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时间:2022-09-25 07:56:23

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摘要】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而在当下大家更是紧紧跟随着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其中要落实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课堂中的有效实施。本文首先对有效课堂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深入探讨分析,结合相关有效性理论解决当下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策略;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0.引言

教育改革实施以来,高中教材一直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作为当下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思考语文教学应该持有哪种价值取向,我们要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管大家不断强调语文的重要性,但语文学科的地位并不高。我们只能抓住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1.有效课堂

我们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有效课堂,其一:真实的课堂,也就是一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需要演练和作假。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其二:平时的课堂,也就是常态课,主要对学生的成长过程更为关心,其更具有可行性。其三:丰实的课堂,有问题产生和提出的课。它的意义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有它不可复制的过程。最后一方面:扎实的课堂,也就是有意义的课。有意义学生才愿意去学去参与。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使命就是让学生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去,这才有意义。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1课堂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不同

教师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对其理念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灵活运用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的确是需要一个过程。以往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在新课改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一个问题下来就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倒是很乐意交流沟通,但多数讨论的内容都与问题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教学形式久而久之便把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给扼杀了。学生都没有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课堂有效性就更说不上了[1]。

2.2学生对语文科目的懒散态度

学生由小学时期到高中天天都与语文相接触,对语文已经产生可有可无的心态了,因此在语文课堂当中多数学生想听课就听课,或者做其他的科目练习,有的学生甚至无视老师的存在自顾自的玩手机和其他的同学说话,对语文课堂的教学秩序产生严重影响。他们对语文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应付老师欺骗自己。许多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也只是迫于老师的压力,对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从不去积极的思考,以往学过的知识更做不到主动归纳和总结,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2.3薄弱的基本功及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部分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树立了的明确目标,但因为自身语文基本功底差,和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却不见提高成绩甚至还出现倒退的现象,长久以来导致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一上语文课就怕,看到语文试题也跟着头疼,对语文的学习存在不知所措的忧虑心态。如何改变以上这些状态,让学生重新对语文抱有热爱,让语文课堂成为真正的有效课堂,是作为身在语文教学一线教师应当完成的使命。

3.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相关措施

3.1结合学生学习现状精选教材资料进行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规律的探寻。因为适合学生的内容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树立“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要超越语文,学习教材是为了要超越教材”的理念,教师和学生必须要突破“文本”,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内涵[2]。尤其是现今的新课标教材,属于不完整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间,由教师和学生去创造性的完成,以达到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之目的。

3.2重视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首先,问题要具有典型性。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他们在一堂课中往往只对某方面的内容能集中精力。其次,问题要具有层次性。例如:在对《祝福》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想到的是如何把握文章主旨,从而提出的问题就是“文章最终揭示了什么?”但这样的问题往往太单薄,学生也不知如何回答。倘若教师把问题转换为“祥林嫂是穷死的吗?”、“她怎么死的呢?”、“到底是谁害死了她?”等,给学生明确的目标,一步步按照问题发展来回答,自然而然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同时也不会觉得老师提出的问题枯燥无味[3]。

3.3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善于把教学过程创设成有利于学生一心进取,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环境,那么语文教学就会灵活丰富起来,学生也将得到多元化的发展。研究实践得知,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和参与。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自身创造性的解放。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著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应该说师生是平等的,语文教师只是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学习、进步、成长中的首席代表。

3.结束语

总之,教是帮助学生学,学生应该是学会而不是教会。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时刻关注教与学的真实状态和复杂关系,即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了什么,从而做到“七天抓五天,一天抓白天,白天抓课堂”,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霞.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教育实践).2013,(2):138.

[2]常文侠.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学研究.2013,(1):304-306.

[3]葛秀春.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3.

上一篇: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下一篇:关于《先进材料连接技术》课程内容设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