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船体建造常见缺陷及针对性方式处理的分析研究

时间:2022-09-26 09:59:02

对船体建造常见缺陷及针对性方式处理的分析研究

【摘 要】 在船舶建造业,船体建造方面的缺陷不可忽视,要重视船底结构、舷侧结构、甲板骨架、外板和甲板、横隔壁板、舱口结构等方面的缺陷及处置工作,从规范操作以及技术层面要注重防控,并采取针对措施消除缺陷隐患,保证船体建造质量。

【关键词】 船体建造 常见缺陷 处理

在船舶制造业,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船体建造质量更是关联着未来船舶的使用寿命与安全系数。作为建造企业,应当强化技术、原料、生产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致力于消除建造工作中常见的缺陷,保证生产建造出高质量的船舶。本文主要针对船体建造中的常见缺陷进行分析处理。

1 船体建造过程出现缺陷主要原因

船舶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船体建造方面的缺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施工生产较为混乱,将追求利润作为唯一目标,忽略了安全与质量的控制,甚至出现原料不合格、操作人员无资质等严重违规现象;二是没有严格按照生产建造程序开展管理,对船体建造各个环节的生产流程没有严格把关,质量控制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是技术力量与管理监控较为薄弱,生产工艺不精,技术人员匮乏,工人按照经验开展操作,施工技术与质量得不到保证。

2 船体建造常见缺陷与处理

2.1 船底结构常见缺陷与处理

2.1.1 单底结构骨架缺陷及处理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缺陷,首先,是实肋板面板和内龙骨面板采取点焊和单面连续焊,并存在漏焊,影响船体强度。对此,应当保证在板材达到4mm以上时开启坡口后焊接,对实肋板或内龙骨腹板开展焊接采用单面焊接双面成形技术,提高焊接强度。其次,是在实肋板面板和内龙骨面板对接缺口处理不科学,有工人直接焊接,也有工人添加材料后焊接,对面板连接性都产生影响。对此,在对原缺口进行修补的基础上,要增加补缺口面板长度,原则上要达到100mm,且运用单面焊接双面成形技术提高质量。第三,纵向构件于横隔壁处断裂,横隔壁处左右纵向构件连接不符合技术标准。应当在横隔壁下一肋位起,加高纵向构件腹板50%,横隔壁处纵向构件面板加宽一倍。运用肘板进行连接,肘板高度、长度等同于纵向构件腹板高度。第四,舭肘板和外板连接的角焊缝质量不达标,要严格按照《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操作要求施工,外板厚度不足3.5mm运用一面连续焊一面间断焊的操作工艺,超过4mm运用双面连续焊工艺。

2.1.2 双底结构骨架缺陷及处理

在船体建造中,双层底内检查与施工难度都比较大,结构不完整现象时有出现,焊接方面容易出现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和实肋板、水密肋板以及横隔壁连接采用点焊或者出现角焊缝漏焊现象,船底、内底纵骨和水密肋板连肘板未达到标准,管路在实肋板、水密肋板开孔没有进行补强。对此,质量检验人员应当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质量要求对双层底内构件完整度、安装工艺、焊接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保证船体建造质量。

2.2 舷侧结构常见缺陷与处理

舷侧结构常见缺陷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舷侧纵桁面板和强肋骨面板对接处缺口采取单面焊或者点焊方式,应当运用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进行焊接。其次,是舷侧纵桁和普通肋骨连接处无防倾肘板,应当在两档肋位均增加防倾肘板,取梯形形状,以纵桁腹板和肋骨腹板之差作为梯形高度,上底取肋骨面板宽,下底加倍。另外,内舷结构不完整或者内舷板对接焊缝没有开坡口等也是常见缺陷,应当按照外舷结构同等标准进行生产建造,保证工艺达标。

2.3 甲板骨架常见缺陷与处理

甲板骨架常见缺陷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肋骨和横梁连接处没有连接肘板,尤其是中小型船舶制造企业更为突出,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参数要求增加肘板,并对肘板两边角焊缝采取双面连续焊生产工艺保证质量。其次是横梁和甲板纵桁、甲板纵骨和强横梁连接没有防倾肘板,处理方式为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参数要求增加。另外,强横梁面板和甲板纵桁面板对接缝运用单面焊工艺处理,应当运用单面焊接双面成形技术进行操作,保证质量。

2.4 外板和甲板常见缺陷与处理

缺陷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因为加工与安装技术设备影响,外板对接缝光顺程度不足,生产中运用冷拉弯曲,影响船体强度,应采取高质量外板加工设备,以水火弯板工艺消除内应力,提高生产质量。其次是对接缝焊接达不到技术参数规定,表现为余高及溶宽不合规,出现气孔、夹渣以及程度较重的咬边,应当要求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技术与质量等级标准进行检查,出现不合规定的要采取补救措施。另外是板材对接缝以单面焊为主,应当对照技术要求进行检查,船体外板、甲板等应当采取双面连续焊、单面焊接双面成形工艺,厚度超过4mm要进行开坡口,未按照技术标准和工艺规定焊接的要及时进行返工加固。

2.5 横隔壁板常见缺陷与处理

在水密横舱壁板和船体外板以及甲板角焊缝焊接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双面连续焊,采取单面连续焊、双面间断焊的方式进行生产,应当进行纠正,必须按照双面连续焊的生产工艺进行操作,确保船舱密性标准技术参数落实到位。

2.6 舱口结构常见缺陷与处理

缺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货舱口纵桁面板以及腹板对接缝运用单面连续焊生产工艺,船舶使用中容易出现裂纹,这一方面要严格返工,重新采取双面连续焊。其次是货舱舱口纵桁、内舷板在横舱壁部位出现断裂,这一缺陷应当采取前、后横舱壁延伸肋位的方式解决。第三是货舱口、机舱口开处角隅圆角半径不规范,应当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保证半径超过开口宽度,以甲板150%厚度加厚板进行补强,采取椭圆形角隅技术处理。另外还存在甲板机械底座没有复板的缺陷,应当在甲板机械安装之前就在底座下设置甲板同等厚度的复板并焊接固定之后安装设备。

另外,水尺与载重线不对应也是重要生产缺陷,在船舶完工后,开展主尺度测量环节,应当同步使用满水透明塑料连通管或者水平仪开展船舶实际舷弧数值的精确计算,消除缺陷。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船舶生产中,尤其是船体建造环节,应当严把质量关,重点针对常见缺陷制定预防方案,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与生产工艺进行生产,消除质量与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张仁初.浅析中小型船舶的缺陷和几点建议[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2]谭健文.桂平新造船质量缺陷及对策[J].西部交通科技,2010(10).

上一篇:关于单柄双控陶瓷片密封水嘴灵敏度的探讨 下一篇:低雷诺数下钝体绕流的流动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