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 一旦你想捉住青春

时间:2022-09-25 09:25:50

郭敬明 一旦你想捉住青春

上你要是想从这篇文章中有条理地看到“郭老”更详实的经历与近况,应该没戏,你大可上网查查他新书的动向什么的,或者多买几本文化时尚类杂志。写了一年的规范文章,我烦透了!郭敬明的大作《小时代3.0》现已上市,适逢网上流传的新一期作家富豪榜出炉,郭敬明以两千多万版税收入位居榜首。巧了!年度作家首富新书的宣传铺天盖地,名报大刊都表现出极大的诚意,挖掘他内心深层次的想法,描述他的近况、他的行为、他的影响,传导他更真实准确的价值观。我的采访可以很享受地直抒胸臆,大作家郭敬明刚刚教导我写作肯定是写自己想写的,快给自己松绑吧,就像郭敬明慧眼新捧的作家安东尼一样,只要写的好没有标点符号的也可以,写作如此,其他亦如此,无所束缚才会有所突破。

我居然惊喜地发觉自己的一丝丝老成与世故,这是之前从未体验过的,不知道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晚熟的年轻人总是会以一种不适应性无约束力地存在,不过这种越来越少,社会发展太快。大家都曾青年过,你懂的。何况直面郭敬明。

郭敬明经常会做这样的事情,他会在书里很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想法、对世界的认知、外界对他触动最深的感受,无论那是对的还是错的。创作《小时代》的1.0到3.0的5年过程,郭敬明从二十三四岁过渡到二十七八岁,终结版3.0完成以后,再去看1.0里的故事,郭敬明也会看到自己当时的不足,对世界认识的浅薄或者幼稚,甚至文笔方面的欠缺。当这种青春无敌的叙述方式发展为一种成功之后,人们再去接近他时,一种急切希望更加年轻、更加无拘无束的心情强大地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比我小一岁的年轻人身上,同为80后习惯被宠的心境迅速转移,曾经在社会略显蹩脚的行为方式此刻突然被赋予那是更加规矩的定义。看来青春已远去,一旦你想捉住青春,发现你已经回不去了。

当一个人从17岁开始写,写到27岁,这段时间是他对整个世界的认知最剧烈扭曲的阶段。把郭敬明这些年的作品聚拢,你会看到他一路走来心态的改变、价值观的改变、对世界认知的改变。就连他自己再看他过去的作品,也会感叹,原来那时的我是这样的呀!他才有勇气说,“我现在看自己前三年的作品都会害羞”,才敢摆出姿态,告诉你,写作是不需要灵感的,就是没有什么灵感不灵感,只要坐在那就能写出来,灵感可能是对于初级或者中级的写作者而言,作为一个老,当你的文字技艺与写作经验到了一定程度时就不用了,最后你会发现你写的内容在有灵感和没灵感时是一样的。

郭敬明会比一个30岁才开始写作,价值观已然定型的作者,看到更多成长的过程,更能让正在成长的小小心灵们有所共鸣与期待。只是,得到的批评声也是最多。看上去浅薄的文学,却如此火的现象,引发的讨论透着大众对社会、对名人、对青少年的期望。

郭敬明在我们面前玩儿起了沧桑感,尽管才20多岁。在过去10年里,他觉得自己成长了太多,跟同龄人相比,10年时间甚至可能将某些人未来20年经历的感受都包括,搞不好会更密集,更剧烈,所以心理年龄肯定要比同龄人成熟很多。

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自己是名人的?“我走在大街上被人认出来。”郭敬明直率地说,不过能够做这种回答的人却极少,尤其在很小的年纪能够以写作出名。新书头7天销售累计码洋就高达6000多万的,毕竟也就他一个人。他写的每一个字,字字如金。他又开始回答许多关于财富的问题。名气、财富与运气有时真的会给你带来负面效应,十八九岁时的郭敬明就会有应付不了负面新闻的时候,尝到其中滋味便是他沧桑感的开端。

“一定是你在你的领域里比别的人厉害,你才会赚到更多的钱。”郭敬明骄傲地说。因今年作家富豪榜公布而备受国人关注的时候,郭敬明在微博里正义凛然地号召全社会公民正视中国作家的处境,还有一大批作家在凭着自己兴趣坚持写作,回报很微薄。是啊,相形之下,许多文字工作者都正在领受着较微薄的工资与稿费,名人的一声呼唤,唤起了从业者心中的一声叹息,也让人看到了成功可以做到的令人垂涎的程度,这就是影响力的效果。常人达不到的影响力触动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大众逐渐转变,每个人的转变都在改变着世界,你自此也看到了郭敬明改变世界的那部分。

我们更加愿意悉心了解郭敬明现在的写作心境,他习惯在安静环境与固定光线中,独自一人享受写作的愉悦感。无论是《小时代》里18个主角的人物关系,还是《爵迹》的连载系列,故事的复杂程度与容量都在不断增强,你在掌控着这一切。愈发深厚的文字掌控功力让那种愉悦感比从前更强烈。

郭敬明说,写作如画画,作家发现自己的作品确实比以前写得好,而且很精彩的时候,就像当你只是学徒,每天素描、临摹,你始终不会为自己的画感到惊叹,但是当你画到后期,身为大画家的你画出一幅浓画,世人为你惊叹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会更强烈。

《小时代3.0》弥漫着强烈怀旧的情愫,从纯校园到校园与职场的过渡再到纯职场,小时代系列终结版的完成是郭敬明对过去校园情怀的一种告别,也意味着他今后的写作将去往一个崭新的领域。当一切的浅薄与无知成为一种量化后的质变,一种有理可循的写作方式时,当年的幼稚变得更加珍贵。青春似乎是不允许太多约束,允许无知、浅薄、自以为是、天马行空、空洞,甚至是犯错误的。特别想看到如果郭敬明真的变成郭老时,这位曾经的青春文学代表性人物,有机会再去写一部给年轻人看的书,还会不会有现在这般青春的无界。

郭敬明

1983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现任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最小说》、《最映刻》杂志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80后”作家群的代表人物。多次入选中国福布斯名人排行榜。连续八年国内出版销售神话的创造者。出版数部长篇小说销量均突破百万册,最高销量三百万册!

