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及其恩论观念

时间:2022-09-25 10:13:21

《菜根谭》及其恩论观念

《菜根谭》是一本以人生处世为主题的格言式文集。书中的论恩格言,提倡受人恩惠要感恩报恩,给人恩惠不图报答,并认为施恩感恩出于人性中固有的善。这种性善论的恩论与契约论的恩论可以共存互补,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心理基础。

一、一本引人向上的格言式文集

《菜根谭》的编著者洪应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人,字自诚,号还初道人。从他的作品得知,此人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退隐著述。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他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与他有过交往的袁黄、冯梦桢、于孔兼都是万历年间的进士,《明史》记载有他们的事迹和著述。但《明史》中没有提及洪应明,其他文献中也没有发现有关他的出身门第和仕途经历的记载。

《菜根谭》是一本以人生处世为主题的格言式文集,内容揉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和释家的出世。书名的“谭”同“谈”。以“菜根”题名,意谓经历过清苦生活磨炼的人,任何事情都做得来,正所谓“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北宋汪革语,引自朱熹:《小学・善行实敬身》)。于孔兼为《菜根谭》作《序》说;这个书名表示,书中的人生体悟,“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并引洪应明的话为证,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i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于氏的解释突出“吾心”、“吾道”,强调人的主体意识,认为《菜根谭》的主旨在于,要人耐得清苦,更要人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操守,培植高尚的品德。《莱根谭》的版本有明刻、清刻两个系统。明刻本,据于孔兼《序》记述,洪应明亲手向他出示书稿,请他作序,推测书是编著者生前刊行的;现在流行的明刻本,系日本内阁文库昌平坂学问所的藏本,据说最初刊载于明代高濂编辑的《雅尚斋遵生八笺》中。这个版本分前后两集,前集225条文字,后集135条文字,共360条。现存最早的清刻本是乾隆三十三年(1768)刻本,据说是一位被称为不翁老人的人所传。清刻本皆一卷,按照内容分编为若干部分,条文数目多于明刻本。明刻、清刻本两个版本系统的《菜根谭》编排不同,字句有差别,内容基本一致。

《菜根谭》不是原创性质的学术著作,缺乏完整的体系和严密的逻辑,有的观点甚至前后抵牾。清乾隆间编纂的《四库全书》,连“存目”中也未收入此书,可能是认为它的学术价值不高。但它包含着中国古代文化中长期形成的、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智慧,渗透着编著者的阅历体悟,文辞优美,耐人寻味,是一本有益于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引人向上的通俗读物。《菜根谭》问世至今约四个世纪。流传不绝。清末民初曾经特别受到关注,多次刊印。当时人说:此书有如一剂良药,“急功近名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1915年铅印本,孙锵《序》)近年《菜根谭》风行,出了多种带有今注、今译、评说的版本,书店书摊随处可见。书中名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当今《菜根谭》风行,与我国社会转型有某种联系。社会转型创造出需要,也创造出条件,由人们主动去解决自己的精神生活问题。多样化的文化追求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特色,人们开始面向中外古今,广泛寻求精神食粮,找到的未必是最好的,却可能是最适合自己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菜根谭》忽然风行起来,必有可值得重视的地方。《菜根谭》论恩(包括感恩和施恩)的格言,体现了独特的感恩思想,是值得人们留意的。

二、受恩要感恩施恩不图报

《菜根谭》提倡受人恩惠要感恩图报。如说: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

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此刻之极、薄之

尤也,宜切戒之。

这种观点反映中华民族一贯提倡的感恩报恩的美德。孔子倡导的“以德报德”,上承往古,下传千载。民间谚语说:“吃水不忘掘井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结草”和“衔环”两个典故更是中华感恩文化的体现。“结草”的典故说,春秋时晋国的魏颗不以魏武子的爱妾殉葬而将其改嫁,这个妇人之父的亡灵感激魏颗救了女儿的命,帮助魏颗打败秦国。“衔环”的典故说,东汉的杨宝救了一只神鸟,这只神鸟感恩戴德,保佑杨宝子孙三代清正廉洁,位至三公。后世将“结草”和“衔环”两个典故合起来,成为成语“结草衔环”,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忘感恩的美德。

《菜根谭》论施恩的格言较多,中心观点是施恩当出于善心,不图报答,不求荣名。书中说:

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

施恩不可要人报答,如果要人报答,动机就有问题了,行为也就变质了。做有益公众的事情,应该求实效,不可图虚名,如果贪图虚名就会损害自己的品德。又说: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枝。

求名的动机未能铲除的人,纵然有轻视富贵、甘于贫贱的表现,总逃不出庸俗。虚假之气未能消解的人,虽然有恩泽天下、利达万世的抱负,最后也不会有结果。拔除“名根”,消解“客气”,才能成为真正品德高尚的人,真正有益社会的人。就施惠者自身来说:

处世而欲人感恩,使为敛怨之道。

与人不要感德,无怨便是德。

想要别人感恩戴德,反而会积聚怨恨。不必要求别人感恩戴德,别人没有怨恨就是积德了。要求别人低一点,自己的品德会高一点。施恩不求报答的人,才是品德高尚的人。关于给别人恩惠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境界,书中说: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

这是化用南宋陆游颂扬大禹的文句。陆游的《禹庙赋》中说,大禹治水“内不见己,外不见水,惟理之视”。大禹治水的时候,心中没有自己,不顾洪水的危险,考虑的惟有治水,达到了淡然忘我、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人给人恩惠的时候,心中没有自己,不想别人回报,一心一意帮助人,也是一种淡然忘我、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围绕施恩不求报答、不求荣名,《菜根谭》引申出几个具体观点:

