

2.2路基填方

在路堤填筑前,选择一填方路段作为试验段,在试验段内测定土的松铺系数、达到不同压实要求所需的压实遍数、设备的最佳组合、每台班最大完成工作量及每台班最合理完成工作量等技术参数以指导生产。路基填方施工前,先对原地表进行清理及挖除,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表层翻松30cm,然后平整压实 (压实度≥93%)后填筑;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时,对原地表面清理与挖除后,将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 (压实度≥85%)后填筑。路基填方作业分为4个小区,即填作区、平整区、震压区、检测区,在各游览区间组织流水施工。用平地机按照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松铺系数摊平,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8cm,在摊平过程中,注意保持每一土层的填筑保持一定的路拱,以确保施工期内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层填土应超过相应标高下路基宽度,每侧至少宽出50cm,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满足要求。平整完成后用20t振动压路机,根据在试验段内所测定的在相应压实度要求下所需有压实遍数进行碾压,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由内侧向外侧按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轮迹重叠0.4~0.5m,确保无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最后按规定的频率检测压实度,符合要求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记录,经驻地监理工程师稠签认同意后方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3.路基防护技术

路基的修筑会改变地层的平衡状态路基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的侵蚀,所以需要进行各类防护,如坡面防护、冲刷防护等。

3.1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主要目的是防止土质边坡被冲刷和岩石边坡被风化,应根据边坡的岩性、土质、水文地质条件、高度、坡度及当地材料,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路基坡面的保护,植物防护就是一种费用低、施工简单、效果好的坡面防护措施。植物能覆盖表土,调节土的湿度,并防止雨水冲刷,植物还能保护环境。植物防护一般采用种草或种植灌木。坡面防护的植物应该具有根部发达、耐旱、易生长、多年生等特点;选择的花草应具有观赏价值;在坡面防护植树中,乔木不利于边坡的稳定,不宜采用,应选用根系发达,能迅速生长的低矮灌木。当坡较高时,就采用砌石框种草防护或格种草防护。对于西部干旱缺水的地方,大多采用草坪植生带,也就是将土、草籽及肥料均匀拌并裹于土内,草籽发芽长成草后不但起到固土作用,而且无纺布纤维腐烂,也不会污染环境,其效果很好。

3.2 冲刷防护

为了防止流水破坏路基,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止冲刷的措施。路基的冲刷防护包括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堤岸防护直接措施包括植物防护、石砌防护、抛石和石笼防护,必要时要设置支挡结构物。

间接防护是设置导治结构物来改变水流的方向,消除或减缓水流对路基的直接破坏,同时还可以减轻堤岸近旁淤积,彻底解除水流对局部堤岸的损害,起到保护作用。导治结构物主要是设坝。导治结构物的布置,应该综合考虑地质条件、间道的宽度、材料来源、水流方向、工程经济、防护要求和施工条件等。

4.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4.1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冻土及强膨胀土等劣质土,严禁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砾(角砾)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基最底部。

4.2 当路堤每层填筑压实后,应该及时进行检测。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及层厚检测、同时复测路基宽度及高程。每层填土检测合格后,在进行上层路基填筑。当接近路基设计标高时,必须加强高程测量检查,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基面的宽度、高程、平整度及横坡度、边坡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表面如需补填时,当补填厚度小于10cm,将压实层翻挖10cm以上,再补填填料整平压实。超宽边坡采用挖掘机粗修、人工挂线清刷夯拍。路基经过整修后,要达到路基检查验收标准,做到肩棱明显、横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采用EV2二次变形模量测试仪法、核子密度仪法、K30荷载仪法、灌水(砂)法对填筑层进行检测,只有达到规范及设计标准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

4.3保证达到压实标准。由于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会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量,使其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当含水率较高时,应及时将填料进行翻松、晾晒或均匀地掺入同类干土进行调整;若含水量较低时,可采用分层洒水的方法,确保施工时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

4.4软土区域及容易出现季节性冻土的城市,应注意路基土质的处理,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对于易出现季节性冻土的城市,应尽量减少和防止道路地表水或地下水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渗入到路基顶部;施工中可采用及时排除地面积水,增加路基总高度的方法,回填土选用不易发生冻胀的结构材料,如沙砾土以及一定配比的多孔矿渣灰土等。

5.结语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加强路基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有利于提升工程施工水平。在实际工程中,必须充分把握其施工质量要求,严格按规范进行合理施工,相信我国道路路基施工水平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赵占富,郑建跃.浅议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J].科技资讯.

[2]陈庆阳.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及其控制要点[J].中国市政工程.

[3]江卫.浅谈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

[4]罗天福.市政道路填筑路基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公路与汽运,2008(9).

[5]刘国英,孙立辉.市政道路填筑路基施工技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9).

上一篇:某5万m3高压橡胶膜密封型煤气柜调平计算 下一篇: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