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初探

时间:2022-09-26 03:44:19

“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初探

【摘 要】任务驱动型,三思而后行,宜可行,亦有章可循,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思路,较之以往的作文要求,现在的作文,须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本文试图根据新形势新特点,探求一个行之有效的写作思路。

【关键词】任务驱动;新材料;3B布局法

一、理据:余党绪说:“议论文或阐释,或证明,都是要在彼此之间达成理解与共识。”但从题目趋势看,我们在评判一个作文题目是否与当今全国卷精神合拍时,应该从这三个关键字入手:“叙事体”,这是相对于以往的一些名言名句、诗词漫画等而言的作文材料呈现形式,基本就是描叙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热点人事;“新材料”强调的是五性(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和五特征(事件有过程、有发展、有多方人员参与、有争议性、十八九岁青年学生有表达欲望)。 二、材料:任务驱动型对学生最大的影响,应该是在材料这块让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以往按套路出牌的“万能素材”已然成为明日黄花,任务驱动型反对“假、大、空”的素材套话,但是,为了让人明白你的看法、理解你的看法、接受你的看法乃至信从你的看法,出于阐述的需要,自然地引析名言或述析事例,完全是可以的,具体讲:

1.带着你精心准备的“名言警句”(至少50句)上考场,灵活点,外国的多点,不能太长,更不能滥用,一篇文章有2-3句就很强了。

2.事实论据是论述过程的适延伸,不同于以往的论据选取,选取论据必须用以配合“就事析理”,进行“类推论述”。具体要明确以下两点:

(1)素材积累三层次:第一档是文学、文化、思想、哲学;第二档是经济、政治、军事、历史、;第三档是科企、娱乐、体育、其他。每个档次都要有一部分自己的“杀手锏”,最佳选择还是应该选名人轶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2)历史文化人物与现实人生结合起来思考,就事析理,体现“古为今用”的原则,不为写古人而写古人。

(3)论据须简练,无需过程性的描述,只要择取跟核心观点相关的事件进行简单概述,概述字数尽量不要超过五十个字,概述完立马“回头”,继续围绕观点辨析。

三、模板: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关键就是“完成任务”,其特点类同于“一事一议”,具体无外乎两条:(1)表达对具体对象或具体问题的态度。(2)阐述看法。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运用模板,熟悉这类作文的写作套路,为此,笔者采用的是“事观本――源对比―危方弊”3B布局法。

“事观本”:“事”即事实概述。即针对所给材料的部分内容,简洁概括,转化有效信息。好的引叙既要简明扼要,引发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又要引出评述点,尤其要注意引叙角度和议论角度的一致性;“观”即观点呈现。在突出评述的重点,鲜明指出自己的态度、观点,观要也在前七秒;“本”即本质分析。最好另起一段,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注意指出问题的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尝试对观点的“本质”进一步延伸拓展,体现思辨的深度。

“源对比”:“源”即挖掘根源。要紧扣文中的“事”,选好议论点,选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点,就事论事、分析原因,否则容易牛头不对马嘴。分析原因要具体实在、入情入理,这一部分的安排和论证层次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考虑说服效果,组织安排要做到纲举目张,环环相扣,使观点和材料有机地,富有逻辑效果地统一起来,具体技法上,“源”就是由果溯因,围绕观点,从2-3个角度阐述“为什么支持这个观点”,两个角度的关系不玩并列式,最好是递进式,至少是对比式,要充分考虑你支持的观点的对立面,站在对方立场行文,就事析理,名句典例啥的要用就用,要在对比中更确定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危方弊”:“危”即危害分析,“方”即方法探寻,“弊”即弊端启发,类似于以前提的类推联系,针砭时弊。从布局上看,前面已经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核心观点”的正确性,相当于“立论”,接着这部分首先可以用假设论证法,假设对方的立场成立,再分析观点的“危害性”,也就是相当于“驳论”,先破后立,更有深度。然后综合分析核心事件的矛盾所在,用入情入理的语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寻求一个最好的“治病救人”的方法。最后是在“时弊”方面,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具有时代性,要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在本论结束之后联系现实社会或者作者生活实际,谈谈论点的现实意义,这样可以引发读者更多思考,加深议论的力度。

总之,我们在论述过程中,要对一个观点进行多维度的说理,方法也是应时而动,灵活运用为上。

【参考文献】

[1]余党绪.《议论文写作新战略》.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8月

上一篇:关于抓好中职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创建多样化的合作学习形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