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食品公司三季报点评:生意经越来越难念

时间:2022-09-26 09:48:31

快消食品公司三季报点评:生意经越来越难念

要抓住投资者的心,首先要抓住他的胃。民以食为天,无论经济好坏,人们总要填饱胃,食品制造商就有得赚。因此,在消费板块中,笔者也同样最看好食品股,尤其是食品制造商。但是近年来,伴随着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口味越来越挑剔,快消食品似乎走的并没有那么顺畅了。下面,笔者就几家公司的前三季度财报来探讨一下七家快消食品制造商的业绩表现。这一期先说四家公司,分别是洽洽食品(002557)、克明面业(002661)、三全食品(002216)、涪陵榨菜(002507)。

缺乏强势新品阻碍洽洽业绩增长

洽洽食品1-9月营业收入8.52亿元同比增长7.19%;净利润9432万元同比增长18.8%,扣非后增长33.19%。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3.4%,净利润的提升看来仍然依靠原材料成本的降低,以及费用的控制。目前公司传统产品销售稳定,PE20多倍,成本波动在未来仍将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

公司投资的核心逻辑是看新品的推广,虽然公司新品不断,但缺乏强势的新产品和出奇制胜的营销手段。虽然今年新品类的区域聚焦策略改变了公司过去盲目推出过多新品的做法,但从营业收入变化的情况看,2014年前三季度做得并不尽人意。

而股东方面,第三大股东中国消费品投资公司三季度大量减持,其他基金也是进进出出。

克明面业未来盈利拐点不明

克明面业1-9月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29.5%,整体营业收入仍保持较快增速,但净利润前三季度仅增1.3%,扣非后前三季度净利润-8.11%,第三季度利润同比下滑17.5%。三季报比中报更为进一步确定毛利率下滑的趋势,一是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二是新品的推广导致三费的增加,三是挂面行业因为没有太高品牌口碑和壁垒,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不得不打激烈的价格战。再次看出,没有壁垒的快消品行业非常难生存。

当前,公司的挂面行业仍处于跑马圈地阶段,行业尚未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企业在商超系统份额为20%左右,全渠道市占率则仅5%,因此未来1-2年公司战略重心依然以份额为导向,利润非当前关注重点。预计公司会继续牺牲短期利润来发展低毛利品种拓展市场,未来盈利拐点仍不明朗。

此外,按照股权激励计划,公司2014年全年的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不低于25%和10%,那么以此推算,公司四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需要达到15%和33%,笔者认为利润的增速或恐难达到。

股东方面,基金进进出出非常频繁,十大股东几乎换了一个遍,不过总体还是进的多,股东人数减少10.59%,作为次新股筹码非常集中。

三全增利有待龙凤扭亏

三全食品1-9月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增21.3%,净利润7091万元,同比下滑29.5%;其中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25%和 145.1%。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较第二季度明显回升,净利润增速虽高,但三季度为传统淡季,去年由于推广私厨费用增加导致单季度亏损,今年三季度回归正常罢了。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下降1.5个百分点至34.5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提升0.3个百分点至31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下滑0.6个百分点至 32.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下滑4.3个百分点至30.8个百分点,单季度销售费用率下降比较明显主要由于去年公司加大推广私厨导致销售费用增加较多。

龙凤产品方面:第三季度龙凤经销商调整及工厂整合基本完毕,龙凤的毛利率目前比三全低十几个点,不过随着经销商体系及工厂整合规模效应提升,后续龙凤盈利能力将逐渐提升。龙凤上半年亏损6000多万,再根据三季报推算一下,那么龙凤第三季度估计亏损减少至2000万左右。

新品方面:公司推出三全鲜食售卖机项目,消费者手机APP订餐后可从三全投放的自动售卖机取餐并加热公司盒饭。售卖机已在上海小范围试点,预计年底推广300-500个点。三全鲜食售卖机项目的市场空间虽然很大,但前期投入的费用非常高,必然带来净利润进一步下滑,同时,在价格和口味上能否与便利店和街边餐饮小店竞争,利润能否覆盖高成本,这都还需要观察。

涪陵榨菜新品推广不顺

涪陵榨菜1-9月营收7.5亿元同比增长12.12%,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5.5%,业绩处在预告的下限位置。201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的营收环比增速开始放缓,净利润增速甚至同比出现下跌,主要还是销售费用大增(同比上升7.45个百分点,广告费、市场推广费及新品策划费同比增加 2000 余万元)。虽然公司第二季度销售费用增长也很惊人,但第二季度的营收增速非常快,对冲了销售费用的增幅,然而公司在第三季度的销售费用进一步增加,但营业收入却环比下滑,新品推广或许并不顺利。

从中报看,公司的榨菜仅实现1.5个百分点的收入增长,扣除提价因素,销量还是下滑的。新品已经成为涪林榨菜未来成长的主要看点(榨菜收入占比已从99%下降至87%,新品收入占比达11%)。所以这也不难理解新品继续推,费用继续涨,利润继续承压这样的逻辑。与此同时,由于放开了信用额度,应收账款上升525万元,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继续负增长。

公司公告2014年的业绩,预计净利润增幅在-5%-20%,这意味着在传统淡季的第四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60万至1950万,公司的单季净利润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股东方面,社保三路基金大幅减仓,其他基金也减仓为主,股东人数增加11.7%,看来社保基金先知先觉。这样一看,三季报之前的逆势走高,更像是有人知道了这份并不漂亮的财报而提前拉高出货。(雪球ID:价值at风险)

上一篇:太阳鸟调研笔记:从制造到综合服务 下一篇:由一则案例简析链式销售中船东提单与货代提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