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的亲密接触:慢跑

时间:2022-09-26 09:53:00

微风和煦的清晨,路上行人寥寥,初秋的早上已然寒气逼人,公园里、操场上,依然能看见晨练的人们,或独自,或结伴,在跑道上慢跑,享受着一天中的第一股新鲜空气,感受着第一缕温暖的阳光,清晨因为他们而有活力,而他们因慢跑获得健康和快乐。

过去没有开始

未来没有终点

这是希望的旅程

是谁在风中奔跑

……

如清风自在地旅行

掠过这辽阔的原野

掠过夕阳里的远山

在无限宽广世界自在奔跑

这是许巍的《风行》,歌词描述了奔跑中的清爽感觉,听着这首歌,我们仿佛听见了风的声音,换上运动鞋,一起去感受慢跑带来的。

慢跑——有氧代谢运动之王

慢跑(jogging),就是轻松步调的跑步。慢跑风靡世界,被人们誉为“有氧代谢运动之王”,正确实践,有益健康。慢跑,对于保持中老年人良好的心脏功能,防止肺组织弹性衰退,预防肌肉萎缩,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慢跑的功能

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美国估计有700?1000万人坚持慢跑,目的在于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减肥防胖并求体态优美和心情舒畅。慢跑每分钟消耗10?13卡的热量(打网球每分钟消耗7?9卡热量)。医学权威认为,慢跑是锻炼心脏和全身的好方法。慢跑通常以隔日进行为宜。在硬地面慢跑每英里两脚击地600?750次,因此有的医学家认为,慢跑会引起足弓下陷,外胫夹、汗疹、跟腱劳损、脚肿挫伤以及膝部后背病痛,所以慢跑前要做好准备动作,慢跑时要穿合适的鞋和松宽的衣服,跑法要正确,而且需要良好健康状况和明确目的。

慢跑的技巧

虽然慢跑无论何时开始,都有效果,但是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起初可以少跑一些,或隔一天跑一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再逐渐增加至每天跑3000至4000米。慢跑时,动作要自然放松,呼吸应深长而有节奏,不要憋气。跑的速度不宜太快,不要快跑或冲刺。要保持均匀的速度,以主观上不觉得难受、不喘粗气、不面红耳赤,能边跑边说话的轻松气氛为宜。

选择平坦的路面,不要穿皮鞋或塑料底鞋,如果在柏油或水泥路面上,最好穿厚底胶鞋。跑前应先走一段,做做深呼吸,活动一下关节。如在公路上,应注意安全,尽量选择人行道。

慢跑时,全身肌肉要放松,呼吸要深长,缓慢而有节奏,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亦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宜用腹部深呼吸,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慢跑时步伐要轻快,双臂自然摆动。慢跑的运动量以每天跑20~30分钟为宜,但必须长期坚持方能奏效。慢跑运动可分为原地跑、自由跑和定量跑等。原地跑即原地不动地进行慢跑,开始每次可跑50~100步,循序渐进,逐渐增多,持续4~6个月之后,每次可增加至500~800步。高抬腿跑可加大运动强度。自由跑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改变跑的速度,不限距离和时间。定量跑有时间和距离限制,即在一定时间内跑完一定的距离。

慢跑正确的跑步动作

两肩稍提,两臂弯曲成90度,前后摆动不大而稍有上下弹动,肩稍抬高,跑步中大腿前抬较高,后蹬充分,步幅大而有弹性。这样可使腹部肌肉紧张,内肚上提,呼吸均匀、细长、充分而有节奏,跑步中腹肌适当紧张,注意提气,这本身就是对呼吸器官功能的训练,也是对腹肌的锻炼,使腹肌的控制力增强,也是身体健美的有效方法。

进行慢跑时,要保持上肢放松,下肢有弹性,防止受伤。慢跑时的姿势不必刻意像专业运动员那样,只要以一种不勉强的速度,在轻松的状态下锻炼就可以了。

身体前倾,幅度应以自然、舒适为好。如果过分前倾,将会增加背部肌肉的负担;如果后仰,则会导致胸腹部肌肉过分紧张。躯干不要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摆时自然送髋,注意髋部的转动和放松。腿部和膝部前摆、摆正,而不是上抬,侧向动作容易引起膝关节受伤。

小腿不宜跨得太远,避免跟腱因受力过大而劳损。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着地时的缓冲。脚落地时用前脚掌柔和地着地。

慢跑姿势误区

误区一:全脚掌着地

很多人在跑步时习惯全脚掌着地。教练说,其实这种落地方法并不正确,由于落地时没有缓冲和过渡,很容易“蹲脚”,容易震伤颈椎,在柏油马路等硬地上跑步更是如此。

误区二:步幅过大

人们在刚开始跑步时,喜欢增加步幅来提高锻炼效果,其实增大步幅势必造成腾空时间长、重心起伏大、落地力量重,这样对人体的震动会增大。

误区三:腿外翻或后翻

日常走路时,很多人会有“八字脚”,跑步时如果仍然腿外翻或后翻,那么膝盖和脚尖就不能保持在同一个方向上,会加重膝关节的负担,容易造成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

误区四:左摇右摆

有的人在跑步时身体会左右摇晃,这样会增加不必要的体力消耗,而且会影响速度和效果。

介绍完关于慢跑的一些知识以后,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呢,换上运动服,穿上运动鞋,一起来感受一下与风的亲密接触吧,坚持慢跑,享受健康的人生吧!

上一篇:每个青春都有光彩 下一篇:成功是所有努力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