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纵坡工况下架设40米T梁施工工艺研究

时间:2022-09-25 12:00:02

大纵坡工况下架设40米T梁施工工艺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大纵坡工况下 40 米 T 梁在移梁和运输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且对大纵坡工况下40米T梁的起吊做了详细叙述,同时还对于架设过程中的支座的安放和梁片的就位予以介绍。

关键词:大纵坡工况 架设 40 米 T 梁 施工工艺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large longitudinal slop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40 meters of T beam in beam moving and transportation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and on large longitudinal slop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40 meters of T girder hoisting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also for the erection process of bearing beam placed and emplacement to introduce.

Key words: large longitudinal slope condition, erection, 40 meters, T be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Q6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大纵坡工况下 40 米 T 梁架梁施工工艺

1.1移梁及运输

移梁采用运梁小车或运梁拖车,由于预制场梁体全部存放在存梁台座上,T梁通过大型龙门吊起吊移至运梁小车或运梁拖车上,并随时进行临时支撑,防止大梁测翻。在大梁起落和移动过程中,在梁底设置胶垫,防止出现硬碰硬,损伤T 梁梁底边角。运输前的预制 T 梁必须经过检验,运送时,两平车间距应满足支撑点的距离要求,支点处设活动转盘,底部垫橡胶垫,以免挫伤和损伤大梁。两端支撑点处设置支搁方木,设专人指挥,运梁慢速平稳进行,确保构件安全。当移至运梁小车上运行时要设专人负责观测小车运行情况,轨道是否顺直稳固,行走有无咬道现象。当采用运梁拖车进行运梁时要派专职司机驾驶,设专人负责观测拖车运行情况,检查运梁通道是否顺直平整。

1.2大纵坡工况下 40 米 T 梁起吊

在正试吊装之前,对架桥机进行试吊试运行。依次进行下列各项试吊和检查工作。

(1)全面检查各种梢子安全保险锁,焊缝接头,螺栓是否紧固和完好;检查各种绳索,如起重索、牵引索等是否完好,纵横主梁是否稳定、牢固,卷扬机具运行状态是否良好,刹车和制动措施是否有效,吊机是否安全可靠,指挥通讯是否畅通。

(2)所有的吊运设备不允许超负荷运行。

(3)满足喂梁空间高度后,尽量降低架桥机前后支腿的高度,即尽可能的降低架桥机的工作重心高度。

(4)在正式吊梁前,用水平仪检查架桥机导梁是否水平,必须微调架桥机前后支腿高度确保桥机导梁为水平工作状态。

(5)架桥机前后吊梁天车起吊大梁时,要及时检查和调整各吊梁钢丝绳的长度,确保被吊运大梁前后两端为水平状态。否则不得发出行走指令。

1.3大纵坡工况下 40 米 T 梁架设

架桥机拼装完成后,同时铺设一组运梁轨道。架桥机经过检验和试运行,同时报监理工程师同意使用后,将架桥机前移行走至架设位置,用运梁小车或运梁拖车将梁拖运到位,架桥机吊梁天车对准构件下绳起吊 T 梁,运梁车退出,横移梁片,对准支座中心,下放安装 T 梁,以此类推,完成 T 梁的架设。

施工步骤:

(1)架桥机空车纵移,此时架桥机前支脚悬空前进至待架孔前方墩位置处。考虑为下坡架梁,通过调高前支脚以保证架桥机在水平状态下进行工作,减少坡度对架桥机的不利影响。铺设横向轨道,此时,架桥机前支脚稳定支撑在横向行走轨道上。

(2)在中支点处顶起架桥机,将中支腿下走行轮转动 90 度方向,在中支脚下铺设横移轨道。在后支腿处设置临时道木支撑。架桥机上前后吊梁小车全部后移至架桥机尾部。待吊梁沿纵向运梁轨道运至架桥机下,准备喂梁。

(3)架桥机上前吊梁小车吊起梁的前端,此时 T 梁前端吊在架桥机的前吊梁小车上,后端支撑在纵向运梁平车轨道上,继续前移。当待架 T 梁后端达到后吊梁小车位置时后吊梁小车起吊梁的后端,两台吊梁小车前后移动,将 T 梁放在架桥机前的横梁上。检查吊车支点是否牢固。刹车系统是否安全。

