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翔千:中外合资第一人

时间:2022-09-26 09:50:41

勤俭定能兴家,奢侈足以败业,自奉必须俭约

唐翔千,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长唐英年之父。曾任香港工业总会及香港棉纺业工会主席,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92年受聘为港事顾问。香港回归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

成就香港最大的纺织集团

“我常常问自己:我到底算有钞票还是没钞票?我有这么多的厂,每年有这么多的利润,我有钞票咯;我赚了钞票还银行,多下来的利润发展生产,我又没钞票了......”唐翔千先生慢悠悠地说着。

这位86岁的老人,一口浓重无锡腔的上海话,一张与世无争的笑脸,普通的棉T恤、布鞋,像极了弄堂里颐养天年的老伯伯。然而,他的日常生活却是奔波于香港、深圳、东莞、上海等地,照料名下的企业和基金会。他的身家,以百亿计。

1923年6月8日,有“中国民族纺织业一代功臣”之称的唐君远的长子唐翔千在无锡严家桥的唐家出生了。1930年代后期,唐君远的毛纺厂几乎垄断了当时无锡的毛纺织工业。唐翔千儿时,家里已是富甲一方。可他想来想去,从小到大就没有过过一天富家公子的生活,倒是经常被教育“一个铜板掰成两个用”、“创业容易守业难”。

1945年,唐翔千在上海大同大学商学院毕业,进入银行。他扎扎实实地从基层办事员干起,不到两年,便因工作能干被提拔为出纳科副科长。1947年,唐翔千在父亲的鼓励下,先赴英国工业基地曼彻斯特考察纺织业,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一年后,又转往美国攻读经济学硕士。

1950年,他学成归来,干起家族的老本行纺织业。唐翔千找了几个有钱的股东支持,自己当经理,办起了一家纺织厂。谁料经营刚上轨道,几个大股东便起了觊觎之心,强行收购了他的股份。第一次创业便这样以失败而告终了。不过,唐翔千并没有灰心。不久,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他从上海购进90台布机,创办了中南纺织厂。中南纺织厂成立后,为了更好地优势互补,发挥企业的潜力,唐翔千又和安子介、周文轩等合作,形成漂染、织布、纺纱、针织、制衣、贸易一条龙的局面,使彼此的实力大增。1968年,唐翔千又在香港长沙湾开设了半岛针织厂,制造当时高价的针织毛衣。1969年,唐翔千和安子介等合作,成立了南联实业有限公司,成为香港最大的纺织集团。同年11月,南联公司上市。

上世纪70年代初,香港纺织品出口开始受配额限制,但因欧美大百货公司在香港均设有办事处,并直接找港商订货,故香港的纺织品出口不仅没有受到影响,相反进一步促进了成衣业的蓬勃发展。唐翔千抓住机遇,创立自己的名牌,并不断拓展欧美与日本市场,使香港半岛针织厂事业急速壮大。1974年后,他任香港棉纺同业公会主席。

四个“第一”名垂史册

如果说父亲唐君远在1949年以前因创办中国第一家全能精纺厂、首创“泡泡纱”和“不蛀呢绒”这三项“第一”而得以在中国民族纺织业历史中流芳百世,那么身为儿子的唐翔千在1949年以后创造的四项“第一”照样可以名垂史册,让唐家人引以为豪。

中国改革开放前,唐翔千的事业只在香港。1972年,母亲患了肠癌,唐翔千急得寝食不安,急飞上海,护送母亲住进上海瑞金医院精心治疗。就是这次回上海,唐翔千和内地经贸部门有了联系。次年,身为香港棉纺同业公会主席的唐翔千,组织了“”以来首个访问内地的香港棉纺同业公会代表团,从广州、杭州、上海一路来到北京,与内地经贸部门商量贸易事宜。当时,香港棉纺业几乎全部使用美国棉花,他看到内地有很多棉花,便想帮助国家将棉花出口换汇。于是,他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商谈进口内地棉花事宜。 唐翔千又亲自跑到湖北等产棉区考察,叮嘱将棉花分拣干净。1974年,他进口了大批湖北、陕西等地的棉花,在自己的工厂使用,成为香港纺织业使用内地棉花第一人。

为了用内地棉花,唐翔千还专门改进了生产工艺,以适应内地棉花的特点。此后,每年都要进口几千吨内地棉花。在唐翔千的带动下,香港纺织业厂商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普遍使用内地棉花。一举打破了香港棉花市场由美国垄断的局面。他为内地棉花的大量出口立了一功。

在父亲唐君远发出那句“你来投资吧,我们唐家要为祖国四化作点贡献。万一蚀本了,就算是你孝敬了我”的“命令”后,唐翔千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中最先帮助内地“打开窗户”的港商。

1978年,唐翔千在深圳做成第一批补偿贸易。

1979年11月,唐翔千飞往祖国大西北新疆,从此,结下了他和新疆的不解之缘。唐翔千过去生产的羊绒衫,均是从日本进口羊绒原料,而日本并不出羊绒,是从中国的内蒙古、新疆购买的。唐翔千决心在新疆投资设厂,用当地原料,引进国际水平的机器设备,生产出一流的羊毛衫。他投资了1000万美元,在新疆建成国内第一家合资经营的纺织厂――天山毛纺织厂。

建厂之初,唐翔千几乎每天都去工地,解决各种难题。天山毛纺织品有限公司于1981年投产后,克服了种种困难,生产出高级的羊绒纱、羊毛纱和羊绒、羊毛衫,深受国际市场欢迎。到80年代后期,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之一,年营业额突破亿元,累计出口创汇上亿美元。如今,天山毛纺织品有限公司已拥有数家毛纺、针织厂。唐翔千几乎每年都要去“天山”三四次,他说:“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 数年之后,当国家号召“建设大西北”的时候,唐翔千自豪地说:“大西北,我早就参与建设啦!”

