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课题解读例谈

时间:2022-09-26 03:12:36

低年级语文课题解读例谈

2010年秋,我校举行了参加市优课比赛选手选拔活动。低年级确定的课题是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几位青年教师各献其艺。下面,就课题解读这一环节列举两例,以初步探讨低年级语文课题解读方法。

【案例一】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禹治水》。(随机板书课题“大禹治水”,强调“治”是一个生字,左窄右宽)

(指名读“治”,指名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生:大禹是谁?

生: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生:大禹在治水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简析:这节课解读课题时能注意联系本课生字,分析字的结构,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但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处的地位看,学生主动性不足,教师主导性有余,启发性不足。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收效不佳。

【案例二】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课文?(生答《吃水不忘挖井人》)你还想到哪些像这样伟大的人物?

(生随机交流)

(师板书课题:“大禹治水”,引导学生观看老师板书)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大禹是一位怎样的英雄?

(学生随机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指着生字“治”)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

(生伸出手指一同书写)

师:你记住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生: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台”。

师:你是从左右结构的部件来记住这个字的。

生:把抬水的“抬”中的提手旁换成三点水。

师:你是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记住它的。

师:一起来读读课文的标题――(生读)

师:老师听到你们响亮的读书声音。(指名学生再读、齐读)

师:读了课题,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想要问的。

(学生再次质疑)

简析:此环节教学有以下特点。1. 导课自然新颖:把学生刚学的课文作为切入点,将“伟人”作为桥梁,把学生新旧学习内容连接起来。2. 重点得到落实。低年级语文课主要内容是识字写字,教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记清字形。在读中学,在读中记,在读中辨。3. 层次清晰明了。从新课的导入到课题的板书,生字的比辨书写,循序渐进,靠近学生的认识区域实施教学,更易为学生接受。

当然,此环节在教学中也有不足,例如,在分析“治”这个生字时,可将观察、比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说的机会和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再让学生动手书写。所花时间不多,但更能突出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写字的主要地位,使教学有的放矢,切实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

上一篇:转换角色,教学词语 下一篇:语文备课的“三点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