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9-25 08:06:46

困扰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

【摘要】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对于切实缓解我国严峻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企业普遍缺乏充分利用保险机制管控产品质量风险的意识和动力、保险公司缺乏完善的业务风险控制体系以及相关法制建设的严重滞后等诸多因素严重困扰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发展。所以,全面推行中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需要积极培育企业的保险意识和参保动力,完善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并切实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关键词】产品质量安全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 风险控制

一、引言

假冒伪劣、有毒有害、效能低下和虚假宣传等恶劣现象是我国当前极为突出的社会顽疾,尤其是事关重大公共卫生的食品药品等特殊消费品领域频繁发生的系列恶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更是深刻揭示了我国现行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严重危机。深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而国外成熟的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正好为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事实上,早在1987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尝试推出了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业务,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层面也对该项保险制度极为重视,早在1996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中就已经明确提出要构建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实行新型的质量保证和监督机制,[1]但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却始终未能真正有效运行起来,在全国诸多地区至今尚无承保案例。

研究分析困扰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深入探索全面推行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基本策略,对于推动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进而有效缓解当前严峻的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困扰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

困扰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相关参与主体及外部宏观环境方面来看,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普遍缺乏利用保险机制管控产品质量风险的意识和动力

广大生产流通企业的保险意识和参保动力是决定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市场需求的关键。然而,受传统的文化、风险观念及我国保险业本身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广大生产流通企业普遍缺乏利用现代保险机制管理和控制产品质量风险的意识和习惯,实际上这也正是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长期需求疲软的根本所在。

此外,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尚不够彻底,企业竞争尚未完全转移到质量和信誉竞争层次,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增强企业信誉进而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功能尚难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由于相关法制尚不健全尤其是严厉的惩戒机制缺失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产品质量违约违法的成本还相对低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的侥幸心理和道德风险,进一步弱化了企业积极投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的内在动力。

(二)保险公司普遍缺乏完善的业务风险控制体系

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决定了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水平,而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又是在实践上决定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市场供给水平的重要因素。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实际承保的投保企业的产品质量违约责任,其风险主要源于投保企业的信用与道德风险,这与通常承保各类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的普通商业财产保险存在显著差异,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在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经营中必须构建一套特殊的风险控制体系以有效管控业务风险。

具体说来,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业务中的特殊风险控制体系主要涵盖三个基本层面:一是在承保评估阶段通过严格的资信审核将客观上不具备履约能力和主观上道德品质不佳的投保申请人拒之门外。具体审核指标包括企业的实际履约能力和诚信的品质等诸多方面,其主要目的是筛选出“合格”的投保人;二是在保险期内要对投保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积极防范和消除可能出现的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三是在理赔后要果断启动追偿程序要求投保企业自身承担其产品质量违约的经济后果。保险人有权就其代偿损失向投保人进行追偿是保证保险区别于普通商业保险的一个基本特征。[2]如果将资信审核与检查监督视为产品质量违约行为的事前防范机制的话,那么理赔后的严格追偿则属典型的事后“惩罚”。保险人通过这种特殊的惩戒方式,将投保企业质量违约的损失后果严格移转给投保企业自身,从而彻底遏制其任何主观违约企图,更全面的巩固投保企业的产品质量承诺。

由于起步较晚和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保险公司在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业务经营中还普遍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体系,承保时普遍忽视了对企业进行严格的资信审核,保险期内未全面落实质量检查和监督机制,理赔阶段更未严格实施直接针对投保企业本身的责任追偿机制。缺乏必要的风险控制体系直接导致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经营风险剧增进而削弱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实际上这正是我国保险公司长期以来对于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业务采取消极经营态度的主要根源。

(三)法制建设严重滞后

健全的法制是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保证保险在我国法制上长期以来就是“一片空白”,作为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经营的首要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直至2009年的修订版中才首次提到保证保险这个基本概念,况且对其特殊的性质及经营规则等都未明确说明。[3]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保证保险具有明显的担保性质,所以保证保险在本质上到底是保险还是担保以及有关保证保险的纠纷案件到底应适用保险法还是担保法这个问题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对于保证保险的本质属性及法律适用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保监会等也一直采取“折衷主义”的解释原则,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折衷主义”的解释综合考虑了保证保险的二元特征,为解决相关纠纷案件提供了指导方向,但却容易导致业务实践上的混乱和司法上的模糊地带。因为对于同一保证保险纠纷案件,有时无法同时适用保险法和担保法。[4]

三、全面推行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基本对策

综上所述,当前困扰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发展的既有来自生产流通企业和保险公司方面的原因,也有相关法制建设滞后等方面的因素。所以,要全面推行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工作。

(一)积极培育企业的保险意识和参保动力

当前严峻的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表明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市场具有极大的需求潜力,而充分挖潜这一市场的基本前提就是要积极培育广大生产流通企业的保险意识和参保动力。因此,当前应加大对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广大生产流通企业充分领悟积极投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的现实意义,并积极鼓励企业将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纳入其日常产品质量风险管控体系,逐步形成充分利用产品质量保证保险机制管控产品质量风险的意识和习惯。同时,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使企业竞争真正转移到质量和信誉竞争上来,并通过加大惩治力度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违约违法成本等多种途径消除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的侥幸心理,遏制其道德风险,从而强化广大生产流通企业积极投保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的内在动力。

(二)完善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完善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进而有效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是从微观上彻底扭转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供给不足的关键。为此,在承保评估阶段,保险公司必须高度关注并严格审核申请投保企业的资信状况,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产品质量保证保险风险识别与资信审核指标体系,这是保险人在业务实践上有效控制产品质量违约风险的首要环节;在保险期内,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思维,彻底纠正当前普遍存在的“重保费、轻管理”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承保产品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具体可通过现场调研和定期查阅质量监测报告等多种方式核实投保企业各项质量控制制度的落实和运行情况,并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质量技术监督机构等保持密切联系,构建协作机制,共同做好投保产品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此外,一旦产品质量事故发生,保险公司在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承担保险责任后必须果断启动追偿程序,将投保企业失信违约的责任后果严格移转给企业本身,这无疑是彻底遏制投保企业任何违约企图、全面巩固其质量承诺的最有效的手段。

(三)切实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保证保险是一类具有明显的担保特征的非常特殊的财产保险制度,而现行保险法在制定之初并未充分考虑到保证保险的特殊性质和经营要求,显然难以对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起到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为切实解决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尚“无法可依”等现实问题,有效改善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运行的盲目和无序状态,切实加强对保险法和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完善工作进而将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全面纳入法律和制度规范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质量振兴纲要”(国发[1996]51号),国务院1996年12月24日颁布.

[2]何绍慰.中国保证保险制度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G].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

[4]冯涛.保证保险纠纷中保险责任法律分析[D].对外经贸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大学2011年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校级项目(11CB0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笑瑜(1990-),男,河南长葛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何绍慰(1974-),男,四川德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保险学研究;王静(1991-),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学生。

上一篇: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案件防范难点及对策 下一篇:基层央行会计信息资源运用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