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法治建设夯实自信

时间:2022-09-25 10:39:32

“底线”法治建设夯实自信

“管家”借债,“主人”管不管?答案是肯定的。

6月10日,审计署公布审计结果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审计署抽查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约为3.85万亿元,部分融资平台公司偿债能力不强。另有报道称,广东省省情研究中心调查,个别乡镇不吃不喝还债需400年。村级债务如何?尚无数据。

土地使用权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抵押物中占比很高,而土地又是地方财政收入重要来源,在集中清偿期,如果土地收入缩水无力偿还,将带来金融风险。那么多年来世人瞩目的房价,它是该跌(理性回归)呢?还是不跌呢?还是“上攻”?抑或表现“理性”,又不影响土地收入,但能两全吗?

不了解过度举债风险?这倒不至于。明知不可而为之,也许因为“新官不理旧债”,且中央财政“兜底”,而举债“大干”,政绩职务就可能“快上”。当然,这里也有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导致的“无奈”。但欠债总要还,“拆东墙补西墙”,继续“击鼓传债”?或接力举债,搞注定会扩大债务的政绩、形象工程来还债?或“什么来钱快就干什么”,让房地产调控、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等默默让路?让“以土地财政为本”的城镇化悄悄唱主角,违法或粗暴搞动拆迁,引发社会矛盾?完全避免这种“马太效应”,也许很难。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不规范,融资过快增长,管理难以跟上,影响投资效率,对民间投资、民生财政也会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政府和市场关系厘清、政府职能转变等。

如果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处理不好,将致系统性风险,“主人”——人民当然要管。而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担负起法定职责,以法治方式予以根本解决。当然人大也要畅通渠道,接受“主人”即人民的监督。

地方政府性债务凸显了以立法规范、保障、促进和引领改革的紧迫性。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产物,但没有专门法律法规予以规范。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不列赤字。而以融资平台这种“变通”方式产生的债务,成为地方政府性债务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预算法的修改,或对地方政府适度负债“开口子”,并明确法律责任,或保留不得有赤字的规定,转而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改革,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机制,并适时上升为法律法规。

早在2012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常委会组成人员强调,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要纳入预算,接受同级人大审查和监督等。遗憾的是,此项工作在地方人大尚不多见。

不能等。今年5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下力气推动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等。地方人大应以此为契机开展调研,探索动态监督方式,推动政府摸清债务底数,将隐形债务显性化,完善融资模式,摆脱土地财政和政府投资依赖。“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要推动地方政府通过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等推动经济发展来还债。还可探索通过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规范地方政府举债程序、用途、规模、公开方式和绩效评估,为其把关。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也应引发思考。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唯一出路是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底气,来自于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当家作主,对代表和官员的授权“控得住、收得回”,确保未雨绸缪,不出错,即使有错有“偏”也能及时纠。

因此,人大依法履职,首要的关注不是社会主义这艘巨轮速度有多快,而是确保安全,即“各部零件”完好,运行顺畅,确保公民生命权健康权,才能确保它能经受各种考验,乘长风破万里浪。否则速度越快就越危险,谈何自信?

为此,当某种做法赢得一片喝彩时,人大不能跟着激动起来,要做清醒理性观察者,全面系统客观辩证地思考问题,见微知著,敢于善于说“不”,通过依法履职消除潜在风险,或将风险降至最低。

总之,人大以底线思维依法履职,有效实现权力对权力、权利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确保“稳中有进”,就能为制度自信打气!

上一篇:轨交立法: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下一篇:计算思维教学改革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