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人与敬畏之间徘徊

时间:2022-09-25 05:16:09

21世纪以来,西方当代艺术家在国际画坛上以作品的个展、获奖及高价位,为确定是否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准。英国当代画家彼德多依格就是具备以上特质的佼佼者。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名为《白色独木舟》的油画,在2007年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130万美元成交,使他成为英国绘画作品价位最高昂的活着的艺术家之一,引起艺术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彼德・多依格善于捕捉瞬间的宁静,在他的画作中,能进入一种人们立刻被吸引住的好几种感觉的空间,因为画面运行着我们记忆的构造,氛围、色彩,表现着我们熟悉的一个建筑的细节和一个风景的细节的意外碰撞,它们依旧能淡化在画面中,表现当今时代已经兴起的自主的探析,表现出叙事性和抽象化,让人回想起艺术史和现实中的熟悉元素。

多依格的绘画语言并没有显露出多少过人的才情,相反,它们时常是笨拙、生硬的。他的天赋在于发现荒谬与和谐、陌生与熟悉、混乱与秩序,并将其揉合为一。画面的模糊,丝毫无损其层次的丰富性。多依格在绘画技法上采用多种材料,惯于直接在画布上挤出颜料,用画刀刮涂,或大笔牵掣,点描、喷溅的粗犷敷色法。他的画总是绘绘停停,有些画还在墙上挂了好些时日,等待续画、重画或者被抛弃。由于这一习惯,往往让一件创作持续很久,最长可达两年。他在工作室里把大量时间花在观看,意识到空白、踌躇、无为和等待的重要性。他的绘画在迷人与敬畏之间徘徊,最擅长营造幽闭的气氛,让孤绝深入人心,尽可能放大视觉的有效性。他利用艺术史的漫游能力,促使作品跳脱出题材或方法的限制,更像无数段落的集合,诉诸于离散而孤单的个体。与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多依格在创作过程中,也经常面对难以克服的技巧困境和自我信念的挑战,他承认我持续与自己心中的疑虑打交道。难产的作业进度,导致他平均一年只完成六至八幅作品。他说,自然在画中是再创造、记忆和幻想,而不是模仿。

多依格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回忆和幻梦般的画境,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他两岁时就跟随家人从爱丁堡搬到特立尼达,随后又迁往蒙特利尔。因父亲的工作调动,全家不断在城市之间迁移,他在无数学校念过书,不停适应新地方与新朋友。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伦敦求学,他先后就读于温布尔登艺术学院、圣马汀中央艺术学院和切尔西艺术学院。他亲历了伦敦年轻艺术家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绘画上的新探索。那时,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展出的“绘画新精神”首次将意大利超前卫、德国的新表现主义带到伦敦,给与多依格诸多启发,他开始探索极端个人化的具象风格,这与当时观念之风盛行的伦敦艺坛有所叛逆,然而多依格的画已呈现出超越性的沉默独立。1990年他荣获自教堂艺术家奖大奖,1993年作品《吸墨纸》获得“约翰・摩尔奖”,1994年荣获“泰纳奖”提名,开始享有国际声誉。近几年来,他的个人作品展和作品拍卖连续不断。

如今,多依格已与吕克・图伊曼斯・和劳赫当代艺术家并驾齐驱。2008年英国泰德美术馆、法国巴黎现代美术馆和法兰克福希尔恩博物馆分别为他举办名为《彼得・多依格》的个人回顾展,评论家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从而使他成为2008年第15届沃夫冈罕奖得主,评委伊娃娜・布雷兹维克的评语“多依格的绘画现实主义,将绘画带入一个从未探寻过的领域”是对他创新精神的充分肯定。

上一篇:针线含文蕴 衣帽出戏情 下一篇:天津国拍2006春拍精品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