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督导

时间:2022-09-26 06:00:45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督导

摘要:教学质量督导是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督导的过程当中,教育成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本文从概念出发,论证了教学督导的必要性,并针对语文教学督导提出所应采取的考评方式及督导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量,督导

一、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督导的内涵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督导的含义在我国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就其词义来说指被督导者在有经验的督导者的指导帮助下,不断改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过程。同样,就目前的督导体系而言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没有明确指明,而在美国,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督导主要包括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人才培养课程计划、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认证制度以及学校语文教育的伦理规范。

在我国,仅就现阶段而言,小学语文教学督导是从属于教育督导下的一种专项督导,多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及相关专业学者组成的调查研究队伍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检查、评价、指导等,以调查研究和提供建议为主要方式。就考评的对象而言,小学语文教学督导针对的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及工作者;其次,从目的而言,小学语文教育针对的是全体小学生,语文教学督导的目的更多是以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为主,促进实践咨询技巧为辅。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督导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对象上都以提高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作为唯一的目的,其考虑的范围更多的从学生的实践技能、知识结构以及创新思维等角度来进行。

二、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督导的必要性

随着课程改革逐步由实验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课程改革在给学校、教师、学生带来可喜变化的同时,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例如:课程改革推进不平衡,不同地域、学校和学科的发展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教师发展不均衡,不少教师对课程改革不愿为(排斥课程改革思想,拒绝参与课程改革实验),不敢为(在课程改革出现新问题、新情况面前,畏首畏尾,踌躇不前,不敢走近新课程),不能为(面对课改虽雄心勃勃但茫然无措、无从下手);教学管理与课程改革不协调,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科研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程改革非常需要教育督导部门的参与,它是衔接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科研部门的纽带,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实际督导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关注程度,对各所学校新课改执行情况,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新问题等的检查、评价和指导,将关系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着课改的进程,甚至成功与否。所以,新课程改革需要教育督导部门的参与,教育督导部门也应不辱历史使命,正确地行使教育督导职能。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督导是很有必要性的,它将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参谋作用。督导组对所获信息进行分析后,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十分有益的。学校领导也可以就某一个问题,与督导组合作对该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研究报告供领导参考。比如,在我区的督导过程当中,就发现了在语文课堂上,有的教师常常出现一些低级的文学常识性的错误,而小学生又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所以我们就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的改进建议。比如,通过加强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定期考核、集体备课的模式,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其次,信息反馈作用。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环。教学信息反馈的渠道很多,教学督导组反馈信息的特点是及时、可靠。督导员听课面广量大,在与学生和教师的接触中可以及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管理部 门的意见,了解教师对学生学风方面的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师道德、教学态度、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意见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再次,督促作用。教学督导起到的督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督导组听课、检查实践教学环节是随机的,点多面广,教师备课是否充分,学生课堂纪律等情况在课堂上都会反映出来。事实上教师和学生对督导组的听课是很在意的,那么在无形之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

三、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督导的考评方式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进行督导考评的前提是要明确将采用哪些指标来对其进行督导考评。

首先将学校和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指标。传统语文考评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和应试技巧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督导考评方式重认知目标轻情意目标。新课标关于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阐述,强调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需”出发;在学习方式方面,强调“能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也是基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在能力培养上,阅读方面,强调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写作方面,能“有创意地表达”,都是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特的自我。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置于动态的学习环境中,主张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如有的学校,就在这一理念下,创新了语文的教学模式,在涉及到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教学内容时,就将课程的触角延伸到了课外,通过参观博物馆、组织助老助残活动,来加强教学的现场感。

其次,督导考评应注重检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传统的考评方式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诸如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主题思想等,过分追求标准答案,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在传统的量化评价中,由于较多地使用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等,必然只关注学生提供的结果是否正确,而对学生获得结果的思维过程却无任何要求,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对思维过程的深刻体验。新的督导考评方式要求测评题型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收集资料、推理、判断并获得结论的过程。督导考评内容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 精神和创新意识。

再次,督导考评应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充分考虑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在统一的督导考评方式之下,所有的老师都以同样的标准来进行教学与成果的评定,以至于所有的学生在同一环境下容易形成模式化的思维习惯,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个体的特点,制定出合适的考评方式,并且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文学素养的提高。比如在进行作文考核时,尽量减少对学生在文体、文风上的限制,尽可能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立思想、注重文学方面的积累。

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督导的策略

首先建立健全小学语文教学督导工作领导机制。在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行政指导力度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小学语文教育督导工作领导机制,强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督导,卓有成效地保障和促进基层学校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其次,是成立小学语文教育督导机构。曾有专家在人大提案中明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人、专家负责语文教学的督导工作,出台的相关有实效操作性的文件也很少见。这种情况在我国大多地区都存在,所以,依托我区文学专业的专家资源及文学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小学语文教育督导机构,可以通过行政督导,来促进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再次,是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督导制度。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语文教学专项督导检查,不断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督导制度建设,严格实行督导人员的准入制度。

在具体督导过程中,既要以我国的教育现状和社会文化背景为根据,也要参考国外督导理论,引进良好的督导模式,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具体可行的小学语文教育督导方案。制定小学语文教育督导培训方案,包括督导受训者的素质要求,督导理论学习,督导方法和技能的训练,督导的伦理规范,督导实习等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培训课程订出审核的标准等。要加强对督导过程的规范管理,督导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一定的工作标准,包括督导原则、督导评估标准等。

五、结论

在现有的语文教学体系下,教学督导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改善等方面毫无疑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明确教学督导基本概念和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改善、提升其督导考评方式以及督导策略,并且能够贯彻落实,才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韦秀芹.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考评方式初探[J].语文教学研究,2005(12):49-50

[2]凌飞飞、赵新云.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05,(8):46-48

[3]韦俊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若干问题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35-37

[4]马驰.教学督导模式与素质结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62-63

上一篇: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些浅析 下一篇:浅谈中职机械教学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