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评审形式下6S管理在急诊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5 09:10:16

JCI评审形式下6S管理在急诊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JCI评审形式下应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进行急诊室物品管理,制定明确的要求和相关措施,人人按标准办事,形成良好习惯。管理后物品放置整齐,标识清晰,定位明确,寻找物品省时省力,减少了无效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6S急诊物品管理JCI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62-02

JCI评审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品质管理与持续改进,我院是个三级甲等医院,运用JCI评审标准作为标尺,各科室部门遵循相关模式,进行管理与改进,进一步与国际化接轨。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及中转枢纽,病人种类的多源化,使得急诊科跟医院的很多科室都有关联,也就造成了物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如何对物品进行有效的管理,发挥其最大效应,是临床面临的难题,5S管理在我科的物品管理中已经有了相见成效,伴着医改逐步进行,医院环境的逐步国际化,6S管理的方法日显重要性和普遍性。“6S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5S 是日式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指的是SEI RI(整理)、SEI TON(整顿)、SEISO(清扫)、SEI KETSU(清洁)、SHI TSUKE(素养)这5 个单词,因为5 个单词前面都是“S”,所以统称为5S[1]。6S是在5S的基础上增加了(SECURITY)安全,是现代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环境,培养各成员良好的工作行为习惯,其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效果令人满意。我院急诊室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A区、B区以及C区,各区域物品按照6S管理步骤进行管理,方法如下:

1整理(SEI RI)

将各个区域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清除掉。目的:节约空间、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即:要与不要,一留一弃[2]。

1.1A区(复苏区)。A区主要用于急危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分为复苏室、治疗室,复苏室主要处理急危症患者,共2张床位,备有齐全的急救仪器、一辆标准配备的抢救车及办公设备,文件柜屉内备各种专用纸张,数量恰当。因不允许家属陪同,则未配备陪伴椅。治疗室内备无菌物品柜、一般物品柜和外用药柜,安装24小时不间断高静电循环风空气净化系统,进入治疗室需戴口罩、帽子,严禁医务人员外的人员进入,安装门禁系统,刷卡进入。

1.2B区(抢救区)。B区主要放置急重症的患者,分为抢救室、治疗室、医生办公室。抢救室共16张床位,备有一辆标准配备的抢救车,因只允许陪一位家属,每张床位备有一床头柜、一陪客椅以及一只垃圾桶。治疗室内备无菌物品柜、一般物品柜和外用药柜,安装24小时不间断高静电循环风空气净化系统,进入治疗室需戴口罩、帽子,严禁医务人员外的人员进入,安装门镜系统,刷卡进入。医生办公室备文件柜,各类专用纸张齐全,数量恰当。及时清理办公区域内的各类资料,明确各种资料的保存时限及方法,已过保留期的经请示后进行销毁,保留期内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装柜、标示,需存档的及时上交档案室。私人物品及时清理,放置在专用的储物柜内。

1.3C区(诊疗区)。C区是各临床医生诊察普通急诊病人的区域,分为诊疗室、清创室、腰穿室、石膏室。诊疗室备一套办公桌椅,以及资料齐全的文件柜,一张诊疗床,限制家属进入人数;清创室备清创专用床、无菌物品柜和治疗车,一个月消毒一次,清创室内限制家属陪伴;腰穿室备腰穿专用床、一般物品柜、无菌物品柜和治疗车,一个月消毒一次;膏室是专门打石膏的区域,备一张专用石膏床,小型热水器,一般物品柜。柜内物品数量恰当。

1.4污染区。污物区是我科放置污染的布类和清洁工具、垃圾汇总及倾倒大小便的区域,分为污物区、化粪池区。污物区备2只专用的布类收集筐,以及一只大型生活垃圾桶和医疗垃圾桶,医院统一配备的清洁工具;化粪池区备合乎要求的化粪池,以及洗手池。

1.5库房。库房是我科供给物资的场所,备尺寸一致的整理筐及整理箱。

2整顿(SEI TON)

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定点分类放置,并予清楚标识。使各区域物品一目了然,利于及时准确拿取所需物品,提高工作效率,营造一个整齐的工作环境。达到布局科学,取用快捷的目的。

