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从豁教授临床经验撷要

时间:2022-09-26 11:48:25

田从豁教授临床经验撷要

[摘 要] 介绍田老师根据不同病人辨证论治,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各种难治性疾病经验。如傍针治疗偏头痛,齐刺大椎治疗复发性抑郁症,舌下穴提插治疗失语,水沟百会加电针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等。

[关键词] 田从豁;名医经验;医案;刺法

Professor TIAN Cong-huo’s experience on clinical acupuncture

SONG Shi-yun, WANG Yin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Guang’anme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3, China)

ABSTRACT: professor TIAN’s experiences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various difficult diseases with differentacu-puncture methods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different patients, for example, para-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migraine, triple puncture at Dazhui (GV 14) for recurrent depression, lifting and thrusting point Shexiaxue for treatment of aphasia, electroacupuncture at Shuigou (GV 26) and Baihui (GV 20) for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etc.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Tian Conghuo;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 Case Records; Needling Methods

田从豁老师有60余年的中医针灸临床经验,有丰富的针灸学术思想,常用《灵枢》中的手法治疗各种顽固性疾病,疗效显著。如用阿是穴傍针刺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来源于《灵枢・官针》:“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用大椎齐刺治疗复发性抑郁症,来源于《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有时,田老师也用单针施以强烈手法达到较好疗效。如《灵枢・官能》所述“泻必用员……伸而迎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这里提出的伸就是提,推就是插,又说“切而转之”“微旋而徐推之”, 其中的旋和转,即指捻转针体的动作。田老师在《灵枢》理论基础上,临床应用于舌下系两旁治疗失语症,又应用水沟、百会加上电针治疗精神疾病。《灵枢・官针》的各种增强手法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很广泛,田老师应用这些手法治疗各种顽固性病症有很独特的疗效。现将田老师临床上常用的各种增强刺激手法介绍如下。

1 傍针刺法治疗痛证

一般宜取痛点及其临近腧穴,先直刺一针,捻针得气后,在其旁开5分~1寸处再斜刺一针,针尖朝向直刺针,然后用轻柔指力依次搓动针柄。此法根据“以痛为腧”的原则取穴,亦可循经取穴,可用于治疗疼痛显著、痛点集中的病症。因为直接傍刺到痛点处,有强烈的行气活血、破瘀散结的作用,可消除顽固性气血瘀滞。在疼痛处及其周围用此法斜刺3~4组疗效较好。

病案举例:患者,女,43岁,于2007年11月5日初诊。主诉:右侧头痛2年。颈椎X线片正常,2007年1月停经。刻下症:右耳后至颈部疼痛,串至右手尺侧,自觉乏力,怕冷,两胁胀痛,背部拘急不适,易怒,失眠,夜间发热汗出。舌尖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浮。既往史:更年期综合征1年。中医诊断为少阳头痛(肝肾阴虚)。治则:滋补肝肾,疏通经脉。治法:取耳周3个痛点傍针刺,再予针刺率谷、听宫、安眠、翳风、曲池、列缺、丰隆、三阴交、阳陵泉、肓俞、巨阙等。留针20 min,起针后大椎刺血拔罐。隔日治疗1次,治疗3次后头痛好转。再隔日针灸6次以巩固疗效。

按:此患者颈椎片正常而无外伤史,又停经近1年,可见为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虚性顽固性头痛。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虚性头痛因肝肾阴虚,五脏六腑的精血不能上达头部。田老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以痛为腧”的原则用傍针刺法在少阳疼痛局部阿是穴点刺放血能起到疏通顽固性瘀血、振奋阳气的作用。

2 大椎齐刺法治疗顽固性抑郁症

在大椎左右各斜刺一针或沿中心的针在两旁平行各刺入一针。田老师常用大椎齐刺法治疗顽固性及复发性精神神经系统疾患。如在大椎上用不同长度的毫针沿督脉向下斜刺,分别于旁开5分~1寸处再平行向下斜刺。大椎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通调督脉并宁心,位于背上部。背为阳,本穴为阳中之阳,齐刺此穴有显著振奋阳气的作用。

病案举例:患者,男,41岁,于2007年12月10日初诊。主诉:平时兴趣丧失7个月。刻下症:心情低落,有时心悸,消化不良,口干,自觉乏力,言语少,记忆力减退,失眠。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中医曾诊断为郁证(心脾两虚)。西医:抑郁症。治则: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治疗方法:针刺取百会、前顶、络却、水沟、风池、大椎、神堂、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经过6次治疗后抑郁情绪及所有症状好转,开始说话。但最近抑郁情绪又反复发作,睡眠欠佳。此时田老师予大椎齐刺,再针刺率谷、听宫、安眠、翳风、曲池、列缺、丰隆、三阴交、阳陵泉、肓俞、巨阙等,留针20 min,起针后大椎刺血拔罐。齐刺大椎按照病情减轻程度改为大椎傍刺或单针。隔日1次,治疗12次后所有症状明显好转,跟周围朋友开始交流。

