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牛市号角 券商向多看齐

时间:2022-09-26 11:11:50

吹响牛市号角 券商向多看齐

在临近年末、布局下年投资格局的关键时点,A股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让全世界的投资者均为之瞩目。截至12月5日,不管是从成交量频创历史天量直至成功突破1万亿元,还是从上证指数近12个交易日11根阳线近20%的涨幅来看,A股2015年注定不会平静。

指数上涨,成交量放大,股民热情,券商自然也不甘寂寞。不光券商举办的策略会人数爆棚,连券商的策略报告标题也是起的火热。

以《投资与理财》杂志社记者参加的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和光大证券等券商组织的2015年投资策略会来看,参会的投资者熙熙攘攘,人数爆棚,远超举办券商的预测,也为近几年之最。

而随着策略会的召开,一批券商的重磅年度投资策略在近期纷纷出炉:“新繁荣启动”、“英雄时代”、“迎接资本市场的火红年代”、“大决战”……不用翻开内文,仅凭这些火热的标题,投资者都不难想像,券商们的“空翻多”翻得多么坚决、调子有多么高。当然,部分海外券商也按捺不住,纷纷高调吹响新一轮牛市进攻号角,集体看多2015年A股市场。《投资与理财》杂志社记者整理了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券商策略,以飨投资者。

“死多头”国泰君安证券

2015年策略展望:“新繁荣”启动

今年4月,国泰君安证券以一篇“400点大反弹”的研究报告,引发了市场关于牛熊之辩的激烈论战,几乎所有研究机构全线卷入,多空阵营分明。但随后市场出现的一轮整体调整,令国泰君安被动不已。截止至12月5日,时隔近8个月,上证指数已逼近3000点,一举奠定了国泰君安在A股市场的“死多头”之位。而2015年,国泰君安认为400点只是指数起点,继续看多A股市场,并认为A股市场“新繁荣”启动,A股市场可能出现30%(约800点)的上升空间,2015年底之前看高上证综指至3200点。 2015年起,A股及整个资本市场将迎来三到五年长周期的大发展,由资本市场发展而带动的转型不增长是“新繁荣”的典型特点。

2015年资金方面有两个重要变量。第一是中国降息不降准周期可能显性化。第二是美国QE实现平稳退出,而全球仍保持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内外两方面因素都推动中国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无风险利率下降推劢了DDM估值模型中的分母减小,内在改革提速提升了风险偏好,从而系统性地推升股票市场的估值中枢。A股将迎来增量资金入市和风险偏好提高的双轮驱动。

改革是“新繁荣”中最大的风口。我们推荐因制度红利释放打开成长空间的非银金融、生态环保,因消费革命及技术创新带来机遇的大健康(体育、医疗机器人、康复产业)、及高端制造(核能、通用航空、新材料),以及重塑商业模式的休闲文化、智能技术(物联网、智能交通、互联网软件服务以及电子类智能硬件)。

新财富策略研究状元兴业证券

2015年策略报告:大决战

在刚刚结束的素有“资本市场奥斯卡”――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评选中,兴业证券策略团队再度卫冕策略研究第一名。兴业证券的投资策略历来受到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而兴业证券2015年策略报告为大决战,投资策略为“配置风口上的猪”,大资金波段操作、趁势而为,寻找风口上的鹰,立足“新、炫、小巨人”,淘金10倍股。

兴业证券认为,2015年经济将继续平稳降速,这是“新常态”而非“黑天鹅”:股票市场中,影响股价变动的,是变量而不是常量。2015年中国GDP继续转型降速、稳步下行到7%左右,而全社会已逐渐适应这种“新常态”。

从资金面来看,2015年,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仍然将维持宽货币的基调,从而给股市提供了宽松的流动性环境。2015年央行的货币政策将加积极、灵活,将明显增加价格型工具的使用,并且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从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015年有望推出的改革红利预计是:第一,地方债务改革,将成为银行股估值修复的重要逻辑;第二,“资本输出”战略,将提升部分周期股的估值;第三,国企改革,有助于A股估值的系统性提升;第四,金融改革,助力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其中,资产证券化,是所有金融改革中最核心的环节。

兴业证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师张忆东认为,2015年前两个月行情波动加大,春节后或遇暴涨,而2800点附近将是震荡期,小盘股超额收益表现将会改善。2015年是牛市,大潮涨起来到哪儿都有可能,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牛市也会死人。在震荡的情况下,需要注意回撤的风险。在社会心态相对平稳,没有硬着陆风险的情况下,这个震荡期将出现在明年春节暴涨之后,大约2800点的位置。

兴业证券判断2015年大、小盘指数都会上涨,只是阶段性涨多涨少的相对收益不同而已。大盘蓝筹股是“风口上的猪”,要趁势而为,趋势在的时候往往一鼓作气、很猛烈,但是价值重估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天花板阻力”,因此,快涨之后是较长时间休整。

每轮大行情涨幅最大的一定是对经济推动最强的行业,这是“风口上的鹰”。鹰是搏击长空,即使下来还会高飞。2015年看好创新和创造,看好用互联网商业模式重新塑造的领域,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等重资产公司。

