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学设想

时间:2022-09-25 07:42:33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学设想

【摘要】为消除学生首次接触显微镜的陌生障碍,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于学生对照图片比较容易感知显微镜的各部,所以显微镜的结构则采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先学的活动去认识。

【关键词】初中;生物;显微镜;教学

一、教材分析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被安排在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学》教材第2单元第3章第1节的最前面,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显微镜是我们了解生物学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能是学好细胞的重要基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教材中是以活动“练习使用显微镜”呈现的,它包括“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以及“练习使用显微镜”两部分内容,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比使用操作显微镜容易得多,且使用显微镜能加深对显微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所以“练习使用显微镜”既是本节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节重点是让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这样的艰深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为下一节细胞的观察和今后的生物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教材第一单元是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生物,而第二单元首先是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细胞。这个阶段学生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而细胞结构微小、功能比较抽象,教师多给学生提供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机会,不仅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逐步熟练掌握使用显微镜的使用技能,也能增加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可见,先练习使用显微镜可更好地过渡到细胞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我校地处仁怀市城区,配置有专门的生物实验室、实验桌椅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为学生的显微镜操作提供了物质保证。学生主要来自于城区小学,他们对显微镜的知识知之甚少,几乎没有操作显微镜的经历,只有极少数学生接触过显微镜,或在医院、或在电视上看到过显微镜,即使有过显微镜操作经历的学生,对其部件名称不熟悉,也不了解各部件的作用,更无法规范操作。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初次接触显微镜,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于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兴趣,急于操作。我们要充分创造条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去操作、观察和思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初步学会显微镜的方法和技能,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具体内容: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

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的要求,与实验稿相比有所降低,将“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改为“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具体内容细化描述

(1)对“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的细化描述:①能说出普通光学显微镜14个结构的名称。②能说出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压片夹、遮光器、反光镜、目镜、物镜的作用。③能说出目镜与物镜、遮光器与反光镜、粗准焦螺旋与细准焦螺旋的关系。

(2)对“使用显微镜”的细化描述:①按步骤正确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②能根据所观察的标本及环境光线的情况,调节显微镜光线的亮度。③用正确的方法移动玻片。④能在低倍物镜下清晰地看到观察的目标。

3.学习目标

(1)能说出普通光学显微镜14个结构的名称;能说出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压片夹、遮光器、反光镜、目镜、物镜的作用;能说出目镜与物镜、遮光器与反光镜、粗准焦螺旋与细准焦螺旋的关系。

(2)能按步骤初步学会正确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在低倍物镜下清晰地看到观察的目标;能根据所观察的标本及环境光线的情况,调节显微镜光线的亮度;能用正确的方法移动玻片。

(3)能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能通过小组探究合作逐步养成与人合作的能力;能通过交流讨论逐步养成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逐步养成爱护显微镜,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使用显微镜。

五、教学设计思路

作为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其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显微镜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依据生物学课程标准,认真贯彻“自主、探究、合作”的课程理念,本节设计按照杜威“从做中学”理论、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和“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让学生从过去单纯的“从听中学”中走出来参与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去,轻松愉悦地学习。

为消除学生首次接触显微镜的陌生障碍,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于学生对照图片比较容易感知显微镜的各部,所以显微镜的结构则采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先学的活动去认识。在此基础上猜测推断各自结构所具有的作用,再对照图的结构和作用比对和校正自己的猜测推断的结果,思考推断正确与否的原因,则能达成正确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的目标。对于不太容易理解的教学难点,给以适当的演示讲解,让学生先跟着操作,然后每大组在“小先生”的帮助下和二人互帮互助下尝试练习使用,再由教师分层抽取学生实际操作,师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在达到教学反馈的同时进行教学检测。通过这样的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合作互助,抽测反馈校正三个层层深入的学习活动,既反复多次地操作,又突破了难点。

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和“先学后教”的原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进行“自主先学+小组学习+探究活动”,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手脑并用与合作探究,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设计引入概念教学,促使学生以一种简单的显微镜构造为蓝本,勾勒出其他显微镜的概貌,大大简化教学过程。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不需要深入学习显微镜的原理;对于初中学生也不需要深入透彻地了解显微镜的细部构造,但将各部分视为“黑箱”、模块化地设计,由具体事实中提取概念、再由概念为指导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则可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概貌。

六、教学准备

1.前期调查:设计《学生显微镜认知和使用调查提纲》(见附件1),提前两节课分发给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学生原有对显微镜的认知和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拔“小先生”8人帮助老师进行实验分组辅导。

2.组织准备:在调查学生对显微镜的认知和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有一名对显微镜的使用有一定基础的同学担任“小先生”,对同学进行显微镜的使用操作培训。

3.思想准备:本次实验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第一节室内实验课,课前要对学生作好思想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验室规则,强调实验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验过程中遵守实验室规则,遵守组织纪律,听从老师指导。

4.学习准备:设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自主先学前置作业》(见附件2),让学生通过“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先学并自主完成作业,有利于实验课的开展。

5.材料准备:收集印有小字的透明塑料包装纸和不透明纸,分别剪成小块贴在载玻片上,准备显微镜的录像和图片的演示文稿,并逐一检查显微镜,确保无故障,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吴水胜.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园:教育科研,2012(3).

上一篇:求通去塞言说无疆 下一篇:福建:取消周末补课学生作业偏多问责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