1980年,唐翔千又投资数百万美元,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将原来陈旧的上海麻纺厂改造成国内第一家沪港合资企业――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成立甚至掀起了中国服装业的一次“革命”,正是这家公司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举行了第一场时装会,让“”后的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时装”。同时,联合毛纺织公司纺出了高比例兔毛纱,深受国际市场欢迎。该公司生产的“联合”牌兔毛衫也成为出口产品中的抢手货。从1983年开始,该公司利润、创汇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速度递增。1987年,“联毛”公司成为上海首家合资企业集团;1989年,被评为中国十佳合资企业。唐翔千将在大陆赚的钱一分也没有带回香港,而是投入扩大再生产,相继成立了10家毛纺、制衣企业。

六旬老将重披战袍“触电”

到了1980年代,随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会谈的进展,香港有识之士的心跟祖国贴得更近了。当然,也有一些人对香港的前途忧心忡忡。为了打消人们的顾虑,1984年6月,唐翔千率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北上。6月22日这一天让唐翔千终身难忘,因为这是他亲眼见证邓小平说“对香港的政策50年不变就是不变”的重要历史时刻。上午,刚从厦门视察回京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访京团一行。邓小平坐在沙发上,面带轻松的笑意,饶有兴趣地倾听唐翔千的发言。之后,唐翔千代表全体团员,请邓小平讲几句。掌声中,邓小平欣然告诉在座的各位:“中国人有两个传统:一是不信邪,在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面前都稳如泰山,从不害怕;二是中国人从来说话算数,我们说对香港的政策50年不变就是不变,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个画面通过电视传遍了香港的千家万户,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六旬老将重披战袍,去开拓新的领域。从香港到东莞、深圳、上海,创办于1980年代中期的美维科技集团已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旗下“孙公司”生益科技已经在国内上市。唐翔千说,现在他本人已经不管纺织业务,只关心电子业务,“那是高科技产业”,他说。

上海的“美维”有100亩地,55亩建了培训中心,剩下的45亩造厂房。理由是“以人为本”。《美维科技集团人才培养观念和实践》小册子中写着:“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创造各种发展机会”、“要用人之长,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只要你有本事,就可以为你提供舞台,可以为你提供资金和其他条件”......此外,唐氏家族亦投资上海地产业。在繁华的南京西路静安寺一带,一幢26层高的“环球世界”商厦即是唐氏家族的代表作。

自奉俭约巨资助学

唐翔千坐拥百亿身家,本人的节俭却是出了名的。他的西装是在上海定做的。从金龙绸布店买了面料,一下子做三套,穿出去别人都不相信才千余元一套。他在厂里吃午饭,一条鱼吃了半条,关照厨师留着晚上热热再吃。他和基金会工作人员外出吃饭,10人一桌,必须控制在千元以下。他独自在外,一客排骨年糕就可打发一顿饭。10元一双的布鞋,他一买好几双,出国时也穿,老外羡慕不已,打听哪里有卖,他笑答“中国专卖”。

如今的唐翔千已经86岁,一年里总要来上海好几趟,也总是用带着浓重无锡口音的上海话像聊天一样告诉别人,到上海,主要是到松江美维去看看,腿不好走不大动,也不管事了,但是还是要去转转。美维的工厂在松江,他在松江也有房子,每次来上海也住在松江。

他的半岛纺织公司旗下的一个高端品牌TSE在恒隆广场开时装会,他也会安静地坐在那里看,有女士跑来和他合影,他总是很有绅士派头地站在她们后面说:“和几位美女一起合影,很荣幸。”他的名片上,写着他依然是美维科技、半岛针织厂、天山纺织、联沪纺织四个公司的董事长。“人家告诉我,黄山和泰山如何宏伟、桂林如何美丽,我一次都没去过。说出来很笑话,也没人相信。”唐翔千说。唐翔千是香港高尔夫球会会员,入会近50年,每月按时交会费,却从未去过打球。“我是最佳会员”,他自嘲说。

对于自己,唐翔千真的很“马虎”,但是对由父亲唐君远提议创建的“唐君远教育基金会”却十分认真,基金会在他手里进一步扩展和完善。上至大学博士下至中学贫困生,一批批沐浴过基金会恩泽的学子走向了社会。他们自称“唐氏人”,梦想着有机会反哺。在网上聊天室,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唐氏人”聊着聊着,聊出了一个“唐氏教育基金同学会助学计划”。唐翔千知道了,马上表示按1:1的比例增资助学,意在充分肯定唐氏学子们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义举。唐家又把巨鹿路上的一幢洋房捐了出来,装修整饬后将作为基金会的永久会址。唐翔千撰于1998年的《持家兴业为人之道》一文中说:“唐氏世代以勤俭为治家创业之本,余继承先辈遗训,兢兢业业,不敢稍有陨越,始得有今日之事业基础。......勤俭定能兴家,奢侈足以败业,自奉必须俭约,家用宜紧,切不可铺张浪费。人有困难,设法帮助,多做善事。特别对教育事业,更宜大力赞助......”这就是唐家的做派。

上一篇:中国马来西亚商会2010慈善拍卖晚宴浓情上演等 下一篇:陈早春 为新一代富豪打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