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兴邦 第10期

时间:2022-09-25 07:11:09

一场让生灵涂炭的地震,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

多难兴邦,中国人的一句古训,经总理之手,在一块普通的黑板上穿越了时空,照亮了神州,点燃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灵之光。

中华民族从伏羲至今,有着近三千年部落史和五千年的国家史,有着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即使魏晋南北朝长达360年的分裂,最终重新归于统一。惟其文明悠久,愈显其灾难深重。洪水地震等天灾且不论,单说人祸,翻开二十五史,耳中全是一片喊杀之声,为了至高无上的皇权,为了土地和金钱,为了生存的空间,杀杀杀…秦并六国、刘项争霸、三国割据、五胡乱华、安史之乱、蒙古入侵、满清入关…一人功成万骨枯,每一次王朝的更替,结果都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每一次王朝的兴起,又都会带来短期的繁荣,甚至出现了“文景、贞观之治”和“开元、康乾盛世”。多难兴邦,是中国人对历史经验的朴素总结。但若深入思考,封建时代那些所谓的盛世却无一长久,“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治乱因循,多难然后兴邦,兴邦然后又多难,几乎成了历史的周期律。原因何在?换汤不换药,历代皆沿秦制,帝国政治从未有实质性的改变。

近代中国,苦难尤甚。自鸦片战争始,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已是家常便饭。自中山先生三民主义起,让中国人看到了兴邦的希望。然而继之而来的复辟、军阀混战、日寇入侵,中国人水深火热。无以复加的苦难催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为多难兴邦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我们抛弃了封建主义,抛弃了资本主义,因为我们不愿意重新走入历史的周期律,如果是那样,我们用多难换来的兴邦只会孕育更大的空难。

但我们走在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上。摸索啊摸索,自然灾害频仍,洪水、地震…与几千年来并无什么不同,而且人为的灾祸也层出不穷,、…在灾难面前的反思终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制度性变化,改革开放、和平发展。前进啊前进,中国踏过了泥泞,开始行走在以人为本、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大道上。

多难与兴邦在一定条件下,是辩证扬弃的关系。却没有必然的联系。然,兴邦道路岂有一帆风顺的?灾难面前的反思与重构才是兴邦的真正条件。汶川、玉树地震之所以让人看到了兴邦的前景,关键还是政府的应对得当,安排有序。但能否真正把这场灾难转化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动力,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性建设和制度性安排,如环保、金融、保险、法律、救灾应急处理、防震减灾、军队建设、公益组织、科学决策等等,把民意化为制度,让制度成为民心所向!

上一篇:加工好自己这“一碗米” 下一篇:一网民生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