(一)施恩要施予“不报之人”。书中说:

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之人;构千楹而招来宾客,孰若筑数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待衰朽之人,恩礼当愈隆。

结纳贤豪,招徕宾客,帮助年轻力壮者,很可能得到好处,因为这些人有能力、有机会回报。救助“饥饿之人”、“孤寒之士”、“衰朽之人”不大可能得到好处,因为这些人没有能力、不大可能回报,他们就是所谓“不报之人”,但正应该是施恩的对象。

(二)反对“市私恩”。书中说:

君子无私恩。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

市私恩,是为拉拢人、收买人给人恩惠。公议,即公正的社会舆论。抱着拉拢人、收买 人的目的施恩于人,公正的社会舆论是不认可的,正派人是不干这种事情的。

(三)施恩忌讳张扬。书中说:

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给别人恩惠,惟恐外人不知而大事声张,心地便有问题了,所以“善之显者功小”。存心为猎取好名声而为善,便有了伪善的因素,就种下了恶的根芽。

在西方文化中有同样的见解。古罗马的西塞罗说:感恩“不仅是最伟大的德行,而且还是其他一切美德之母”。古罗马的辛尼加说:“施惠要隐讳,受惠要公开。”基督教的《圣经》写道:“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可见《菜根谭》论恩的格言具有普世价值。

三、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

施恩感恩的美德从何而来,意义何在?《菜根谭》认为,它出于人性,出于人性中固有的善,是人类生命内在的需要。

《菜根谭》有云: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点念头,是吾一点生生之机,无此即所谓土木形骸而已。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是苏轼表达人类有善心的诗句。人类对于老鼠、飞蛾尚且怜悯,人对人岂能没有善心,岂能面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善心生根于人的本性,是人生机的表现。面对他人的苦难麻木不仁,便等同于没有生命,成为仅有人的形体的泥塑木雕。《菜根谭》又说:

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对人,特别是对贫寒低微的人的赤热心肠,能够培植人的生机,培植接受恩惠的人的生机,同时培植施恩的人的生命活力。关爱他人的“念头”、“赤热心肠”从何而来?书中说来自人的本性,是“性天中惠泽”,是与生俱来的人性。《菜根谭》说:“贫士省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贫困的人看到他人有危难也会尽力救助,说明人生来具有关爱他人的天性。

所谓人“性天中惠泽”,是孔子的“仁”,是孟子的与生俱来的“四端”,更加明显的是王阳明的“良知”,总之就是善的人性。这善的人性,在佛家叫做慈悲。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去众生的痛苦。书中用佛家的语言说:

人人有个大慈悲,雏摩屠刽无二心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人人都有慈悲的佛性,维摩诘居士和屠夫、刽子手并非两样。只是人心常常会被欲念蒙蔽,一旦偏离正道,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孟子讲性善与养气,王阳明讲良知与致良知,佛教讲佛性与修炼,有很大的一致性。《菜根谭》以性善为施恩感恩的根据,属于性善论的恩论。

四、两种恩论可共生 调适心理促和谐

至此,有两个需要辨明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性善论的恩论与契约论的恩论的关系?一是如何看待性善论的恩论与社会矛盾的关系?

契约论的恩论将施恩感恩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签约建立的互助关系。在西方文化中,卢梭把这种观点讲得很明白,说:“谁要依靠别人来保全自己的生命,在必要时就应当也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施恩感恩也是一种契约关系,内容是你帮了我,我必须帮你。接受别人帮助等于与别人签约,承诺必须帮助别人。卢梭的观点在西方文化中有深远根源,古罗马人西拉斯说:“接受恩惠等于出卖自由。”也是说接受恩惠等于签订契约。与人(下转22页)(上接第15页)签订契约之前是自由的,签订了契约就必须受契约的约束,从而失去自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家都知道法家将纲常关系定位为利益交换关系。也就是契约式的买卖关系。史书记载有这样一个事实:战国时的赵国名将廉颇失势的时候,门下的宾客纷纷离去。后来他重新当了将军,离去的宾客又来见他。廉颇以为这些人不忠不义,很不愿意接纳。有客坦率地告诉廉颇说:“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这位门客口中的“市道”没有贬义。他觉得以利益交换为原则的市场法则普遍适用于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从这个记载可见,法家的观点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后代出现一个流行语,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说明将君臣关系看做买卖关系是普遍社会心理。不过,秦汉以后的文臣武将们,没有勇气像廉颇的门客那样直言不讳。他们立于朝廷面对帝王不敢这样说,但在文学作品如元杂剧中这种话却是口头禅,如《荆钗记》、《白兔记》、《琵琶记》等。性善论的恩论向内追求,要求人通过自我反省、自我体认提高精神境界,与孟子的“求其放心”、心学的“发明本心”、佛学的“明心见性”同一思路。契约论的恩论向外追求,要求通过建立协议,相互承担责任,达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与历来注重利益关系的伦理理论一脉相承。两种恩论都要人处理好施恩感恩问题,而差别也十分明显。面对千变万化的复杂社会生活,两种恩论各反映一部分实际,都有存在的价值,可以共生而不相害,互补而不对立。

社会矛盾永远存在,而且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如何养成有利于处理好社会矛盾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心理状态,使之成为促进和谐发展的心理基础,《菜根谭》论恩格言的观点,对于某些社会矛盾具有防萌杜渐和缓解以至化解的作用,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上一篇:孔子“小康”说辨疑 下一篇:论唐诗中海洋意象的抒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