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

时间:2022-09-25 12:57:03

论如何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

摘 要:文章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涉及工程财政投资评审的审核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清单;计价模式;财政投资;评审审核

引言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003年2月17日,建设部以第119号公告批准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3作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推行。在这一计价模式中,把有利于企业降低工程造价的施工措施项目从实体项目中分离了出来,把定价权交给了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经评审合理低价者中标。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竞争高度自由,而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模式恰恰就合乎当前的这种经济形势。使用这种模式有助于相关机构的职能变换,对于发展当前的经济体系来讲有着非常明显的益处。由过去行政直接干预转变为对工程造价依法监管,有效地强化政府对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目标就是由市场形成造价,即通过市场竞争确定建筑产品的价格,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概念为工程量清单包括建设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项目和税金项目的名称和相应数量等的明细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招标人自行或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和措施性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需要编制和使用招标控制价。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的计价方式。

《计价规(GB50500-2008)》中第1.0.3条文明确规定:“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为主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也就是说只要资金来源符合上述情况的工程如财政投资项目,其工程量清单、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编制、合同价款的确定与调整、工程(结)决算都必须按照新的计价要求进行,所以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如何做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也成为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1 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必要性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运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建设项目的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进行评估和审核,实施财政投资的监督、管理和控制,为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基础。计划经济时期采用传统的定额计价评审方式有一些优点,比如能够减少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不过其引发的问题也不少。最为常见的有定额无法将全部项目的成本体现出来。同时因为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导致不能以最为合理的价格获取项目。但随着建设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投资多元化、多渠道的出现,客观上要求项目业主能够根据自身状况和市场供求来决定建筑产品价格,定额计价已不能适应建设市场的变化,因此,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国家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的原则,对现行工程计价方法和工程预算定额进行改革,实行量价分离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势在必行。面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要转变观念,采取切实步骤,实现由初始阶段向纵深发展的转换。

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财政投资评审重点

2.1 工程项目预算审核

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是由各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等五部分费用组成的。其中各分部分项工程费是由各子目工程量与相应的综合单价相乘得出。财政审核人员必须根据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计算和审核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的审核应当先审核分部分项工程,再审核单位工程,然后审核单项工程,工程总量表一般放在最后来审查。在使用了清单报价模式之后,对项目造价影响最大的要素就成了清单的总量以及报价。

在实际的工作中,第一要做的是先核查递交的清单,查看其内容是否全面,有没有将那些需要单独报价的项目单独设立,总量表中是否明确列出了各种和项目有关联的内容,比如最常见的基坑支护以及项目保险等都要详细的论述。第二,核查清单的计算是不是精准的。此项工作的关键点是排查有没有遗漏或是多次计算总量的情况,同时还要分析计算的范围是不是和规定的保持一致。假如在审查的时候发现了问题,要尽快告知相关方处理。第三,审核工程项目所消耗的各种材料、人工、机械等费用是不是和现行的价格一致,同时还要审查人工以及设备等的使用量是不是得当,有没有分析耗损情况等。在开展实际工作的时候,一般都会涉及到很多品种、规格的材料,材料价格是否合理决定着清单单价是否合理,因此在审核工程项目清单单价时选择材料单价非常重要。常用材料市场价格以当地造价管理部分公布的价格为准,一些不常用得材料应进行市场调查采价。

2.2 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工程清单结算审核的主要依据是:项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或者协议、清单报价、变更单、现在签证和竣工图纸、验收资料、竣工报告及施工记录等等;在这种模式中,项目结算评审工作的关键点就变成了核查项目总量和清单的总量是不是一致的。假如实际工作量和合约规定的工作量出现了偏差,也即是说在合约规定之内没有完成的或是增多的工作,在评审的时候就要按照合约规定的单价乘上实际工作中增加或是减少的工程量,然后参照得到的数值进行后续的结算工作。除了上面讲述的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即出现了超出合约规定的工作量,此时就要按照具体的存在量进行处理。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况。第一,假如项目的内容和合约规定的相似的话就应该使用合约价。第二,假如实际发生的工作量和合约的规定存在较大的差异,此时就要由相关方进行协商明确价格,进而开展后续的结算工作。工程竣工清单结算审核是财政投资控制的最后一关,要客观反映工程总投资,必须从严把关以免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是一项细致具体的工作,计算时要认真、细致、不少算、不漏算。同时,要尊重实际,坚持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要服从道理,不固执己见,时刻谨记职业道德。在上述的前提下确保工作的精准性,做好工程结算去虚存实,使每一个工程造价审核项目都成为审核精品能经受起历史的检验。

通过分析我们得知,当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我们国家获取了非常显著的发展,不过因为它出现的时间较晚,在工作中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处理。总之只要相关的工作者在工作中时刻秉承着公正原则,谨记职业道德,就一定能够将该项评审工作开展到位。

上一篇:电网集体企业人力资源综合配套改革思考 下一篇:浅析合理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