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4G时代汽车信息服务业务及系统实现方案

时间:2022-09-26 02:25:12

3G―4G时代汽车信息服务业务及系统实现方案

【摘要】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文化需求也随之呈现递增趋势,电子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层次上进一步提高。伴随着新兴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国内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对物联网、汽车信息服务业务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汽车信息服务业务开始有机的、积极的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在3G-4G信息时代下,汽车信息服务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具体问题、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汽车信息服务业务 跨信息时代 现状分析及措施

近些年来,国内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交通拥堵现象的时有发生为国内城市交通轨道系统带来极大的不便,然而在当今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使汽车行业拓展售后服务业务、加强信息服务业务内容的具体化、合理化和提高信息技术是国内汽车行业及社会学者激烈探讨的课题之一。

一、汽车信息服务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迈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们进入网络信息、电子通讯时代,然而3G-4G的开启,信息的准确度和巨额信息量的增加,使人们在信息需求逐渐递增,而汽车信息服务技术更是完美体现3G-4G时代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

汽车信息服务业务是指综合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GPS卫星定位技术等,为汽车驾驶员及车内乘员提供包括车辆诊断、安全防护、位置定位、交通信息、娱乐资讯、互联网等服务在内的总称,充分体现了其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其信息量的巨大,使人们对汽车信息服务业务的依赖性也逐日递增[1]。

在使用和接受汽车信息服务业务的过程中,由于汽车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时间较短、缺乏系统化的管理、缺少技术经验,因而,在使用的基础上限制了汽车客户的运用,因此,加强汽车信息服务业务系统管理、提高信息服务业务技术、增加服务业务项目是汽车产业发展和国家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全球汽车信息服务业务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近年来国内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全国汽车销量超过20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在国内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汽车客户对于汽车信息服务业务的信息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而提高信息服务技术、扩大信息量、探究系统的解决方案和业务流程,成为国内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

汽车信息服务业务主要包括:辅助导航、紧急救援、车况及安全防护、车况信息通报功能、车辆一场告警功能、车辆远程位置跟踪功能、车辆维保通知功能、实时交通信息、位置服务、娱乐资讯、基础通信等信息咨询业务。

目前国内汽车信息服务业务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而汽车信息服务业还可以由此进行互联网浏览、短彩信服务、预定服务、路书、论坛等日常生活信息需求服务。

二、扩大3G-4G信息容量、拓展汽车信息服务业务范围的措施

加强汽车信息服务业务系统管理、提高信息服务业务技术、增加服务业务项目是汽车产业发展和国家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2]。

加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完美融合,使之在服务业务信息规模上迅速扩大,准确、合理利用各项资源进行技术整合,从而实现更加全面、具体化、科学化的汽车信息服务业务系统,提高汽车信息服务业务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整理、归纳设计经验来能满足客户日常需求进行新颖的创新设计,扩大信息服务业务的信息量,完善信息技术,加强车载终端的服务要求与服务效率。

强化建设汽车信息服务平台,使之能够快速、准确的与车载终端进行资源信息共享,从而提高相关服务业务的准确性。

提高和完善车厂IT系统的信息实用和同步,提高和增加汽车信息服务业务中紧急救援业务的效率及救援措施方案,以方便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并迅速发起救援行动。

有效结合3G-4G信息优势,从而形成独立、完整的车载信息服务业务系统,及时掌握和了解汽车客户的心理需求和相关汽车服务需求信息,进而从一定程度上拓展国内汽车信息产业市场,创新信息技术服务设计理念,从而进一步达到具有更加人性化的信息服务业务设计,满足国内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和客户的信息需求,从而实现易操作、使用简单的汽车信息服务业务。

三、结束语

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信息服务业务在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驾乘体验的同时,为客户的安防和信息的便捷使用效率提供更好的信息平台,因此,加强汽车信息服务业务系统管理、提高信息服务业务技术、增加服务业务项目是汽车产业发展和国家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 考 文 献

[1]孙记明,郭琦南.浅析汽车信息服务业务及系统实现方案[J].邮电设计技术,2013,09(01):88-92.

[2]熊燕.移动通讯技术对汽车信息化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赵雪兰.移动增值服务行业创新演进路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上一篇:浅析SDN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方案 下一篇:职教类课程利用影像资料营造职业岗位情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