老牌券商大佬海通证券

2015年A股投资策略:旭日东升

海通证券认为:2015年利率下行、改革推动风险偏好上升的趋势未变,经济转型稳中求进,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在此前提下,预计指数震荡上行,明年3-5月可能会有阶段性投资风险,而增量资金入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将助推行情从小盘向中盘扩散。明年投资用好三把利刃:创新剑-先进制造。实现中国梦,制造业必须升级、走出去,借鉴日、德经验,制造升级需走国产化、自动化之路,高铁、机器人、军工、油气设备“四小龙”将加速腾飞。改革刀-国企改革。6家央企启动“四项改革”试点、25省市公布国资改革方案,国企改革进入实质阶段,从集团资产注入、股权激励、壳价值三条路线掘金。牛市矛-券商类,业绩优、弹性高。此外,以高股息率股、健康服务做护体盾。

本轮行情的起点是利率下行、催化剂是改革加速、防护栏是稳中求进,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的趋势已形成,2015年市场向上趋势不变,呈现“旭日东升”态势。

策略高手申银万国证券

2015年投资策略:英雄时代

申银万国证券作为市场老牌有名的策略出名券商,针对2015年股市投资策略申银万国证券认为,国人最爱加杠杆争取财富“中国梦”,以前是楼市,现在是股市。2014年高层通过新股发行改革,鼓励融资和宽容跨界成长开启了股票市场的正循环。无风险利率下行,系统性风险溢价下降的逻辑将会进一步强化,大类资产配置角度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已成趋势,市场主线将由存量博弈转变为增量资金推动。

申银万国证券认为:2015年,上证指数将上破3000点,但2015年内A股市场波动率大幅上升,阶段性回撤幅度将可能会超过200点。2015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中性预期为6.8% (扣除金融石油石化2.6%),会低于2014年。市场层面看,融资余额可能突破万亿元、海外对冲基金通过沪港通渠道自由进出A股并进行宏观对冲操作、新金融衍生品创新都可能放大市场波动。

2015年影响A股最重要的事情是金融改革,边际资金的性质决定市场更加偏好价值。2015年的增量资金是保险的配置资金和外资,是真正意义的投资“正规军”,更加脚踏实地,注重价值分析。

如果把中国经济体视为一只股票,这只股票正在由成长股向价值股转变。这也决定了我们的投资风格将从过去单纯的“成长为王”向价值和成长并重的“平行世界”转变。

2015年英雄时代应重点配置三类标的英雄:大蓝筹,后市场,走出去。高分红的蓝筹龙头和估值调整合理的白马成长是首选资产。供给收缩、产能整合,龙头盈利增长可能长时间超越行业;有国际竞争力的蓝筹龙头会在全球资产配置中产生。2015年末也许就能看到20倍PE的蓝筹龙头。成长股仍代表未来,调整充分的白马成长可能卷土重来;“寻找中国的亚马逊”,建议在短期亏损但商业模式清晰的互联网公司中掘金。

外资券商翘楚瑞银证券

2015年投资策略:大股小牛,小票大熊

瑞银证券作为中国证券市场上首家由外资直接入股的全牌照证券公司,每年的投资策略均得到资本市场较高的关注。瑞银证券认为2015年A股市场风格将会切换。大股小牛,小票大熊是瑞银证券对2015年A股市场的策略总结。

瑞银证券认为,2015年A股仍然是“资金市”,预计沪深300指数在2015年将上升到3000点,较目前指数高20%,市盈率从当前8.9倍上升达到10.3倍,而企业盈利增速继续放缓至7%。估值上升的动力是:1)海外资金持续流入;2)国内居民资产配置变化;3)A股市值/资产结构向“新常态”靠拢,随着消费服务类的“新经济”加速增长,通过IPO、资产置换,A股中“新经济”资产所占比例也会越来越大。

瑞银证券预计,风格切换将在2015年发生。动力来自:1)大小股票的估值差/股价表现差异,都将达到历史高位;2)A股通常具有“killwinner”倾向,我们统计,从2000年以来,T年涨幅居前的5个行业在T+1年落入表现最差的10个行业的概率高达46%;3)2014年小股票的“故事”,预计将在2015年遭遇严峻的业绩验证。我们的案例分析显示,以往小股票/活跃主题的“故事”,在半年后无法得到业绩的验证,估值普遍大幅回落;4)国企改革一旦推动,中大市值国企开始“资产置换”,或将吸引资金离开小盘股;5)持续涌入的海外资金更青睐中大市值股票。

瑞银证券预计,2015年5个关键投资主题包括:1)货币环境继续放松,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负债率较高的地产/电力有望最受益;2)海外资金持续涌入。最有可能列入MSCI指数的大型蓝筹股可能受到持续追捧。相比香港市场,质量更好选择更多的医药、可选消费或是海外资金关注焦点;3)国企改革全面启动后,建议关注电气设备/通信/机械设备/轻工制造的个股;4)中国版“马歇尔计划”预计将有助于推动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扩大出口,如铁路设备/电信设备/能源设备/汽车配件等,但可能无助于消化过剩的投资性产能,对建材/港口/建筑帮助有限。5)通缩可能继续,一般消费或持续低迷。

上一篇:不想满仓踏空?股民不如炒ETF基金 下一篇:13个月如何从4.8万炒到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