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枣树桃小食心虫地面与树冠防治技术研究

时间:2022-09-25 04:16:40

临泽县枣树桃小食心虫地面与树冠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 通过利用不同化学药剂,在枣园内开展桃小食心虫地面防治试验,探索研究临泽县枣树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地面和树冠各类防治技术,提出适合全县枣树桃小食心虫防治最佳施药方法、时间和药剂,即利用新型农药48%毒死蜱每年6月10日、7月10日采取400倍液,开展2次树下地面施药,同时在6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中旬利用4.5%高效氯氰菊酯1 000~1 500倍液树冠常规喷雾防治2~3次(第2次地面施药和前2次化学树冠喷雾防治尤为重要),可确保临泽县小枣防治率达到99%以上,为减少树上用药、生产无公害果品奠定基础。

关键词 枣树;桃小食心虫;地面;树冠;防治技术 ;甘肃临泽

中图分类号 S43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147-02

桃小食心虫又名桃蛀果蛾,属鳞翅目蛀果蛾科[1],是北方果区最普遍、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可为害苹果、杏、枣、山楂等多种果树果实。近几年,该虫在临泽县枣产区的发生趋势逐年加重,据2009年9月中旬大田调查,虫园率已达100%,平均蛀果率为36.5%。防治较好的枣园蛀果率为14.5%;2013年同期大田调查,虫园率100%,平均蛀果率为44.2%,发生严重的果园平均蛀果率82%。由于人们多年来一直形成树上喷药防治的习惯,利用各类有机磷药剂进行地面防治处理,这一有效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2-3]。为了能及早将危害临泽县红枣枣果的桃小食心虫控制在5%以下,提升临泽小枣品质,探索临泽县枣树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地面防治技术,2014年利用桃小食心虫以老熟幼虫在枣树下土壤内结冬茧越冬,且越冬期长达8~10个月之久这一习性,开展了枣园不同化学药剂地面施药防治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临泽县新华镇长庄村1社、大寨村3社、沙河镇兰堡村3社、新民村4社、倪家营乡倪家营村3社、鸭暖乡昭武村5社6个村12片枣园内进行,该12片试验区均为2013年桃小食心虫危害虫蛀率均在20%左右的粮枣间作区或枣园。供试药剂为A药剂:48%毒死蜱乳油(chlorpyrifos,济南海启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B药剂:40%甲基异柳磷乳油(isofenphos-methyl,青岛双收农药化工有限公司)、C药剂:50%对硫磷乳油(parathion,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D药剂:40%辛硫磷乳油(parathion,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E药剂:55%甲拌磷乳油(parathion,安徽康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2 试验设计

其中8片试验区枣园面积均为0.10~0.17 hm2,用于A、B、C、D 4种药剂试验,每种药剂2片试验区;2片试验区主要栽植模式为粮枣间作,面积均为1.47 hm2,选择用E药剂试验,灌水时对入水中(即药水全园灌溉,7 500 mL/hm2);最后2片试验区为对照区(CK)不进行地面防治,1片为粮枣间作栽植模式,1片为枣园,2片面积均为0.13 hm2。

1.3 施药方法

A药剂采取0.25%(即每瓶500 mL药液对水200 kg),开展2次树下地面施药试验(即在越冬代幼虫出土始期6月10日进行1次,出土盛期6月20日进行1次,方法同B、C、D药剂试验,7月22日用4.5%高效氯氰菊酯1 000~1 500倍液树冠常规喷雾防治1次);B、C、D 3种药剂,均采取0.67%倍液(即每瓶500 mL药液对水75 kg)用喷雾器在枣树树冠下投影的地表喷洒,每株2.5 kg,同时耙松(或浅锄)地表土,均在越冬代幼虫出土始期的6月10日进行[4];E药剂采取枣园灌水时将药剂对入水中(即对药7 500 mL/hm2,全园药水灌溉)试验;对照区(CK)不进行地面防治,用4.5%高效氯氰菊酯分别在6月28日、7月22日、8月12日开展3次树冠常规喷雾防治[5-6]。

2 结果与分析

9月中旬枣果成熟期剖果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采取A药剂试验,2片试验区分别地面施药2次和1次,结合树冠喷药1次和3次防治,防治效果分别为98.4%、98.6%;采取B药剂试验,2片试验区均进行地面施药2次,结合树冠喷药3次防治,防治效果分别为95.2%、92.4%;采取C药剂试验,2片试验区均进行地面施药2次,结合树冠喷药3次防治,防治效果分别为99.8%、99.1%;采取D药剂试验,2片试验区均进行地面施药2次,结合树冠喷药3次防治,防治效果分别为94.6%、95.4%;采取E药剂试验,进行1次全园药水灌溉施药,结合树冠喷药3次防治,防治效果分别为96.6%、95.2%;CK防治试验,只进行树冠喷药3次防治,防治效果分别为93.8%、92.2%;比2013年只采取树冠喷药1~2次平均防治效果80.02%均高出12.18~19.78个百分点。通过对比,防治效果和方法最好的防治药剂为C药剂和A药剂。由于C药剂50%对硫磷乳油属高毒类有机磷农药,在碱性土壤中易变质,不提倡经常使用,而A类药剂48%毒死蜱(乐斯本)与常规农药相比毒性低,对天敌安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首选药剂,它混用相容性好,具有杀虫谱广,易于土壤中的有机质结合,对地下害虫特效,持效期长等特点。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观测,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的出土期长达50 d左右,而常用对硫磷、辛硫磷及甲基异柳磷等农药进行地面处理,其有效控制期仅30 d左右,一次施药不能有效控制幼虫的出土危害。因此,通过试验表明,利用新型农药48%毒死蜱每年6月10日、7月10日采取400倍液,开展2次树下地面施药,同时在6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中旬利用4.5%高效氯氰菊酯1 000~1 500倍液树冠常规喷雾防治2~3次(第2次地面施药和前2次化学树冠喷雾防治尤为重要),可确保临泽县小枣防治率达到99%以上。

开展地面施药防治,一定要做到园内所有枣树树冠下投影的地表全面喷洒,同时耙松(或浅锄)地表土;树冠喷药防治也应做到全面、均匀,确保防效。

4 参考文献

[1] 王金友.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22-24.

[2] 王建,梁顺斌,刘天忠,等.临泽小枣桃小食心虫化学药剂田间防效试验初探[J].林业实用技术,2014(5):45-46.

[3] 李定旭,雷喜红,李政,等.不同寄主植物对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2(5):554-560.

[4] 王鹏,于毅,张思聪,等.桃小食心虫的研究现状[J].山东农业科学,2010(12):58-63.

[5] 李占文,骆有庆,苓建强,等.宁夏灵武枣区枣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气候相关性[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395-399.

[6] 张怀江,闫文涛,孙丽娜,等.不同苹果品种对桃小食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4(5):519-523.

上一篇:临夏县皮胎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在草甘膦中添加洗衣粉防除紫茎泽兰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