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时间:2022-09-25 07:43:39

小学阶段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为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国纷纷进行了教育改革,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新的课程理念势必将指导一线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作为所有学科之本的语文也备受关注,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经验与反思,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分析,推动语文学科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学科;阅读教学

近年来,科技发展日益加快,对人才培养也不断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我国在世界大趋势下也不断推进教育改革,而基础教育作檎个教育时期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一步,自然备受关注。我国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要革新教育观念,提倡以人为本,发展全人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语文学科作为我国的母语教学,是其他一切学科教学的基础,小学时期又是整个基础教育时期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便成了重中之重。小学语文的学习阶段不管是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还是对今后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进行孜孜不倦地探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小学语文阶段是通过对一篇篇精选阅读文本的分析解剖来让学生进行字音字形、语法句型、表达方式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事实证明,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要依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来实现。为此,我们必须对小学阅读教学进行正确定位与认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说明阅读不仅对当前的语文学习,更是对今后的成长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阅读教学现状及学生阅读情况,笔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提高进行以下几点思考。

一、教师要端正态度,增加阅读量,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修养

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加快,社会风气日益浮躁。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准备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任务。许多老师反映工作压力大,无心钻研书本。更有不少老师认为,以自身的能力与知识量来应付小学生绰绰有余,没必要再去学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端正自己的阅读态度,为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饱览诗书,以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扩大阅读量,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修养,同时应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与学生一起阅读,互相交流分享,形成浓厚的书香气。

二、认真钻研读本,围绕学生完善阅读教学体系

教师首先要独立、认真钻研读本,能够把握重点,活跃思维,形成自己的阅读理解。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真正爱上阅读。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时刻以基础教育三维目标为指导,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选择学生真正热爱的阅读内容。最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互相积极分享交流,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使其更好地适应学生,满足学生需要。

三、课内外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选择适宜的阅读文本,扩大学生阅读量

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中的指导作用,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阅读需求,筛选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阅读文本,如贴近学生生活,便于理解把握文本内涵的读本,推荐给学生。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分享,但教师要注意加以指引。除了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进行阅读外,更要利用课外时间来丰富阅读。课外阅读学生不仅可以拓宽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充实写作素材,有益于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这样,语文才可以不受课堂的约束,实现语文教学体系的开放,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完美融合。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来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阅读氛围。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从细致之处抓起,教会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多加训练,掌握朗读技巧。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如范读、领读、分角色朗读等。其次,在朗读的基础上,要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善于发现问题,并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分享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并恰当地点拨与引导,最后能够升华主题,使学生在情感层面有所收获,完成学习目标。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主要任务。初次阅读时,首先解决生字、字音等初级问题,学生要善于使用工具书,自己动手主动解决这类问题。多次阅读过程中,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边阅读边思考,对重点语句或者不理解的部分进行标记,后期通过查资料、与同学讨论或老师的分析来解决。整个阅读过程中,要尊重原文本意,当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下也要坚持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点滴积累终成习惯。

(三)听说读写紧密结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叙述方式、表达方法等技巧都可以应用到日常写作中。因此,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笔,如文章续写、结局改写、主题写作等,只有勤于动手,切实落到文字上,才能真正拓展了思维,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实现个人的进步。

总之,阅读对个人当前的基础学习以及今后的气质养成、前进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要重视起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发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勤于练手,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爱上语文,实现新课标中要求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位,不断反思教学,创新教学,为实现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上一篇:简析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基于51单片机的倒车雷达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