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H联合中医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60例体会

时间:2022-09-25 09:37:09

EPH联合中医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60例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EPH联合中医手段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轻度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采用EPH配合中医手段治疗,对术后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全部治愈,1例治疗无效。随访6~12个月,均未见复发和其他后遗症。所选患者中,住院时间为(4.7±2.1)d,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为(5.0±1.6)d,治疗费用为(7532.0±231.8)元,既往PPH手术费用基本在10 000元以上,EPH治疗费用要低于PPH。结论:EPH作为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一种新手术方法,联合中医治疗手段,减轻了患者长期排便困难的痛苦,改变了传统手术的创伤,降低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出口梗阻性便秘; EPH; 中医治疗

doi:10.14033/ki.cfmr.2017.10.05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0-0111-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便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出口梗阻性便秘中的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又占大部分。以往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多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治疗,但PPH治疗术仍存在争议,术后吻合口狭窄、钛钉残留及治疗费用高等的问题备受关注。笔者科室自2015年

1月-2016年1月采用痔上黏膜环形错位套扎吻合术(the eastern rubber band ligation and coincide of dislocation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EPH)联合中医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60例,60例出口梗阻性便秘全部治愈。随访6~12个月,均未见复发和其他后遗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62~85岁,平均73.5岁;病程15~26年,平均20.5年;其中,轻度直肠前突25例,直肠黏膜脱垂35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的《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所有患者均有长期的排便困难,经结肠镜、CT等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排除心理疾患,经肠道传输性检查、排粪造影确诊出口原因引发的便秘。

1.2 方法

使用痔康宝(江西庐乐医疗器械集团公司生产的自动痔多环套扎器)。术前常规使用甘油灌肠剂灌肠1次,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局部神经组织麻醉,麻醉生效后行肛周皮肤及肛管直肠内常规消毒、扩肛。将自动套扎器的橡胶圈分别套在套扎器枪管上以备使用。

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手术步骤:置入镜,检查黏膜脱垂情况。(1)硬化剂注射术。注射针使用五官科常用的五号细长针头;注射液体选用1∶1芍倍混合液(芍倍注射液、生理盐水与利多卡因混合液按比例配置)。①直肠黏膜下柱状注射术:在1、3、7、11点位齿状线上2 cm进针,沿直肠黏膜下层平推至全部针头进入,注射药液,共约16 ml。②直肠黏膜下点状注射术在1、3、7、11点位之间选择2~3个平面,每个平面选择4~6点,在黏膜下层注入1∶1芍倍混合液,共约10 ml。(2)自动套扎术。置入镜,在齿状线上2 cm选择2、4、8、10点位,在齿状线上4 cm选择3、6、9、12点位准备实行套扎。将自动负压吸引器与自动套扎器连接好,并确认负压按钮处于封闭状态。经镜置入套扎器枪管,对准以上位置,打开负压吸引开关,在负压下吸引粘膜组织进入枪管,当负压达到-0.08~-0.09 mPa时,释放橡皮圈,关闭负压开光,释放被套扎组织,取出枪管。更换枪管,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套扎其它部位。(3)注射术。对套扎的组织注射1∶1芍倍混合液2~3 ml,以防止橡皮圈滑脱[1]。

轻度直肠前突患者手术步骤:置入镜,检查直肠前突的高低及范围情况。(1)芍倍注射术。注射针使用五官科常用的五号细长针头;注射液体选用1∶1芍倍混合液(芍倍注射液、生理盐水与利多卡因混合液按比例配置)。直肠黏膜下柱状注射术:在11、1点位齿状线上2 cm进针,沿直肠黏膜下层平推至全部针头进入,注射药液,共约8 ml。(2)自动套扎术。置入镜,在齿状线上1 cm处选择3个平面(之间约1.5 cm),在每个平面的10、12、2处准备实行套扎,具体套扎方法同上。(3)注射术。对套扎组织注射1∶1芍倍混合液2~3 ml,以防止橡皮圈滑脱。

根据套扎术后肛管提拉效果及混合痔分布情况,选择性使用超声刀对混合痔行外剥内扎术。术后放入肛管1~2枚双氯芬酸钠栓,凡士林纱布引流,包扎固定,手术结束[1]。

术后患者平卧8~12 h,流质饮食3 d,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服用中药方剂便秘合剂(蜜黄芪30 g、生白术40 g、莱菔子20 g、槟榔15 g、木香12 g、香附12 g、川芎12 g、苦杏仁20 g、肉苁蓉15 g、当归15 g、甘草6 g),水煎服,2次/d;预防应用抗生素5 d。便后用医院自制剂外洗1号清洗坐浴,再用壳聚糖凝胶(沈阳博大精益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换药至创面愈合。套扎橡胶圈7~10 d可自行脱落,最迟15 d,无迟发出血现象。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的《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排粪造影正常;好转:症状及排粪造影有改善;未愈:症状及排粪造影无改善。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怠100%。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所选直肠黏膜脱垂35例患者中,治愈19例,好转16例,无效0例,治疗有效率为100%;轻度直肠前突25例患者中,治愈14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说明EPH联合中医治疗手段治疗直肠黏膜脱垂及轻度直肠前突均有效,见表1。

上一篇:论文档一体化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下一篇:如何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