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难点之我见

时间:2022-09-26 12:39:50

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难点之我见

(余庆县洞水小学贵州余庆564409)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对应用题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应用题难点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差,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就比较费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时必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并针对重点难点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培养兴趣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身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对应用题的理解不深刻,所以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应用题的时候都会感到困难,如果不培养他们对应用题的解题兴趣,就不能让他们更好的接受并理解应用题。所以老师在对应用题进行教学时,创设的情境必须与当地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对应用题的兴趣。比如:妈妈去买鸡蛋,第一次买了8个,第二次买了6个,妈妈一共买了几个鸡蛋?教师用多媒体演示,用图画再现生活情境,使学生身临其镜,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调动起来了。

二、早期铺垫、适当渗透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应当对他们时时进行应用题方面的教学。我们可以从看图数数、看图说话、看图列算式进行教学。比如我用多媒体演示一棵树上结了三个苹果,另一棵树上结了五个苹果的一幅图。师问:这幅图画了什么?学生回答:是两棵苹果树。师问:每棵苹果树上各有几个苹果?学生回答:左边棵苹果树结了三个苹果右边棵苹果树结了五个苹果,这时老师再继续问: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两棵苹果树一共结了几个苹果?并要求学生写下相关的算式,得出了3+5=8(个)的结果,在得出正确答案后老师还要让学生自己口述一下整个题目,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描述将图意转化为文字写在黑板上,使学生对应用题的雏形有所了解。并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将应用题中的一些要素融入到这种“看图说话”式教学中,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并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已经学过的方法,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三、教学生审题

应用题的一个重要难点就是审题,小学低年级学生受到自身逻辑感和语文水平限制,对于两步、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和书面性很强的文字描述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在讲解时要让学生们认真读题,理解这个应用题说了个什么事,给出了什么条件,最后要求的结果是什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题学生们不是不会做,只是不能理解题意,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们学会如何捋顺题意,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各个数量关系,只有题意明了了,这道题也就解开一半了。

四、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训练

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量关系方面的分析与训练,是指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已知数和已知数、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这些数量关系,才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式,将数学问题化为算式,并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进行解答。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加强:

1.注意为学生分析应用题

老师必须为学生仔细的分析每一种类型的应用题,这是因为只有学会分析应用题才能够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而且在分析应用题的过程中,老师还需要向学生讲解其中的数学算理,教给学生为什么使用这种方法解答。同时老师在讲解每个应用题之前,必须让学生们自己思考一下其中的逻辑关系以及解题思路,通过对学生的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补充,使学生更好的将数量关系从应用题所设置的情节中抽出来,并从老师的讲解中了解自己所选择的方法的优缺点,从而更好的理解与应用题。

2.加强对应用题基本结构分析的教学

要让学生们明白,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应当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缺少已知条件就需要补充条件,缺少问题则需要补充问题,另外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需要一定的联系,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应用题。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必须加强学生补条件、补问题的训练,使学生们认识到两个条件可能出什么样的问题,或已知一个条件一个问题则另一个条件应该是什么。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并为他们以后更好的学习更难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解题方法掌握方面的训练

解题思路是解答应用题中必须的一部分,只有加强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才能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应用题中,准确的找到解决方法。老师们在讲解应用题时,要告诉学生如何根据已知的条件去确定解题方法,如何从问题中往回推导条件,同时明确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在讲解过程中,老师可以用一种诱导的办法,让学生先通过思考并说出自己的解题过程,并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这位同学的解题思路是否正确,有什么地方是行不通的或者有人有更好的解题方法,通过学生们自己的讨论和思考,可以培养他们自己的分析能力,使他们更好的掌握解题方法的运用。

五、要求学生注意规范作答

有些同学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直接写一个答案,并没有将完整的思路以及算式写出来,这是不正确的。规范作答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将自己的思路化为一个个算式落到纸上的时候,学生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自己的解题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再次回顾与检查自己的答案,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与细心,使他们做到做事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六、结语

从应用题的整个系统来看,低年级应用题是整个应用题体系的一个基础,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对应用题结构的分析方法,掌握对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规范他们的作答。是否能学好低年级应用题直接影响了他们今后对应用题的学习,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低年级应用题的教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潘瑾. 浅议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的研究[J]. 考试周刊, 2010(9):22-23.

[2] 李录琴.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9):15-16.

[3] 田奇述. 将教材“化蛹成蝶”让课堂“蝶舞翩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思考[J]. 教育探究, 2007(1)55-56.

[4] 杨海芹. 新课标下应用题教学策略思考[J]. 考试周刊. 2008(44):22-23.

[5] 汪金女.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6):33-35.

上一篇:浅析服装色彩搭配的三个要素 下一篇: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