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管理论文

时间:2022-09-25 01:12:47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管理论文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特大型基础设施,对解决北方缺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资源配置作用,管理体制是关键。南水北调工程管理体制的设置应根据中、东线的各自特点而定。本文拟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管理体制,谈谈个人的一点想法:

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管理的基本现状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了沿线的现有湖泊水库、河道及泵站。利用的湖泊水库主要有黄河以南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黄河以北的恩县洼、千顷洼、大浪淀水库、北大港水库。河道主要有黄河以南的里运河、中运河、韩庄运河、不牢河及梁济运河以及与京杭运河平行的三阳河、淮河入江水道、徐洪河、房亭河等,黄河以北的小运河、清凉江、清江渠、江江渠、惠江渠、玉泉庄渠、南运河、马厂减河等河道。泵站主要有江都、淮安、淮阴、石港、蒋坝、泗阳、皂河、刘山、解台、沙集、刘集、单集、大庙及沿湖等。

上述工程除具有供水功能外,还兼顾防洪、除涝和航运等功能。其管理现状是:湖泊水库除骆马湖、南四湖由淮委管理,东平湖由黄委管理外,其余湖泊水库由各省(市)水利厅(局)管理。河道黄河以南除中运河(宿迁以北)、韩庄运河由淮委管理外,其余河道由各省水利厅管理;黄河以北除南运河部分河段由海委管理外,其余河道由各省(市)水利厅(局)管理。泵站均由江苏地方管理。

可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产权关系、工程及管理现状均十分复杂。

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源特点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跨越淮河、黄河、海河三大流域,拥有长江、淮河二大水源。输水沿线黄河以南利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及东平湖,兴利库容达49亿m3;黄河以北利用的恩县洼、千顷洼、大浪淀、北大港等平原水库,兴利库容达10亿m3。

从受水区各水系降水及径流来看,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据1956-1997年资料分析,淮河流域与海河流域丰枯遭遇的机率不大,系列中未出现连续枯水年遭遇的情况。如淮河流域连续枯水的年份为1976-1978年;海河流域连续枯水的年份则为1979-1983年。东线受水区黄河南北水文丰枯的互补性,为东线工程各种水源联合运用、灵活调度创造了条件。调水时,可根据各种水源的来水情况,淮河水多时,多利用淮水;淮河水少时,多抽江水;甚至在沿线湖泊水库来水量大的情况下,就近从湖泊水库调水。

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管理体制的建议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管理体制总体思路是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公司市场运作、用户参与管理的新体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管理体制的设置既要体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又要强调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模式;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上述特点。为此,建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管理体制模式为:

首先,成立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或协调委员会;该机构由国务院责成有关单位组建,有关部委、省市领导参加。主要负责协调解决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省(市)或行业之间的矛盾,指导制定有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

其次,成立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或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该办公室由水利部组建,是领导小组或协调委员会的常务办事机构。

第三,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特点,由沿线各省(市)会同所在流域机构分别成立供水公司。各供水公司之间形成合同关系。各供水公司的中央投资分别由所在流域机构代表中央参股。

上述体制的优点:

1.通过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或协调委员会和办公室的成立,以及国家物价主管部门对跨流域调水价格的控制,可以使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各省(市)分别成立供水公司,南水北调东线原有工程产权关系不变,可使南水北调东线原有工程的产权归属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各省(市)分别成立供水公司,使得新体制与南水北调东线原有工程的管理体制得到较好的衔接。同时,也更有利于工程综合功能的发挥,即在发挥工程调水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工程防洪、除涝及航运功能,提高工程利用率。

4.流域机构在各供水公司参股,通过投资以公司产权的形式将流域机构与受水地区各省、市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便于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也便于流域内各省、市的协调。

5.各省(市)分别成立供水公司,可使各省(市)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使供水调度更加灵活。当某省(市)需要调水时,可向相邻省要水;相邻省水量不足时,再从上游省调入。这样不仅可以使调入的水源得以明确,而且也有利于降低水价。

6.各省(市)分别成立供水公司,沿线各省(市)同时调水的概率极小,且沿线水源较多,每次调水不一定都要从长江取水,因此抽江及沿线工程规模也不一定是相应受水区需水量的总和。

上一篇:学生会副部的竞职演讲稿 下一篇:办公室部长竞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