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性子宫早孕效果

时间:2022-09-25 08:36:04

摘要:目的:探究在瘢痕性子宫早孕治疗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瘢痕性子宫早孕妇女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人工钳刮术,观察组患者则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终止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瘢痕性子宫;人工流产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289-01

在临床上,瘢痕性子宫是指子宫内膜部位有较大的瘢痕。此类女性不容易怀孕,首先是受精卵不容易着床,另外这类妇女一旦怀孕有子宫破裂的危险,严重影响到孕妇的生命安全。在早孕期间,孕妇的一系列不适反应也很容易导致流产。瘢痕性子宫的早孕妇需要及时终止妊娠,避免危急孕妇生命安全。本研究选取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治疗的108例瘢痕性子宫早孕的妇女,将其随机分为不同组,采取不同的流产手术方式,探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瘢痕性子宫早孕妇女108例,其年龄在22~37岁,平均年龄为28.5岁,孕龄均小于12周,所有患者均自愿流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5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孕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用人工刮钳术进行人工流产,术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注意出现贫血状况的孕妇,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操作,避免由于操作导致的子宫穿孔和损伤,对于出现紧急状况的患者则需要及时处理,对于宫颈管松弛等状况可稍后进行,另外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注意羊水栓塞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联合用药流产,患者首先采用两天的持续药物顿服,早上未进食前采用米非司酮75mg,然后第三天清晨服用米索前列醇3片,每片200μg,然后在6h内严密观察孕妇,让患者排除胎囊,之后需要医生对其进行准确判断。记录两组患者的妊娠终止相关指标,进行临床分析。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将P

2结果

观察组所有孕妇均终止妊娠,其终止率为100.0%,而对照组患者有43例孕妇终止妊娠,其终止率为79.6%,另外9例孕妇为完全终止妊娠,2例孕妇则妊娠终止失败,观察组孕妇的妊娠终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3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孕激素药物,能够与孕酮受体和糖皮质受体相结合,进而竞争性抑制相关激素的活性,在临床上能够辅助起引产、流产的作用。临床单一运用米非司酮并不能达到完全流产的效果,因此在临床用药中采用联合一些药物增强流产效果。另外米非司酮也有一定的应用弊端,流产手术后使得患者容易出现出血,使得患者的术后感染率较高,对患者术后恢复非常不利。米索前列醇是一类前列腺素E1类药物,临床常用于保护胃粘膜,其临床应用效果优于西咪替丁,而在本研究中,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药物运用中,米索前列醇能够软化子宫,并加强子宫收缩。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能够增强流产效果并降低流产过程中的疼痛情况,提高流产的安全性。另外米索前列醇价格较低,并且药物性质较为稳定,很适用于临床。在瘢痕性子宫孕妇若不能及时发现瘢痕子宫则需要结合剖宫产手术进行相关治疗,尽可能保证孕妇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在瘢癌性子宫早孕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上一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策略分析 下一篇: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