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瓷砖镶贴常见通病的一点经验

时间:2022-09-26 06:09:31

【摘要】文章对瓷砖镶贴工程中常见通病(如起拱、空鼓等)的成因分别加以分析,并结合工作经验,对预防瓷砖镶贴常见通病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瓷砖镶贴 通病 起拱 空鼓 预防

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墙地面的瓷砖镶贴是一项非常普遍的施工工艺,几乎在每个工程中都会涉及。然而在施工中,经常在此项目上出现许多质量问题,并且反复出现,形成通病。所谓久病成医,遇见的多了,针对此类通病也逐渐有了一些应对经验,笔者总结了瓷砖镶贴工程中常见的一些通病的防治办法,与大家交流一下经验。

瓷砖镶贴工程的主要通病有:起拱、十字缝不顺、错台、色差和空鼓,分述如下:

1、起拱

瓷砖起拱是指瓷砖拼缝处拱起高出地坪的现象,严重影响使用。起拱的成因有以下几种:选材、配比和工艺,分述如下:

1.1. 选材:首先是瓷砖的选材,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瓷砖,几何尺寸要方正平整,不能有翘曲起拱;其次要注意水泥的选择,对配制水泥砂浆应选用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或粉煤灰水泥等干缩性小的水泥品种,而不选用干缩性大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其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且禁止采用过期水泥、受潮水泥和不合格的水泥,不允许不同品种、不同品牌、不同强度等级混用。这样能避免因水泥膨胀系数不稳定导致的起拱现象。

1.2. 配比:如果水泥砂浆配合比不准确,水灰比过大时,水分进行蒸发,砂浆渐渐留下气泡,使地板砖浆强度降低。同时由于面层地板覆盖在上面,形成了一个难以让底部砂浆水分蒸发的盖,造成膨胀引起起拱。

1.3. 工艺:采用水灰比小、干缩率小的干硬性水泥砂浆镶贴,不要采用湿浆法工艺镶贴。湿浆法工艺水泥砂浆水灰比大,砂浆干缩变形大;并且采用湿浆法镶贴时,砂浆层易产生泌水,而全瓷地板砖吸水率很低(0.2%)造成地板砖与砂堤层界面形成一层水膜,使地板砖与砂浆层之间粘结力差,大大降低了地板砖拱起的极限压力。另外对膨胀系数较大的瓷砖应预留较大缝隙,如拼缝过密,当室温剧烈变化时也会形成起拱。

2//十字缝不顺、错台

十字缝不顺、错台的成因有以下两种:选材和工艺,分述如下:

2.1. 选材:主要是瓷砖的选材,几何尺寸必须方正,表面平整,必须严把进场检验关,若限于现场条件简陋,至少应用盒尺复核瓷砖两条对角线的尺寸是否一致。

2.2. 工艺:针对不同的瓷砖工艺上应采取不同的措施,首先必须要重视套方、筛砖的流程,绝对不可省略。因为即便是合格的产品也会存在下差,尤其是密缝镶贴的瓷砖,必须将尺寸一致的砖用于同一部位;其次,对于釉面砖、仿古砖、改材砖等需适当放大留缝宽度,取规范要求的上限;再次,在镶贴时需使用十字卡,确保留缝宽度一致;另外,有些工程中会遇到墙砖开横向V形槽,此项工艺要注意的是(1)镶贴时需以V形槽上口对齐为宜,因V形缝为后加工改材而来,若以瓷砖下口对齐,倒角尺寸如有误差则会在V形槽上口形成横峰不顺或错台现象。(2)留缝要求:竖缝为密缝,横向拉缝1mm。原因同样是为避免瓷砖下口不齐而导致的十字缝不顺直。

3、色差

瓷砖色差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同种颜色瓷砖上,仿古砖和部分高仿拼花石材砖不存在色差的质量问题,因为它们本身需要色差产生的装饰效果。

色差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二是统一合格产品不同批号之间存在微小色差。第一个问题需做好产品的进场检验工作,并且在选材中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第二个问题不属于产品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在施工组织管理上多做些工作。首先要确保在同一空间内所使用的瓷砖必须是同一批号产品,其次,对于每个批号瓷砖的使用部位,项目部需做好记录,并确保每一批号瓷砖保留部分存货,以便于维修更换时能够使用原批号产品。