2.1A区。抢救仪器按使用频率,定点放置,并在地面加以标识,整齐排列,专人管理,每班清点,及时补充,做好交接记录。复苏室备一开放式物品柜,将静脉输液用物、吸氧用物、导尿用物、清创用物、气管插管用物等定点放置,并加以标识,便于拿取。急救药品固定放置于在抢救车内,按规格基数,有序排列,定位存放,每次用后及时补充并登记,每班检查一次,保证急救时使用。急救仪器定位分区放置,靠近使用点,便于操作,用后要及时清理处置并放回原处;文件柜内纸张按照需要打包放置,并加以标识,便于取用,用后及时补充。

治疗室内无菌物品和一般物品分类放置,并以标识加以区分,深静脉穿刺用物、洗胃用物、腹穿用物、胸穿用物、导尿用物、胸腔引流用物等打包放置,并加以标识,便于取用,用后及时补充。

2.2B区。抢救室内各抢救床、床头柜、垃圾桶定位放置,在床尾地面标直线标签,作为抢救床排列基线,保证整齐性;垃圾桶、床头柜统一放置在床头位置;治疗室内无菌物品和一般物品分类放置,并以标识加以区分,方便拿取。抢救车定点放置,急救药品固定放置于在抢救车内,按照医院标配统一管理;医生办公室内各文件柜定点放置,各类纸张定位定基数,并以标识标示,方便去取用,用后及时补充。

2.3C区。清创室内无菌物品与一般物品分区域放置,并做好标识加以区分;石膏室内石膏、绷带、棉纸分开放置,并区分开石膏的大、中、小号,做好标签,加以区别。

2.4污染区内各垃圾筒、布类收集筐定位放置,每天由专门工人定时更换收集;各清洁工具做好标签,定位放置,保持整洁性。

2.5库房。库房内物品分为医疗物品,办公物品。医疗物品又分为无菌物品与普通物品。无菌物品装整理箱,并统一区域放置,并在整理箱外面做好对应标识,方便拿取与补给;普通物品、办公用品装筐,分区域放置,做好标识;因体积大小无法装筐的,统一放置在同一区域,摆放整齐,做好分类标识。

3清扫(SEISO)

将区域内所有场所清扫干净,有卫生死角的需进一步清扫,保证所有台面一尘不染,所有玻璃窗明几净,保持工作场所清洁、亮丽的环境。所谓的清扫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打扫卫生,而是要用心和力量来做。除了督促清洁工每日打扫卫生外,还要对急救仪器进行清洁和保养。严格区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并分类放置,保持地面的清洁卫生,不随地乱扔垃圾。

4清洁(SEI KETSU)

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将各班次人员分组,分区域,落实到个人。A区、B区、C区均由各区域的责任护士负责,将工作环境中的每台仪器、每件物品和每个地方进行彻底、反复的整理、整顿、清扫,维持前面3个S的成果。由各班次小组长负责实施,护士长负责检查。

5素养(SHI TSUKE)

通过前4S的规范,使每位科室成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自觉遵守规则行事,培养积极主动的工作精神(也称习惯性)。养成良好习惯,以人为本。素养是整个6S管理的核心,只有人员的素质提高,才能持之以恒的将活动开展下去。

6安全(SECURITY)

树立安全为首要的观念,防范于未然。我科是个特殊而忙碌的部门,保持急救通道畅通,各类急救药品定点分类放置,各类急救仪器保持备用状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重视科室成员的安全教育,可以有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7结论

“6S”管理是环境与行为建设的国际化管理文化,它能有效解决工作场所凌乱、无序的状况,能有效提升个人行为能力与素质,能有效处理药品、物品、设备器械的管理[3]。通过“6S”管理,可以培养科室成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这样也会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所以把“6S”管理说成“安全专家”[4]。在急诊科物品管理中结合“6S”管理方法,物品放置整齐,标识清晰,定位明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病人创造了一个整洁、舒适、安全、满意的就医环境,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杨素清,林菊芬,郑建萍,吴伟仙.骨科病区库房管理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7,6.(6)

[2]鄢君平,6S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健康必读杂志.2012,7(7)

[3]杨明莹,古启启.6S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J].全科护理.2009,1(7):54-56

[4]杨明莹,古启启,袁慧云,等.6S企业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9):2421-2423

上一篇:论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下一篇:超声心动图观察高血压患者左心结构及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