按:顽固性抑郁症容易复发,治疗过程中常出现抑郁情绪的反复,这时除了基本方以外加用大椎齐刺可消除复发性抑郁症状。对于病程日久者,需连续治疗多次以巩固疗效,调理阴阳平衡。

3 舌下穴提插法治疗中风后失语

用毫针于舌下系带两旁针刺,患者自觉有强烈针感后行提插法,即进针后,将针从浅层插至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提插幅度一般以8~13 mm为宜,不留针,目的是透刺到廉泉穴并产生强烈针感。此方法是治疗中风失语患者的独特刺法。灵活运用手腕的力量是此手法的关键。

病案举例:患者,男,48岁,于2007年11月5日初诊。家属代诉:失语及右上肢活动不利2年。刻下症:右上肢活动不利,手指麻木,语言不利,胃胀闷,时有腰痛,大便干,小便黄,舌尖红苔黄,脉沉弦。既往史:脑动脉瘤栓塞术后2年。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西医诊断为脑动脉瘤栓塞术后,命名性失语。治则:通经活络,醒脑开窍。治法:用毫针直接强刺激舌下系带两旁向廉泉方向透刺,取水沟、哑门、大椎、廉泉、百会、风池、中脘、大肠俞、足三里等,其他穴位按症状适当配合,留针20~30 min。每星期针灸治疗3次。开始时言语不能,治疗2个月后语言能力明显好转,可以说话。

按:田老师擅用强刺激手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失语,其经验是先采用廉泉合谷刺,后在舌下系带两旁用毫针提插法。因舌下穴及廉泉都可刺激舌下神经,所以对语言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4 电针水沟、百会治疗精神分裂症

田老师在头部穴位应用电针法如用电针水沟和百会(正极在百会、负极在水沟)来治疗各种精神神经系统疾患,效果满意。操作:患者取坐位,针刺水沟与百会穴后,行捻转强刺激手法1~2 min。百会位居巅顶,有醒脑开窍、镇惊息风、回阳救逆的作用;水沟为督脉腧穴,可调和阴阳,有清热开窍、回阳救逆、醒脑清神作用。二穴同为督脉经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能振奋头部的阳气,醒脑开窍。二穴配伍,一前一后,两面夹击,直达病所,有醒神开窍、祛风散邪、镇静安神的作用。田老师认为西医的电休克治疗中,治疗后的记忆力损害等并发症及后遗症较常见,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但电针治疗精神分裂症,很多临床资料证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电休克,对病人的记忆力没有损害,并可消除应用电休克和大剂量镇定剂治疗所引起的头脑呆滞、记忆力减退的副作用及并发症[1]。此法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

病案举例:患者,女,22岁,于2007年10月22日初诊。主诉:失眠,多梦,时有幻视幻听1年,有自杀倾向。2007年3-6月在北京安定医院住院,做了8次无抽动电休克疗法后开始能控制自己,但抑郁性情绪未见好转,记忆力明显减退。9月复学时不能适应环境而症状加重,前来就诊。刻下症:表情淡漠,失眠,幻听,幻视,记忆力减退,月经时有血块,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弦数。中医诊断:郁证(心脾两虚);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治则:调和气血,醒神开窍。治法:先行百会穴丛针刺,配合水沟行捻转强刺激手法1~2 min,加用电针。再取风池、印堂、听宫、耳门、上迎香、丰隆、肓俞、曲池、合谷、外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膻中、大椎等穴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30 min。1周治疗3次。治疗9次后,幻听、幻视消失,失眠好转。

按:郁证因郁怒、思虑、忧愁各种精神刺激,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田老师治疗精神系统疾病的独特之处是用百会与水沟加电针进行治疗,有时用偶刺风府与水沟,通过双手同时捻转来醒神开窍,帮助患者改善抑郁的情绪。百会位于巅顶,为百脉交汇处,可通调百脉,治疗郁证有疏通百脉之效;水沟要向上斜刺才能得到强烈针感。二穴同用,有调和诸阳、相得益彰之功效。但百会及水沟加电针不能每次用,如果患者有流鼻血的症状必须停止使用。

5 小结

田老师每次治疗的时候不只使用一种刺法。其原因为:①增强针刺刺激量,提高疗效;②根据病情的好转可以减少强刺激的毫针数量,而在复发及病情严重情况下通过增加刺激量及刺激其他经络来控制疾病。他灵活地应用各种刺法,如齐刺百会需要更多的刺激时,老师先用双针同时针刺百会,再傍针刺,这样可以增强刺激,达到振奋头部阳气的作用来治疗顽固性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疾病。在临床上,田老师所用针刺方法很多,他认为灵活应用这些方法是每个医生今后训练、探讨及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田从豁.针灸医学验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625-626.

(收稿日期:2008-01-16,齐淑兰发稿)

上一篇:经络物质构成模型假说 下一篇:试论灸法“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