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人缺少成就动机

时间:2022-09-26 03:07:24

橡皮人缺少成就动机

无欲无求的状态好不?最近我们搞先进员工评比,据说奖金丰厚,大家都挺积极的,但我一点兴趣也提不起来。我搞不明白,他们的兴奋点怎么那么低呢,那么投入干吗?朋友批评我,“没有压力整天轻飘飘的。”没错,我觉得自己感觉有些麻木。但人生短暂,没有什么是需要去刻意追求的。所以,给我的我就要,不给我我也不争,这种状态不好吗?

钟灿

小钟,分析开始之前,先来回答我几个问题:在单位,你是不是无论大小会议都会走神?是不是一年没受到领导表彰也无所谓?是不是整天面无表情,似乎达到了空即是色的境界?要是这些症状你都符合,那说明你已经成职场橡皮人了。

橡皮人一词出自王朔的小说,写的是在都市中迷失自我的年轻人。不过,现在这个词有了新含义,主要说的是职场中没有效率、没有痛感、没有荣誉的“三无人员”。他们仿佛是橡皮做成的,丧失了神经。

曾有媒体做过调查,职场橡皮人主要出在医生、教师、记者、公务员和银行职员。他们之所以这样,一般是遭受的压力太大,因无反击之力而逐渐麻木。或者是在工作中遭遇不公平,因势单力薄只能把火气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失去了热情。所以,有人戏言职场橡皮人是“心中有火,面上成霜”。

不过,遭遇压力或者不公的职场人很多,只有一部分成了所谓的橡皮人。原因何在?在我看来,是他们内心缺少成就动机。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认为,人的高层次需求是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对每个人来说,个体记忆中都存在着与成就相联系的愉快经验。当外界情境引起这些愉快经验时,就能激发人的成就动机欲望。而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工作非常积极,也容易取得成绩。

对你而言小钟,很显然单位的评比没有引起你记忆中的愉快经验。没有成就动机,你对完成目标根本没有欲望,所以很不积极。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在很多时候,即使有金钱刺激,但如果你对自己的能力评价甚高,就不会把金钱当做成就的标准。此时,丰厚的奖金也失去了魔力。

成就动机可以在某一件具体的事件中反映出来,它也能成为个体较为稳定的特质。也即,一旦形成,它会成为一种习惯,在无形中影响我们。所以,很多职场中的橡皮人,往往因缺少成就动机而对这个没兴趣、对那个不感冒,事事都变得很消极。

要想从这种空虚的状态中走出来,我的建议是首先给自己放个小假,思考一下,什么是我所期望的。然后,为自己找到一个全新的职场目标――不妨先从简单的、自己感兴趣的入手。这样会重新建立自己的成就动机,找回动力之源。

小钟,要知道人都是感情动物,没有痛苦不等于得到了快乐,没有荣誉不等于感不到耻辱。其实偶尔的痛苦和挫折,反而让我们更加珍惜幸福。所以,还是赶紧找回自己的成就动机,把自己僵硬的橡皮脸变回嬉笑怒骂的状态吧!

赖丽妍( 心理学家)

上一篇:高利贷里打了个滚 下一篇:修炼工作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