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词汇教学问题追因及策略探寻

时间:2022-09-26 08:32:07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问题追因及策略探寻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以一节词汇教学公开课为例,旨在探究词汇教学的问题,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英语词汇学习的效果,增强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关键词】词汇教学;问题追因;策略探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103-02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建筑基石。没有词汇,语言思想就无法表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但是,笔者在平时教学、听课中发现,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我们在词汇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往往忽略了词汇存在的特定环境,往往是孤立地教授词汇。因此,探索一种以儿童的心理需要、认知过程的规律为指导,科学、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迫在眉睫。笔者将以四年级下册Unit4 的一节词汇课为例,进行问题追因和策略探寻。

一、问题追因

1. 教学理念陈旧,忽视语境整体性

词汇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忽视语境创设,过多地注重词汇本身发音、词义等的讲解,教学活动缺乏真实性,学生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习得单词,无法体验到词汇在语境中的动态意义和交际意义,也就导致学生在交流中无法运用。

笔者的这节公开课以“At a farm”为主题,内容是蔬菜单词:potatoes,tomatoes,Carrots,green beans.在第一稿设计中,笔者就忽视了语境整体性,以复习水果词汇导入新课,通过描述水果将新句型带出:Look at the apples. They are red. Look at the bananas. They are long.接着直接呈现本课关于蔬菜的单词:Look,what are they?They are tomatoes.Look at the tomatoes.They are red. 通过学生描述自己的喜好巩固本课新词:Look at the tomatoes.They are red. I like tomatoes.I don’t like carrots.试教之后发现,孩子们只是配合老师参与活动。描述语言比较单一,都是red,yellow,long,short等词语,表达喜好时也只是为了读句子而表达。没有实现语用目标。这就是因为教师忽视了语境整体,没有以整体语境为背景的词汇教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 情境设置堆砌,忽视内在联系

新版教材充分体现了情境性,很多老师也开始注重情境创设,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词汇,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语义。但常常出现一节课创设的情境很多,而这些情境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的现象。学生跟着老师的PPT不断地变换场景,缺少思考记忆和联想的过程,仍旧达不到语用目标。

修改后笔者以主人公爱吃水果到做水果沙拉给爷爷吃来导入新课:I like apples. They are red and big.I want to make a salad.接著在选水果做沙拉的情境中学习本课句子:Look at the____. They are____.然后转换情境来到爷爷农场,看到蔬菜,学习蔬菜的单词:Look at the potatoes. They are brown.期间穿插兔子喜欢吃胡萝卜等情境:I’m a rabbit. I love to eat carrots.最后转换到吃饭情境,主人公表达自己想吃什么菜:I love to eat___. ___ I will try. I don’t like__.

虽然笔者设置了很多情境,看似都是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但是情境太多,转换太快,孩子们没有思考消化的时间。试教中发现学生在转换情境时还沉浸在前一环节中,句子表达也不流畅。

3. 巩固练习枯燥,忽视真实语用

在巩固练习环节,老师设置大量的活动,让学生被动参与,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却只为配合而参与,没有学以致用。学生体会不到用词的策略,不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笔者通过一个简单chant作为铺垫:Cry,cry,cry. Onions make me cry. Try,try,try.Onions I will try.接着用课文配套chant巩固,学完儿歌又模仿主人公对话进行练习。由于之前没有铺垫,这个对话中用上了形容味道的词,对话比较长,学生说起来很费劲儿。这个环节也同样没有达到语用目标。

二、策略探寻

1. 以单元主题为背景,体现语言整体性

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学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过程。语言需要在整体的背景下学习,教师要设置整体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习得单词,并在学中用。新版教材的单元主题明确,我们在教学中以各单元的主题为大背景,在这样的整体情境下进行教学,更好地体现了语言的整体性。

(1)在整体情境中呈现单词,掌握词“音”。在以往的单词呈现环节,我们从整体的情境中整体呈现单词,让学生在进入课堂时整体感知本课内容,掌握单词的“音”。

上课伊始,教师播放关于农场的视频,并带领学生边唱边观看,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参观了农场,有动物、水果园、蔬菜地。教师提问:what do you see?学生自由描述所见之物,并将本课句型放入其中学习。新授词的蔬菜图片都是一些秧苗,在学生描述完已学单词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蔬菜园,将4种蔬菜的图片一一呈现,逐一教学。只听音看图,不出现单词,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描述蔬菜的形容词很丰富,很多词老师都未曾想到,如:Look at the tomatoes. They are juicy. Look at the potatoes. They are fresh.这样的描述真实有效,不局限于书上的大小长短的描述,孩子们不再只是为了配合老师,读一读幻灯片上的句子。

(2)在按音节拼读中认读单词,掌握词“形”。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常常会读单词却不能认读单词,看着单词不认识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笔者在单词教学中,将词的呈现放在图片之后。即掌握音之后,再认单词。这样的认读过程让学生对单词的“形”记忆更加深刻。从课后反馈来看,学生对单词的认读掌握得很好。

(3)在词图配对中感悟单词,掌握词“义”。传统的词汇教学中,都是词图同时出现,课本配套的卡片也同样是上面一副大图,下面一个单词。这样学生的关注点就不明确,导致学生对单词的意思不能很好地掌握。看着图会读却不会认,看着字会读却找不到图,这种错误在作业中常有发生。笔者在本课中将词图分离,最后进行配对,在词图配对中感悟单词,掌握单词的“义”。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却很有实效,让学生在思考中、在动手中认读单词,掌握单词的“义”,实现音形义结合。

以单元主题为背景,整体呈现情境,在这个大情境下学习单词,单词学习环节直接明了,层次分明,孩子的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2. 以拓展文本为载体,体现语言整体性

本节课是让孩子认识蔬菜的单词,在不同句型和情境中练习单词,在认知蔬菜的基础上,探寻蔬菜的来源、蔬菜的生长,这同样不脱离农场这个整体的情境。所以笔者运用了grow, vegetables, grow这个文本,拓展W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又将本课的单词在文本中得到巩固,为词汇学习服务。在整体情境中,学生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整体情境,给孩子运用语言的机会,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在不断地发展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词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笔者还会继续通过教材分析、书籍研读,探索出更新、更好、更完善、更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安桂清.西方“整体语言教学流派”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7,(5).

[5] 李余.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海外英语,2011,(4).

[6] 李荣华.整体语言教学观下的词汇教学研究模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2).

上一篇:邋遢国奇遇记 下一篇:多合一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室内甲醛之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