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时间:2022-09-26 02:42:51

舒适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 总结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我科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舒适护理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舒适护理后135例患者抑郁、焦虑、紧张症状显著降低。结论 舒适护理能明显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舒适护理;心肌梗死;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00-02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的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为比较严重的疾病,患者会因为疾病而出现很严重的不良心理,此心理状态会导致疾病恶化。给予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是让患者在治疗中以一个舒适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治疗[1-2]。通过此护理方式让患者可以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以促进疾病的康复。2010年8月我们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临床,针对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消除或减轻其不舒适因素,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92例,女43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3.7岁,均为神志清醒患者,对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舒适护理,两组病人各项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对比物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研究。

2 方 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其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并予以实施心理护理,首先应了解患者的各项情况,并根据各自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实施措施有如下几项。

2.1 疼痛舒适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突然发病,并伴有胸痛、压榨感,因此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因为剧烈疼痛、烦躁不安、可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所以应尽快解除疼痛,尽快给以度冷丁或吗啡止痛,因此科室因备有杜冷丁和吗啡针基数,这样能在最快的时间内为患者止痛。

2.2 睡眠舒适护理 患者治疗期间应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其可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并应给予患者一个适合睡眠的良好环境,让其可进行良好的休息。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应选在日间,晚间应尽量避免对患者进行操作。如患者有精神衰弱等情况,无法保障睡眠,可给予镇静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睡眠。

2.3 大便舒适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是卧床,使胃肠功能抑制,容易发生便秘[3],此外,疼痛、恐惧、紧张等方面亦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抑制规律性的排便活动,导致便秘。因此,让患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让患者多食粗纤维食物。

2.4 心理舒适护理 医护人员给患者一个安静、安全、清洁的治疗环境,病房空气新鲜,空间设置和谐,物品摆放整齐协调,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疾病,并与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让其了解此方面的知识,给予患者精心的照顾,加强心理方面的干预。

2.5 环境舒适护理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清洁整齐,温度控制在20-22度,湿度50-60%,消除不良声音,避免外在环境的干扰,据相关文献报道[4],病房内的色彩对患者的生活和心里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6 基础舒适护理 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要绝对卧床休息,因此基础舒适护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舒适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首先做到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态度温和,主动与患者打招呼,问候患者,认真细致为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根据病情选择适当时机对患者修剪指甲、更换被服,让患者感到自己的身体与健康一样的舒适。另外,护士对患者的每一次操作应准确轻柔,表情自然和蔼,操作过程中本着对患者关爱精神,想患者所想,使患者在护士的每一个操作中感受到爱心和责任心。

3 判定标准

全部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心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心理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在舒适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等心里状态进行评价。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P

4 结 果

舒适护理前后患者的情绪状况指标见表1。P

5 讨 论

舒适护理的目的的是让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在生理、心里上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对治疗充满信心,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强调护理人员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5],护理人员做好日常常规护理外,还要加强对舒适护理的研究,并将成果尝试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加注意患者的舒适感受,从而提高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需绝对卧床休息,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紧张心里,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给予积极地护理措施,让患者真正体会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感到温馨、安全、舒适、和谐的医疗氛围,从而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度,增加对治疗的信心、表1显示,患者舒适护理后抑郁、焦虑、紧张例数低于舒适护理前,提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紧张。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能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抑郁、焦虑、紧张情绪,我们应将舒适护理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渗透到每一个具体的护理行为中,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爱和家庭的支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从而为疾病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宏.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6):409.

[2]时秋英.舒适护理在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810-1811.

[3]Crandall M,Lammers C,Senders C,et al.Initial validation of a numeric zero to ten scale to measure children,s state anxiety[J].Anesth Analg,2007,105(5):1250-1253.

[4]运怀英,满力.论舒适护理的美学要求[J].护理学杂志,2006,21(5):74.

[5]刘俏俊,朱元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舒适[J].护理进修杂志,2010,25(1):85-86.

上一篇:正畸取模工作中护患沟通体会 下一篇: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