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未婚女性社会形象的重构

时间:2022-09-25 11:08:08

大龄未婚女性社会形象的重构

[摘 要]在形形的媒体报道、电视节目和网络论坛中,“剩女”被赋予阻碍社会发展的标签,当代大龄未婚女性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污名化。从重庆的对重庆500名28岁以上、未婚且无结婚对象的女青年进行调查的《剩女调查报告》看无论从职业、收入,还是心态来看,大部分剩女都不是被“挑”剩下的。笔者认为未婚不意味条件差没人要,单身不意味着不结婚,大龄未婚不意味着是“剩”女。大众所谓的“剩女”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公众对这个群体的过激反应,恰恰是一种倒退的表现。这群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和长相出众的女性应该是“胜女”而非“剩女”。

[关键词]剩女;大龄未婚女性;污名化;胜女;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47-02

近几年,电视相亲类节目及相亲网站层出不穷,将中国未婚大龄女性的婚恋难题呈显于公众之前,“剩女”也成为代指单身女性的具有贬义性的专有名词。2007年8月,“剩女”作为汉语新词汇被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最开始,该词语是用来形容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这种界定本身并不存在语言色彩,但随着该群体的不断扩大,社会大众倾向用“剩女”一词来讽刺大龄未婚女性。面对一大批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和出众长相的女性被剩下这个现实,最主流的舆论认为“她们太挑剔”,将嫁不出去的责任归结为女性自身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各类研究层出不穷,但是这些研究也都是基于“剩女”现象为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的前提下进行的,很少有对该观点的质疑。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大龄未婚女性自身的特点及出现原因,探索该群体出现的重要意义,并对其社会形象进行重构,以增加大众对该群体的全面认识。

一、群体特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分工的细化,我国女性在经济市场中占有的资源越来也多,社会地位也随之提升,加上她们更加现代化的婚姻观,女性晚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该类女性的数量不断增加,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剩女”,社会大众将该群体的基本特点总结为:高学历、高年龄、高收入,更有人称她们是威胁传统婚恋的“三高”群体。笔者结合该群体目前的发展状况,将其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受教育时间增加,错过社会普遍认定的适婚年龄

被社会成员称为“剩女”的女性,她们的年龄多在27岁以上。目前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女性法定结婚年龄为20岁以上,大多数农村女性的结婚年龄在20岁左右,但是在城市地区,女性大多在22-25岁之间结婚,这个年龄对于法定年龄来说有一定的差距,而大于27岁的则因为差距较大被贴上了嫁不出去的标签。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从古代到现代,我国女性的结婚年龄总体呈上升趋势。唐宋时期,男子多在15-16而娶,女子则在13-14而嫁,到清朝,女子婚嫁的年龄也在14岁。据统计,建国初期,1960~1979年的20年间,中国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基本呈上升趋势,到1979年时,平均年龄为23.1岁[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女性人口平均初婚年龄呈缓慢上升,从1991的22.12到2000年的23.14,有些地区达到24.58岁;[2]2000年以后,我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在24岁左右。因此,大龄未婚女性的出现不是该群体自身的原因,而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接受高等教育,文化层次较高,思想观念现代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女性受教育的机会相应的增加,在大龄未婚女性中,她们的学历普遍在本科以上。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思想观念更加开放,精神上更加独立,在面对重大事件时也能独当一面。她们突破了女性性别角色的社会期待,认为洗衣做饭、照顾子女不在是现代女性的必备技能,也不是她们生活的主旋律。较高的学历给她们带来的不仅是精神层面上的进步,在社会生活层面,由于她们主动参与到各类社会活动中,并且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使得她们的社会地位提高,社会成就感增强。

(三)职业稳定、收入较高、热爱工作

古代女性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需要较大体力的劳动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只能依附男性。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提高,大规模的机器化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女性在体力的弱势被机器补充,男性的优势地位随之降低。自此参与社会劳动的机会增多。现代社会,高学历,高素质使得现代女性在各类工作领域都承担了重要角色,以不同于男性的性别特质被社会需要。稳定高薪的工作使得女性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这从根本上削弱了传统女性度对男性的依赖,她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来源不需要男性提供。据调查,有83.56%的剩女拥有自己的房子,16.4%拥有多套住房,29.16%的剩女有自己的私家车。75.46%的剩女月收入在4000~7000元,2.78%的剩女月薪在7000~10000元,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仅占21.76%。1这种独立使得现代女性更加自信,也让她们更加热爱本职工作。

二、大龄未婚原因

在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剩女”该特殊群体的存在是在城市化发展、法定婚龄攀升、文化开放以及多元化婚恋观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社会原因结合大龄未婚女性自身看,她们未婚的原因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一)享受学习和工作,担心结婚影响前途

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福利的发展,使得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增加,本科、硕士、博士不在是男性的特权,很多大龄未婚女性就是读完本科读硕士,有些接着读博士,这样从学校毕业的时间晚,毕业时间晚就业时间晚,就业时间晚结婚年龄普遍就推迟。她们很享受接受教育的过程,更有些职场女强人很享受工作的过程,希望从职场上展现自己的魅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过程中,她们能以平等的身份地位与男性进行竞争,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这样获得社会成就于单纯的在家庭中相夫教子要来的更有说服力,获得的是社会层面的认可。

