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收藏“贵”在品相

时间:2022-09-26 02:21:23

邮票收藏“贵”在品相

邮票收藏和人民币收藏都是我们老百姓经常接触的两种收藏门类,而它们也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就是“品相”的好坏十分重要。我们都知道,人民币收藏当中,品相好的和品相差的在价钱上相差会非常大。邮票也是如此,同一枚邮票,品相好的那枚可能要比品相差的那枚在价格上翻上几翻。

通常,邮品的品相是指邮品的外观质量,包括邮品的正面、背面各个部位的状况。那么,邮票的品相该怎么区分?常见的品相不佳的邮票,都是些什么情况?针对这些品相的问题,我们又该如何辨别和防范呢?

品相可分上中下

品相,是集邮中的一个专用词语,指邮票本身的外观,包括邮票正面、背面的各个部分的情况,也包括邮票背胶和齿孔的情况,可以说评估邮票的品相和鉴定古董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

粗略说来,邮票的品相可以分为上品(全品相),中品和下品,品相极差的则只能属于品外,即属于废票一类。能被称为上品的邮票一般色泽鲜艳、图样居中、背胶完整、齿孔完好、纸质如新。具体来讲,上品邮票应既无印刷、打孔、刷胶等工艺中所造成的缺陷,亦无在发行出售和收藏过程中人为的任何损害,无论票面、票背、背胶、齿孔诸方面都无任何瑕疵,且邮票的图案恰好位于齿孔的四个边的正中。

继而,如在上述各项中有不太明显的缺点者,可称为中品;而如上述各项有明显的缺陷者,则称为下品,但还不是无可救药;如品相极差,那便只能是劣品了。在实际中,有时还采用中上品或中下品的名字,意思是邮票品相比中品略好,或比中品略差。再细分一些的,还可分为极优品、最上品、上品、次上品、中品、下品和劣品这七级。

另外,新邮和旧邮票在品相的关注点上还有不少区分。对于旧邮来说,主要侧重票面完好、不揭薄、邮戳清晰、小于邮票一角(约占票面的1/4左右)。而邮戳轻印,但不损害票面美观的只能算中品;邮戳重油、影响图案美观即为下品。

如何看出“修补”痕迹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邮票收藏中品相的重要性、对价格的影响力,许多邮票的“卖家”对于一些有品相问题的邮票会进行或多或少的“修补”工作,但这些修补仍会存在痕迹,也与真正品相上佳的邮票不可同日而语,投资者应予以关注和辨别。

比如,背胶是在邮票生产中,在邮票背面所涂抹的胶水,华东师范大学拍卖研究所所长秦春荣就是一位多年集邮爱好者:“背胶的有无、是否有霉点都会大大影响一枚邮票的价值”。然而,有商家会将发霉的邮票背胶洗掉,重新上胶,业内称之为“二胶”。在辨别上,全新邮票出厂时是整版刷胶,然后再打上齿孔,在撕开后纸边呈不规则状;而二胶票多是单枚刷胶,难免对齿边造成粘连、包裹,看上去僵硬且不自然。

在“修补”工作中,除了将污点、霉点洗去之后刷胶,常见的还有将揭薄的邮票修补如新、缺齿补齿、重烫金粉、伪造加盖等。有专人甚至按需定价,来料加工,专收品相较差的邮票,乔装打扮后以上品相邮票出让。

由于邮票是纸质印刷品,随着时间推移,纸质变质是必然规律。所以,购入早中期邮票时一定要多向内行请教,对此类上品相的邮票一定要慎之又慎,可先看邮票正面和反面有无折痕、擦伤、污点、霉点、指纹,有无短齿缺齿、撕裂、揭薄、背胶不均、漏胶等。另外,将邮票对着较强的光线检查,看是否有软折痕,轻微揭薄,小针孔,修补痕迹等也是比较常用的鉴别方式。

怎样进行日常保存

在邮票的收藏过程中,收藏爱好者也要有意识地对邮票的保存工作多上心,避免因为人为因素破坏邮票原本的品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般而言,要避免邮票受到各种外界的干扰,包括:水汽的侵入,灰尘污染,油脂污染,过高的温度等等。并且,邮票不要完全密封起来保存。其实纸制品的收藏环境,并不像我们一般想像的那样越干燥越好,而应该控制在40%-60%的相对湿度范围内。一般来说超过60%的湿度的环境容易大量滋生霉菌;而长期处于40%以下相对湿度的环境中,纸张纤维会失去韧性、变脆,邮票的背胶也会干燥泛黄。特别是在南方湿热地区,应尽量把集邮册放置于干燥的房间(有条件的可选择专业的收藏用防潮箱),如果放在普通的柜子里,则要多放一些吸湿剂。在天气干燥的晴朗日子,需要把邮册拿出来翻动一下,以去除潮气。

日常鉴赏中,则要尽量避免用手摸邮票,而要用镊子,因为手有汗腺。而类似最近这样的持续高温天气,还不宜过久地欣赏邮票,更是绝对不能让强烈阳光直接照射邮票,免得集邮册起翘。在欣赏或参观邮集时,也不要边喝茶、边吸烟地看邮票,尽量避免殃及邮品。

另外,邮票册也有一定的讲究,不论是插册还是贴册,在书柜中均应立着放,切忌平放,更不能数册叠放。不过,虽然邮票的品相和很重要,保存很关键,但是无论你如何的保存,都不能苛刻完美,若要求邮票过了十几年还和刚买来的一模一样那也是不可能的,摆正心态亦很重要。

TIPS:

那些影响邮票品相的问题

1.折痕:邮票票身受到人为的或机械的损伤,出现卷折的痕迹。

2.揭薄和薄迹:由于直接从邮件上撕取邮票,或邮件纸边未用水渗透就强行撕拉邮票而造成的邮票背面拉薄。

3.褪色:强光照射太久,或用水浸泡的时间过长导致化学物质起化学反应,使邮票颜色褪淡。

4.票身破损:邮票被剪开、切破、折断、撕裂等现象。

5.皱纹:邮票在泡洗过或阴干压平的过程中,由于用力不当而使邮票产生的褶皱。

6变色:邮票受某些化学物质、化学气体的影响,产生的化学反应而改变原来颜色的现象。

7.齿孔损伤:分撕邮票用力不当,或一次分撕张数较多,引起邮票长齿或短齿。

8.票面磨损:由于保管不善,或邮件邮寄的过程中邮票受到摩擦而导致的邮票画面和色彩失去原有光泽,甚至票面受到损伤。

9.泛黄、霉点和霉斑:邮票受潮或保存不当,使邮票纸色由白变黄称之为泛黄;邮票出现红色、褐色或黄色的斑点称为斑痕;邮票严重受潮会出现霉点、霉斑。

10.旧票的戳印:戳印印油过浓、过干、戳印过重、过轻、模糊的旧票,都是品相不好的邮票。邮戳戳印最好是较淡而清晰。

11.背胶不完整和脱胶:邮票遇水会失去背胶,背胶全部失去称为脱胶。

12.污损:邮票的票面局部被印油、墨水、茶水、汗垢等弄脏所留下的痕迹,常使票面局部变色。

上一篇:动用公共维修基金为何难 下一篇:失效的无人机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