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的授课表

时间:2022-09-26 01:08:28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之所以能问鼎中原,除了他个人的心胸大度外,还在于他有一批贤臣。申叔时就是一个先知式大臣。

其时陈国君臣荒淫,使得受辱的夏征舒奋发作乱,杀死了国君陈灵公,灵公儿子公子午避居在晋国。陈国之乱一时成为国际大事。一年后,公元前598年冬天,楚庄王派兵攻打陈国,并声明:只杀有弑君之罪的夏征舒,别无他求。但楚国在克陈之后,捕杀了夏征舒,并把陈国设置为楚国的一个县。当时楚国的属国及大臣都向庄王朝贺,只有大夫申叔时例外,庄王便问申叔时原因。

申叔时向庄王讲了“蹊田夺牛”的故事:有人牵牛踩了别人的田,那人就把他的牛夺走了。这样的事说得过去吗?楚王说,这样的事太过分了。申叔时说:“夏征舒杀了他的国君,罪恶滔天,讨伐并杀了他,这是君王的大义。但君王还顺带夺取了陈国,这跟蹊田夺牛有何分别?”楚庄王恍然大悟,于是收回成命,履行诺言,把陈国公子午迎接回陈国继承君位。为了联谊,楚庄王还从陈国的每个乡带出一个人回楚国,把他们集中居住在一个地方,称为夏州(今武汉汉阳北)。这件事使后人对楚庄王多刮目相看,《史记》写道:“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为了让太子得到好的教育,楚庄王请大夫士教导太子箴,士认为自己没有才能,就去请教申叔时,怎样教育太子这样的下一代?

申叔时胸有成竹地说,教他春秋大义,使他懂得褒善贬恶的道理,以戒勉其心;教他读先王世系谱牒,使他知道有德行的人能名声远扬,昏庸的人要被废黜,来鼓励和约束他的行为;用诗歌来教育他,对他宣扬先王的德业,来开拓他的志向;用礼仪来教育他,使他知道尊卑上下的法度;用音乐来教育他,来洗涤他身上的污秽,使他稳重而不轻浮;用法令来教育他,使他懂得百官的职事;用治国的嘉言来教育他,使他发扬美德,知道先王务必以德对待百姓;用史书来教育他,使他懂得历代成败兴衰的道理而引起警戒;用先王的训典来教育他,使他知道宗族的发展繁衍,使行为符合道义。申叔时提出要教育太子学习“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当时所能学的都在其中,可见申叔时的开放心态。

如果这样教导他,他还不听从,他的举动失当而不改正,那就用文辞托物讽谏来劝导他,寻求贤良之士来辅佐他;改正了还不稳固,那就身体力行来带动他,经常用常规来教导他让他接受,努力审慎地用笃厚的品德来巩固他;稳固了却不通达,那就阐明推己及人的道理,引导他讲忠恕;阐明如何可以使国祚长久的道理,引导他讲诚信;阐明度量关系上要适度,引导他处事得宜;阐明上下等级的秩序,引导他遵循礼法;阐明谦恭克俭的道理,引导他孝敬亲人;阐明恭敬警戒的原则,引导他办事成功;阐明要以慈爱之心待人,引导他实行仁德;阐明要利人利物,引导他具有文德;阐明要铲恶除暴,引导他树立武德。如果这样教导还不成功,那就不能做他的老师了。

吟诵诗歌来辅佐他,用礼仪来帮助他,以礼相待来影响他,身体力行来辅助他,制订节义来约束他,端庄恭敬地监督他,殷勤恳切地劝勉他,以孝顺之心对待他,用忠诚信义来启发他,用好的声誉来激扬他,如此全面教导还不听从的话,那就不是一个可以教育好的人了。那还可以教养成人吗?那太子即位您就引退,自己引退就显示出自重,否则就会时常感到惭愧。

申叔时的话反映了春秋时代贵族们的教育实践,而申显然总结的更有体系。尤其是申叔时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跟中原诸侯国并无不同,南方蛮楚对中原文化的熟悉程度可以证实当时的国际社会是非常开放的。

上一篇:秘园私语出女书 下一篇:记者笔下的张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