(二)现代婚姻的稳定性降低,对婚姻的依赖性降低

高水平的教育也让现代女性的思想观念更加现代化,她们摆脱了传统的婚姻观的影响。“干的好不如嫁的好”这种婚恋观体现的是女性需要依赖男性才能更好的存在的价值观,而现代女性对婚姻的依赖感及从属性降低很多。家庭和婚姻作为个人生活和社会运行的中介对个体的吸引力下降。过去,男女双方能够从婚姻关系中获得单身得不到的安全感和稳定感,人们希望在婚姻中追求“白头偕老”。现代社会,由于男女双方在经济程度、职业等方面的差距不大,男女平等和民主意识渗入家庭及社会生活,个体的需求不再单纯依靠婚姻来满足。另外,由于男女双方在没有经济基础、思想观念不够成熟的25岁就冲动结婚,如闪婚等,导致今年来社会的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不断增加的离异家庭让人们对婚姻有所怀疑。因此,这些理性的女性对待婚姻的态度也更加谨慎,不选择随意结婚。

(三)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和时间增多,忽略个人事务

现代女性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得她们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增多,男性在社会事务中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不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各种社会领域,女性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她们从传统的家庭照顾角色中脱离,更广泛的参与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接受了现念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应局限在结婚生子中,所以她们在学业有成之后,走入了创业的行列,成为了所谓的女强人。这是值得敬畏的一个群体,她们有值得每个人尊重的品质。

(四)生理性别的弱化、社会性别的强化

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男女平等。早期我们用“Sex”来区分男女的性别,但是随着女权主义运动、追求男女平等等运动的开展,社会开始严肃对待男女性别问题。现代社会我们使用“gender”(社会性别)对男女进行区分,改变之前单纯“sex”(生理性别)的区分。人们对男女的态度不仅依靠其生理性别,还注重其社会性别,这些都促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为现代女性更自如的参与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三、大龄未婚女性社会形象的重构

大龄未婚女性的存在是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社会大众对大龄未婚女性群体的刻板化甚至妖魔化印象是在众多大众媒体的错误引导进行的片面形象建构。研究分析2006年至2011年间与“剩女”有关的媒介报道发现,“剩女”的报道量连年递增。[3]大众媒介正是通过广泛提供“剩女”信息以及优先安排相关议题,潜移默化地使“剩女”进入公众的视线。为吸引大众的关注,他们对这一群体的形象进行了建构,把她们描述为“物质女”“挑剔女”“自傲女”“结婚狂”等,让大龄未婚女性的带上了这类标签。为重构她们的社会形象,引导社会大众正确的界定大龄未婚女性,笔者提出了三个结论:

(一)大龄未婚女性不等于“剩女”

从社会学视角看,“剩女”一词隐藏着强烈的男权思想,它单纯以一个女人是否拥有婚姻来衡量女性的价值。从数量上看,由于早期重男轻女的观念,目前社会“剩男”的数量远超过女性,但我们却很少看到有关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证明了男权文化仍在社会中占的主导地位。所谓的“剩女”是指在优胜劣汰的情况下,被挑选剩下的女性,但其实目前很多大龄未婚女性是主动选择了“剩下”,她们之所以选择“剩着”,可能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心仪的对象,而且她们没有愁嫁的压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们不能被称为“剩女”,而是一群还在寻找幸福的“单身女青年”。

(二)大龄女性未婚不仅因为挑剔,单身女性是一个群体。

对于女性大龄未婚的现象,社会上有种普遍的观点:她们自视过高、认为自己很优秀,择偶眼光过高,对男方的长相、才华、学历、人品、经济等各方面都很挑剔,生怕找不到比周围女性朋友的丈夫更优秀的男人,遭人笑话,只重视自己的感受,过于自我。这种片面的认识正式对大龄女性的污名化,有些优秀的未婚女性之所以未婚,是因为她们很满足现在的生活,认为结婚不一定是女性的最终归宿,单身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尊重这种生活选择。

(三)大龄未婚女性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由于社会对大龄未婚女性群体的偏差理解,给其个人和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很多父母为了摆脱他人的不良视线,给女儿安排了各类相亲活动,各类媒介的推动也使得女性个人的问题,上升到家庭、家族甚至是社会问题的高度。大龄未婚女性的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更加开放的表现,不应该受到社会成员的错误相待,要尊重该群体的自我选择。

四、 结语

“剩女”与“大龄未婚女性”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内涵与社会大众的形象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偏差造成了社会对“剩女”的抵触情绪。我们应该更客观的来认识大龄未婚女性的现象,从而促进两性平等,推动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我国女性的初婚年龄在不断增大,大龄未婚女性的存在是其的重要体现,而这类群体的存在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这一特殊的群体,她们多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专业技能,靠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们不是“剩女”而是“胜女”,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重庆 《剩女调查报告》

[1] 陈友华.中国女性初婚、初育年龄变动的基本情况及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1(5).39-45.

[2] 赵智伟.影响我国女性初婚年龄变动的因素[J].人口与经济.2008.4.32-34.

[3] 蔡静文.“剩女”媒介形象解析[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2012.

上一篇:浅析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下一篇:高职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