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放支架后谨防抑郁症

时间:2022-09-25 03:55:41

心脏植入支架后患了抑郁症,吓得不敢见医生,49岁的徐先生看病要让妻子代表自己去。这是著名心内科专家胡大一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义诊时碰到的典型病例。“像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加强术后管理刻不容缓。”胡大一说。

半年前,徐先生被诊断患上心脏病,做了支架植入手术,每月复诊一次。复诊时,每当徐先生关切地打听自己的预后情况时,医生的判断都让他感到心惊肉跳。渐渐地,他患上了抑郁症,不敢再去复诊,甚至不敢再见任何医生。近日,听说胡大一在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义诊,徐先生让妻子替自己去就诊。

徐先生的妻子见到胡大一就哭了起来,表示一家人都因为徐先生的病情和焦虑状态煎熬不已。胡大一在了解徐先生的病情后,认为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左前壁心肌梗死,做好康复还能恢复正常生活。在妻子的再三劝说下,徐先生驾车来找胡大一。可车走到半路,他还是因为过度惊恐中途而返。胡大一再三给徐先生打电话,反复解释,直到夜里10时,徐先生才鼓足勇气到胡大一居住的宾馆就诊,并在胡大一有理有据的劝说下放下了心里的包袱。

“我义诊一上午诊断了15位心血管病患者,其中有6位都放了支架,但每个人都活得很绝望,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未来是怎样的。”胡大一说,这种现象在此类患者中很普遍。胡大一建议,在此类患者出院时,医生应开出药物处方、营养处方、运动处方、心理处方等处方,让患者知道出院后该怎么康复;医生一定要定期随访,多一些“话聊”,关注患者术后身心康复情况。患者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熟悉自身疾病,多掌握医学知识,信任医生并主动寻求帮助。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加拿大研究者发现,与很快就能做出决定的人相比,爱拖延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心脏病。这是因为当他们最终要做出判断时,心脏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这就会让他们心力交瘁。这项研究首次表明拖延是引发心脏病的风险因素,这一结论有望改变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选取了980名参与者,要求他们各自填写一份匿名的在线调查问卷,然后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病,另一组参与者没有患这些疾病。问卷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组参与者更有可能同意“我经常说我明天就会做这件事”的陈述句。此外,第一组参与者也承认,他们更有可能对自己说:“在完成一些有最后期限的任务时,我常会浪费时间来做其他事情。”从总体上来看,拖延行为与适应不良的应对行为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相关性,而后者会导致对心脏施加压力。

研究者认为,自我批判和回避式的应对方式会加重人们所承担的压力水平。这种人格特质有助于医务工作者辨别存在这种想法的患者患上心脏病的风险。此外,患有心脏病也会导致患者的拖延行为,因为他们在疾病管理的健康行为方面存在着困难。

上一篇:体检不能忽视“小部件” 下一篇:糖友要注意牙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