(4)整体横移架桥机及 T 梁到待架梁位置时适当起顶前支脚,垫好前支脚,检查各支脚是否牢固。

(5)在架桥机上纵移 T 梁到位后,纵横向微调,调整和检查支座位置是否准确,落梁就位。此时前、中、后支脚必须全部支撑牢固。对于吊装两侧外边梁时,由于架桥机不能一次吊梁就位,需临时落梁一次,转换吊点,在此过程中必须设置好临时斜撑,防止大梁侧翻。另在吊装所有边梁时,由于两侧翼板宽度不一样,产生偏心,在落梁过程中,必须检查支座位置和设置好斜撑,及时与中梁进行焊接连接。

(6)架桥机横移回到运梁道,准备接梁,一孔梁整个架完后,架桥机回到纵向行车道,顶起架桥机,转动中支腿行走轮到纵向行走方向,纵移架桥机,准备下一孔吊装,以此循环。

2.安放支座

梁片到达就位支座上方后,应精细调整梁片和支座平面、立面上的位置,使之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后落梁就位。

(1)检查支座垫石顶面平整度,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满足要求;

(2)检查和核对要安放的支座的型号和性能以及方向,以免上下颠倒和方向搞错。如果需要根据外界温度进行调整,则应提前调试完毕,并正确安放。

(3)安放支座后,检查支座底钢板与垫石顶面是否为水平接触,用水平尺检查,同时要检查接触是否紧密,用细钢丝检查,如有空隙则需平铺一薄层干水泥找平,检查合格后,紧固地脚螺栓,精确定位。

(4)支座精确就位后,要在支座顶钢板用红漆标出十字中心线,以便于落梁就位时进行检查。

3.梁片就位

架梁作业,应先架设外边梁、次外边梁,内边梁和次内边梁,最后架设中梁。架设外边梁起顺序如下:将梁体吊至架设梁段上方,降低吊梁高度,使梁体起升高度为离开桥梁支座 50mm~100mm,整机横移梁体就位;使梁体对位于支座垫石上,支护好梁体,撤除吊梁钢丝绳,架设边梁作业顺序应严格按要求进行,并将横导梁台车与纵导梁锁定,不得擅自改变作业要求。

(1)落梁顺序应由外边梁外次边梁内边梁内次边梁中梁进行架没,运梁应根据架梁顺序进行;

(2)梁体横移轨道应水平,轨道间距离应符合设计尺寸,误差不得大于 15mm;

(3)横移档块应在满足架设情况下设置,不得有太多余量;

(4)当架设第一片时,应注意梁体稳定可靠,对防护支撑要求较高,防护措施应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5)喂梁结束后,架桥机 1#和 2#吊梁天车全部起吊 40 米 T 梁后,应及时调整前后天车吊梁的钢丝绳长度,保证梁的前后端为水平状态。否则,严禁天车带梁前进。

(6)大梁被运到指定位置后,降低梁的高度到接近盖梁顶垫石的高度为止,开始落梁就位。顺序为先落下坡一侧梁端到支座顶准确就位,再落上坡一侧梁端就位,即先低后高。如果较低一侧为活动支座,则最后就位,否则在就位时极易滑动。

(7)大梁落梁就位时,必须检查梁轴线和梁肋的垂直度。特别是内外边梁,由于为偏心构件,须对端隔板进行适当的支垫,以保证大梁的垂直度。

(8)再次检查梁底预埋钢板与支座的位置及接触部位是否为水平或是否为紧密接触,如不满足要求须进行支垫,如提前准备一些薄钢板等。

(9)所有的指标检查均合格后,对大梁进行横向支撑,确保横向稳定,特别是内外边梁的横向斜撑至关重要。随后及时对梁底钢板和支座顶钢板四周进行断续围焊,清除焊渣涂刷防锈材料。

(10)梁片精确就位后及时与已经架设好的其他梁片进行横向和纵向焊接连接,如横隔板、湿接缝横向连接钢筋,墩顶现浇连续段纵向连接钢筋等焊接连接。横隔板钢筋焊接连接顺序为:先焊梁端横隔板,后焊跨中横隔板,再焊 1/4 处横隔板,最后焊接 1/8 处横隔板。

(11)湿接缝、横隔板及墩顶现浇连续段(包括墩梁固结)等工序施工应及时随架梁进度推进,不能相距太远。

参考文献:

[1]王钧利.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杜忠志,周玉龙,姜长青.跨度 16m 四片式后张法双向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梁制架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科技,2001.

[3]Peter K.K.Lee,Duen Ho,Huang Won Hhung,Static and dynamic tests of concrete bridge[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Vol.113.

上一篇:多层大跨度通透式停车场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现代办公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