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学教研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时间:2022-09-26 06:31:14

民族地区小学教研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地区小学教研现状值得深思,为早日实现“教育均衡”,应着力抓好民族地区的教研工作,促进教育改革。抓好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优化教师队伍,推动新课程改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新课改;民族地区;小学教研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越来越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但在民族地区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流于形式,教师疲于应付,疏于反思;培训与实践相脱离,经常出现听课时觉得讲得很有道理,可做起来还是老一套,狭窄的个人经验使教师很难内化先进的教育理念;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相对比较单一,一味的关注教材,严重忽视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实践中存在着的问题与不足,相关人员、学校主管部门应当有目的地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开展有效教研、高效课堂教学活动。

1 认知不到位,缺乏实践氛围

一般而言,教研活动开始于学校,教师是以研究活动的主体,其主要是依托于学校资源,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同时,也是开展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方式。然对于民族地区而言,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教研工作只是专家、或者教研员的工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加之日常教学任务非常的繁重,占用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哪有时间来做教研,教好书就不错了。基于以上因素的影响,导致民族地区教研工作氛围淡薄,教很多师缺乏参与积极性,甚至对学校教研活动有些反感。

应对策略:首先应当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各项教研工作。在学校教研工作中,尤其是校长应当以身作则,正确把握学校和老师的发展动向,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教研工作;同时,还要对当前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全面的把握,准确而又适时地对学校教研方向做出决策,制定一套全新的、高效合理的新课程标准,以满足本校发展情况。在此过程中,还要建立和完善的教研激励制度,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实处。全面提高参与度,更新教师的理念,学校教研、理念为先,同时还要积极推行“科研兴校,教研强校”的原则,并在正确教师的意见基础上达成共识,有利益制度的日后落实和执行。学校应多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如学校可以采取看名师录像、听专家讲座,交流研讨、读教育名著,鼓励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 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在民族地区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学校在开展教师教研活动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有些教师只是将学校规定的教研工作作为布置的任务来对待,将教研工作视为一种负担,因此缺乏参与积极性。比如,一学校语文学科教研时间原定是单周星期二下午,可一人提议早上第四节语文老师都没有课,就上午完成这一任务,语文学科组有十八位教师,六个年级,四十分钟就完成了教研,我们就可想而知了。

应对策略:规范学校教师教研管理机制。实践中应当以教研组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学科特点、实际目的,针对本校教研情况制定管理实施细则,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实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以校长为中心、以教务处为中心的学校教研领导小组,并且形成一套由教务处、教研组以及备课组和参与教师为构成元素的教研体系,确保全员参与教研活动,制定主题、研究方法,推动研究工作走上新台阶。其次是立足校情确定研究方向,鼓励教师争做研究型人员,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要求;同时,营造一种人人学习,精于研究的良好教研氛围;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强教研组建设,以教学系列和学科为主题,将其作为教研工作的载体,全面开展听评课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组内平等对话的良好风尚。在此过程中,还要积极打造以学校为中心的教研活动项目,比如定期开展分层次、全校性质的教学竞赛等,以此来鼓励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不断拓展和创新网络教研平台,每个教师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之优势,增强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

3 更新观念,有言无行

虽然新课程课改已经实施的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转变显得力不从心。对于民族区域的教师而言,仍未在教育教学观念上真正实现思想上的转变,甚至没有根据学生需求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实施教学,还在教师满堂灌,学生整堂听,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亲身经历获取的过程,更谈不上感悟、体验;该种违背学生基本思维和发展规律的行为,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参与教师收获什么呢?

应对策略:首先更新教育观念。教师不仅要解读新课程标准,诠释实践理论;同时,还要不断地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对于教研工作而言,应当对教师个人、及其所在的群体成员知识架构、能力体系进行全面的更新和改进,以实现其有效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践中应当对民族区域的教师加强新课标要求方面的培训,引导教师正确解读新课标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教研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注意转变教学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情;教学环节中一定要设计好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在具体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每个教师都应当在各个环节中的一些体会,就会在日常的教学中去身体力行。那么教研活动就达到了以教促研的目的。

4 结语

总之,教研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技能和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体制的要求,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培养仅靠行政督促是不够的,仍需从教师本身出发,使他们执着追求教研工作,心理装着学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缩短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

参考文献

[1] 红越.新课程背景下薄弱学校校本研究实施策略[J].教书育人,2011,12.

[2] 许伟刚.强化校本教研,打造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J].教书育人,2011,12.

[3] 吴绍义.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教书育人,2011,12.

上一篇:“校企一体、工学结合”模式下电子技术应用专... 下一篇:红外热像在电力行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