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碧兰麻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5 07:22:36

解析碧兰麻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碧兰麻早口腔临床应用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牙病患者8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例数相同,均为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多拉因注射进行麻醉;观察组通过黏膜下浸润,采取碧兰麻进行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没有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碧兰麻;口腔;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8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288-01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手术治疗中的麻醉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在口腔临床治疗中,无痛麻醉受到越来越多医患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口腔专用局麻药,碧兰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由于其使用安全有效,毒性低,并且起效快,具有较强的组织侵润性,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将患者的疼痛感减轻,使治疗能够顺利进行[1]。本文在口腔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牙病患者碧兰麻进行麻醉,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牙病患者80例进行临床观察,总共有120颗患牙。其中,男性患者40例,患牙60颗;女性患者40例,患牙60颗。患者的年龄在10岁与6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1±3.4)岁。选取的所有患者全身状况正常,没有一例患者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并且患者能够清楚判断痛觉,无药物过敏史。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例数均为40,并且每组患牙颗数为6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将两组患者用于临床研究对比。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利多卡进行口腔临床治疗局部麻醉,在患者的的患牙唇颊侧进行阻滞麻醉或者局部麻醉,采取注射的方法进行局部麻醉,注射的剂量为两毫升至丝毫生;注射后,过3分钟至5分钟,待发挥作用后开始进行操作。

观察组患者采取碧兰麻进行口腔临床治疗局部麻醉,碧兰麻的成分为-1/100000 的肾上腺素+浓度为4%的盐酸阿替卡因,使用碧兰麻专用注射器进行麻醉;首先,在患者的口腔临床治疗黏膜进针处,对患者采取表面麻醉,选用药物为地卡因,浓度为1%;之后通过常规黏膜下浸润的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的患牙碧兰麻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每个牙位,碧兰麻的使用剂量至少要有0.5毫升,最多不超过1.5毫升。如果患者的患牙为前牙,那么只给予患者唇颊侧侵润;如果患者的患牙为后牙,那么,患者的后牙以及患者的舌侧均要进行侵润麻醉。

上一篇:如何从细节中求得课堂生成 下一篇:浅议英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