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温控与粮农体系变革

时间:2022-09-26 01:04:12

肉食、温控与粮农体系变革

为了研究美国大陆现有农业用地的承载能力,美国科学家做了一项研究。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设计了10种膳食方案,其中7种包含肉食,3种是纯素食。肉食方案中的第一种是美国通常的饮食方案,其他几种包含数量不同的肉类和奶制品。研究发现,第一种方案人均占用土地量最高,每人每年1.08公顷。而在三种素食方案中,每人每年所占用的土地仅有0.13公顷。当每种膳食方案所需人均农业用地,与美国现有农业用地进行对照,就能计算出美国农业的承载能力。换句话说,美国现有农业用地能养活多少人,就非常清楚了。美国有6.3亿公顷的土地来生产粮食。如果他们日常都吃素食的话,这么多土地可以养活8亿人,这项在2016年7月成果的研究,用一种新的模式展现了当下农业生产中膳食选择与人均所需土地的关系,膳食方案的选择不光对于农业满足人类粮食需求的承载能力有着巨大影响,也关系着农业未来能否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当今发达国家人均肉类消费量偏高,约为医生建议食用量(每年约30公斤)的两倍。根据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数据,2014年中国年度人均肉类消费为49.86公斤,虽然低于美国和欧盟数字,但仍是建议水平的1.5倍。到本世纪末,地球人口将增至90亿。人口上升,以及因经济环境改善,越来越多人能够负担及选择高蛋白饮食,届时肉类及奶制品消费将比2005年水平增加76%。各种肉类中,以牛肉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每生产1公斤牛肉,伴随的是56.6公斤的温室气体排放。肉食产业消耗了更多的农业生产资源,而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

让人担心的是,在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之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使气候变暖,伤害全球的农业生产。为了养活更多的人,不得不继续加大农业生产,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而对农业生产的伤害愈发严重。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气候的变化已经影响到了全球的粮食生产,未来的几十年里,如果不采取重要举措加以应对的话,将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口,陷于饥饿和贫困之中。到2030年,预计将有超过1.2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

如果要实现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所规定的全球温控目标,将全球气温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到2030年之前,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必须每年减少10亿吨。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到2050年,全球的肉食消费要再翻一倍。到那时,生产者将面临过渡到低排放生产的挑战,包括农民种植谷物的多样化,研究和采用更多的耐热作物品种和投资更好的水土保持技术等等;而消费者也要准备好减少来自肉类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需求侧的技术减排潜力主要在农产品领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直接从需求侧入手,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多样性植物性膳食选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粮食安全形势。

减少肉食消费,不光能提高农业的承载能力,养活更多的人,而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延缓气候变暖速度,这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未来。肉食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粮农安全彼此紧密相连,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和农业体系深刻变革即将到来。

上一篇:做好自己,才不会担心喜欢的人离开你 下一篇:“农业+电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