2008年5月4日,美国《纽约时报》评价他为“中国最成功的作家”。

2011年,郭敬明代表作品《悲伤逆流成河》日文版于6月1日在日本首发,被日本描述为“中国最强的天才作家”。

下郭敬明惊人的成绩总是打败我们的常规。滤去了些调侃味道与喧哗感,郭总的文字中多了些理性。

郭敬明曾以为,最开始启动出版公司时,并没有很多人知道,但当他以老板身份出现在行业交流活动时,发现周围很多人早就了解他正在做什么,大家都在观望,观察他到底能做到哪种程度。当更多的同龄人踏入工作岗位,服从业已形成的模式与体制时,郭敬明却大胆开辟了崭新的领域。

这种崭新对于中国的媒体出版业来讲,都是全新的尝试。同时运作4本杂志,签约上百个青年作家,在文化创意产业改革的新时期,郭敬明代表着新一代青年企业家吹响了号角!人们曾经用“大家”形容赵本山先生,兴师动众地用MBA的道理讲述名艺人如何用大家风范模式化地培养新人,很多文人都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文艺追求就足够了,如果再去运作新的商业模式,需要对人生价值有更多思考,更具智慧的沉淀,更能灵活变换的思维才能做好。在注重模式的现代中国,这种商业成功会比任何方式更令人信服。

郭总今年以创意出版人的身份领奖时,同时提名的都是驾驭文化出版工作多年,德高望重,资历极深的领导,其中年龄最低的也在50岁以上,向前辈们致敬!可是上一代出版媒体人的理想并未见得能够充分实现,文化需求毕竟是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前提下才慢慢形成。郭敬明以强势新势力浮出水面,不禁感叹时代的伟大啊!

如果真要谈天赋,郭敬明觉得自己的天赋在于表达能力。他博客里形容自己母亲已到上海,发现上海的上空出现一股妖气,估计是他写作入得太深。可是眼前的郭敬明,戴着黑色美瞳,灰色羊绒衫米色休闲裤,全身搭配和谐,雅致的灰白印象下,浑身上下抖落着灵气。出版人郭敬明说,他全部的书从来没有考虑过市场问题,因为紧跟市场是永远没有引领市场好啦!紧跟市场的作品永远不会超越最初引领市场的作品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他为自己出书,为他人出书,他的书就是大卖,正所谓,妖气正浓啊!

文字里的郭敬明幽默、跳跃,甚至感性,这种既定印象很容易让人以为他活跃、滔滔不绝、思维随着情绪流动,而面前的郭敬明很严肃,回答问题时不带笑的,一板一眼。在如此感性的作家身上却有如此上品的控制思维的能力,他未来能将公司做得更好,我更信了。他可以为了解释为什么自己作品里,比如《小时代》中有如此多物质化的段落,他会把知名作家张爱玲、王安忆乃至名著《红楼梦》搬出来理论一番,告诉我们他的物质化是跟那些作品一样对当下的反映。

这也足以证明他的文学野心,不过他说,自己的文学野心已经不是太大,连续多年极高的销量已经让他满足,他如今的好胜心完全放在了出版人身上。提到最世文化公司“一姐”笛安,郭敬明看中她浓浓的文学气息。笛安如今也荣登作家富豪榜,足见郭敬明的文学眼光。他有眼光去挖掘人才,又敢以切身经历放手推动其成才,此乃大家。

“只要你一直朝着你认定的方向走,非议是没有关系的。”在最近的媒体访问中郭总以成功的榜样教导年轻人。郭敬明对待非议的解释:有非议不算什么,如果都是好话证明你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只是喜欢你的人知道你,看到了你的作品,只有不喜欢你的人因为你的影响力也看了你的作品,这才能更加证明你的成功。他说自己已经有7,8年没有哭过了,容易吗?前段时间为了写作,连续通宵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咳嗽,引起肺炎,加上多年疾患中耳炎,为了把心思收拢,不影响创作,他只能痛到每天吃止痛片,直到完成后才去医院,住了两个多星期。他说作家与出版人两个身份已经够了,别的也忙不过来了。

新年即到,郭敬明非常周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规划来年,然后一步步按计划实现。他很辛苦,明年依然是继续勤勤奋奋,看很多杂志书刊把握当下信息,完善对文字对生活态度对艺术对社会的审美趣味,推动公司的各项进展。不过,辛苦之余也别忘了奢侈的生活,咱不谈钱,谈钱就俗了,谈谈品位,谈谈你如何将从外滩一直铺到南京西路的名牌搬回家,谈谈新消费群体的崛起!但是郭敬明,你的身价到底有没有过亿啊?2亿?3亿?1.5亿总有了吧?

灵光乍现,完成以上亦梦亦崇的文字,作为一批批复制出的、守规矩的乖孩子中的一员,只是以灵感为生的三流写作者而已,放松自嘲一番,也有几番快活。

趁年轻!也以此缅怀逝去的青春!

文毕,灵感戛然而止。总是带着虔诚的态度去找寻被访对象成功的方法与精神时,当真看不到真实的自己,可未必没看到真实的郭敬明。

上一篇:隋丞 拉开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下一篇:毛继鸿 中国服装界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