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新的时间与空间

时间:2022-09-25 10:45:54

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新的时间与空间

【摘 要】我们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应当通过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进行积极地探索、思考,充分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自由创新,才能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主要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多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 空间 时间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小学数学概念的发生与本质完全展现在学生面前,真正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数学原理与数学本质的来源,才能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进而提高数学成绩。那么真正还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做到的。以下从“还给学生时间”和“还给学生空间”两个方面来谈谈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还给学生创新的时间

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充分培养不断创新的精神,应该从以下两三个方面来还给学生创新的时间。

一、合理设计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找到创新的灵感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去认真地思考和分析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想,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很多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掌握的,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从而渐渐形成了创新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这一节内容时,由于这三种数的互化是在学生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小数和分数互化”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知识既是新课的生长点,又是学生学习和探究“三种数”互化的条件,因此教师在讲述这部分的时候要精心设计问题,并且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教师只有提出有一定深度,而又不超过学生现有知识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提供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说,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自古以来的创新发明,大都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地实践。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这一节内容时,引入新课后,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观察和分析,立即汇报出了三种不同方法,即都化成小数、分数或百分数进行比较,这样就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一些概念的外延没有涉及的学生可以补充,要鼓励学生主动问自己不懂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怪异或者荒诞的想法,教师不能否定或者批评,要耐心地与学生沟通,寻找到产生这一问题和想法的根源,对于偏激的想法要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充满了新奇,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广阔,提升了数学素养,养成了优良的数学习惯,提高数学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放手让学生说,使他们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有益而无害愉快气氛中进行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经过上述论述,除了还给学生创新的时间还不够,教师应当还给学生必要的空间,让学生从生产实践与生活实际中感受创新,因此下文主要从还给学生创新的空间来探讨。

还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一、给学生以空间,放手让学生做,给学生创新的能力

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间。数学知识从生活与生产中来,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真正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所以鉴于数学与现实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一定要放手给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思维的理解后,动手操作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在感受到自己成就的喜悦的同时,学生还能从中体会到数学知识运用的奇妙,自然而然学生就会将创新的思想运用于生活中,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让数学走向生活,也许学生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自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因为数学是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之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教师只有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让学生充分观察钟面,然后自制钟面。在教学时,有关知识就迎刃而解了。放手让学生做,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二、给学生以空间,放手让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创造的能力

三、还给学生空间,放手让学生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则要求教师必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把思维 的空间留给学生,把知识教“活”,使学生学“活”。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后,要把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有关因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学习。教学中留下空间对教师来说是放权,对学生来说是创造。空间留得好,可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当下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充分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将时间和空间给予小学生,让学生回归到自我发现、自我创新、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来,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希望看到的教育模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位老师都能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那么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必将摘下沉重的镣铐,在这课程改革的春风里轻舞飞扬!

【参考文献】

[1]邰云文.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河南教育研究论文,2000(10).

[2]王仲春等.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上一篇:拓展思维意境 优化诗歌教学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学情境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