4、空鼓

瓷砖空鼓的问题非常常见,也很难治理。因为空鼓的形成有很多种原因,任何一项控制不到位都有可能会导致空鼓现象的产生,笔者总结了六个方面的因素:

4.1. 从选材上控制:

1)主材的选择:如能做到,墙砖尽量使用吸水率较高的釉面瓷砖,避免使用玻化砖。因为玻化砖吸水性几乎没有,水泥砂浆难以在玻化砖的面上形成有效的粘接。

2)玻化砖的尺寸最好不要大于300×600mm,如尺寸过大容易发生剥落的现象。大尺寸墙面玻化砖最好还是使用湿挂或干挂的方式施工。

3)瓷砖结合层材料的选择:玻化砖使用水泥沙浆镶贴产生空鼓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结果,只是时间早晚与多少的问题而已。如情况特殊而不得不采用玻化砖时,我人为应当改变传统水泥砂浆的镶贴方法,应使用专用玻化砖胶粘接。瓷砖胶具有以下优点:粘接力强,粘接层薄且均匀,不易空鼓,但成本应略高于水泥砂浆或纯水泥镶贴,同时对基层平整度的要求要更高一些。

4.2. 基层处理:

预防空鼓最重要的是做好基层处理,基层处理不到位会对之后的施工质量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以地砖镶贴来说,首先要对地面进行清洁,镶贴工作面不能有落地灰,尤其对墙角、柱角根部要做到重点清理。之后用清水清洗,晾干后用水泥掺801胶拌匀刷地面一遍(7:3比例),也可用1:1水泥砂浆(中、粗砂)均匀扫浆,然后才能镶贴。在实地的质量检查中,我们就曾经发现有的墙角、柱角敲击有空鼓,但把瓷砖瓷凿开后发现瓷砖与水泥沙浆结合得很好,没有空的位置,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就在于基层处理的时候工作没有做到家,墙角的落地灰没有清理干净,造成了干硬灰与原楼板间的空鼓。

4.3. 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控制:

1)配比:瓷砖镶贴一般选用1:2.5或1:3水泥砂浆找平层垫底,也是所谓干硬水泥砂浆找平层。但由于配比时多是现场搅拌,配比控制不准,如果沙子放得过多,水泥量少,就会影响整体的结合强度。同时,砂浆要搅拌均匀,必须拌熟,否则则会在局部区域形成空鼓。这也要求现场质检人员必须亲自检查,一般的标准是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2)厚度:干硬灰的厚度一般以20-40mm为宜,过薄或过厚都容易造成基层的空鼓。并且尤其要注意砂浆务必要拍实、揉平,之后再进行搓毛处理。

4.4. 水泥砂浆结合层

水泥砂浆结合层最容易出问题的在四个边角,其次是四个边,容易出现抹灰不够饱满的情况。铺贴时应在瓷砖背面均匀抹平素水泥砂浆,在四边抹斜面。不要在干硬灰面上抹灰再放砖,容易在瓷砖与素水泥中产生气泡造成空鼓。

4.5. 浸砖及养护

一般来说,如果墙地砖是釉面砖或防滑地砖,镶贴前需充分浸泡,将瓷砖全部泡在水中,一般二三十分钟即可。如果是玻化砖,因其吸水率低于0.5%,基本相当于不吸水,则无需浸泡。

地砖铺设24小时后应洒水养护一次,以补充水泥砂浆在硬化的过程中所损失水分,保证水泥砂浆结合层的粘接强度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在瓷砖的养护期内严禁上人,周边应做好防护。

4.6. 其他专业影响:

在镶贴地砖时,如水电专业在干硬灰层设置线管,成活后必会产生空鼓的情况,在施工前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尽量避免在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内布置线管,改为墙埋管,或在结构楼板的找平层开槽埋管。

在镶墙砖时,对墙埋管的凹槽一定要填实抹平后再镶墙砖,另在门口套上口处由于门套中空易产生空鼓,应先填实方可镶贴。

以上是笔者对于瓷砖镶贴工程通病防治的一点浅见,限于笔者的经验和能力,多有不到,还请各位专家多加指正。

上一篇:高层配电系统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民用建筑工程的消防给排水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