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写人”的因素

时间:2022-09-25 03:54:57

“写人”是作文教学重要的一页,可是,即使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也难写好。细梳理,发现以下这些因素制约着写好“人”。

模板造人

不知道是孩子们读了写人外貌的片段,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观渗入到了孩子的心里。他们笔下出现了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浓浓的眉毛,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鼻梁,樱桃小嘴,一笑就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无论是同学,无论是老师,无论是家长,无论性别……一律长这般模样。

应对策略:强对比,抓特点

可以找班里特点对比强烈的两位同学做模特儿,让同学们观察。例如班里的刘宗鑫和张菘仁。一个高,一个矮;一个胖,一个瘦;一个白,一个黑;一个腆着肚子,一个不见肚子。

抓住人物外貌特点后形成文字如下:

他又高又胖,那个头快赶上我们语文老师了,那身板活像一堵墙。皮肤白白的,松松软软,像刚出笼的馒头,看着都想让人咬一口。他总是腆着肚子,活像得胜回来的将军。

他又矮又瘦,虽说上三年级了,常被误认为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不知道是他挑食,还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流失了,瘦得跟棍儿似的。皮肤黑黑的,脸上手上整天都像没洗净一样。穿个衣服松松垮垮,你还以为他是纸片人呢!

动作概括

人每时每刻都在动,即使睡着了,我们还在呼吸,肚子会随着呼吸一起一伏,更别说梦见打架,还会手脚乱舞。孩子们在写动作时却往往用概括的语句一带而过。

王写同学柴铭泽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和柴铭泽有时也闹别扭。有一次,我和他放学排队,我站偏了,他让我走,我却不走,最后我俩打了起来。

“打了起来”这可是个看点儿,嘿,作者王却没下文了。

应对策略:写具体,展画卷

“怎么打的”,这很有写头。“打”肯定要动手动脚, 肯定要推推搡搡……应该像把卷着的一幅画慢慢铺展开一样,播放“打”的动作。

柴铭泽提起垂着的双手,握紧拳头,又迅速张开,像两把蒲扇一样向我推来。我打了个趔趄,险些摔倒。等我站定,抬起右脚,狠狠地照他屁股踹去。他哪甘示弱,扭过身来,一手揪着我的耳朵,一手扯着我的脸蛋儿。我双手抱拳,雨点般向他的肚子砸去。

这样的叙述,写出了“打”的动作,让读者看到了“精彩的武打场景”,如亲眼所见,酣畅淋漓,当一方暂处于弱势时,恨不得上去帮一把。

人物哑巴

记得一位同事曾告诉他班级的孩子们,写人,人若不会说话就是哑巴。仔细想想,一般“打”之前肯定有口角,口角解决不了问题,才动用武力。即使动用了武力,也不会像无声电影一样纯粹地打――只有动作没有语言。

应对策略:人说话,不哑巴

王和柴铭泽打之前就有“他

让我走,我却不走”。在文章中,让人物说话,不就不哑巴了?

我和柴铭泽有时也闹别扭。有一次,放学排队,我站偏了,他说:“走开!到后面站着去!”“凭啥,我就站这儿的!你才到后边站着去!”柴铭泽提起垂着的双手,握紧拳头,又迅速张开,像两把蒲扇一样向我推来:“叫你不走,看我不打飞你!”我打了个趔趄,险些摔倒。等我站定,抬起右脚,狠狠地照他屁股踹去:“我还怕你不成,不走就是不走!”他哪甘示弱,扭过身来,一手揪着我的耳朵,一手扯着我的脸蛋儿。我双手抱拳,雨点般向他的肚子砸去。

心都“石化”了

人物的一言一行,都离不开“心”的导航,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行动。可孩子们的文章中人物的心似乎石化了,我们常常见不到他们对心理活动的描写。

应对策略:心动才有行动

王和柴铭泽打架前加入心理活动,读来会觉得“嗯,这一架不打看来不行”!

我和柴铭泽有时也闹别扭。有一次,放学排队,我站偏了,他说:“走开!到后面站着去!”什么狗屁朋友,我就站偏一点点,竟然让本大人到后面站着,我才不吃他这一套:“凭啥,我就站这儿的!你才到后边站着去!”柴铭泽似乎不认我这个朋友了,提起垂着的双手,握紧拳头,又迅速张开,像两把蒲扇一样向我推来:“叫你不走,看我不打飞你!”。我打了个趔趄,险些摔倒。好小子,还动真格的,你当老哥儿我是菜鸟呢!等我站定,抬起右脚,狠狠地照他屁股踹去:“我还怕你不成,不走就是不走!”他哪甘示弱,似乎非要展示展示他体育健将的威风似的,扭过身来,一手揪着我的耳朵,一手扯着我的脸蛋儿。狗东西,还拿朋友当仇人了。我双手抱拳,雨点般向他的肚子砸去。

看,加入心理描写,是不是觉得正因为有了那样的心理,才有了下一步的行动。

无脸无情

除了以上因素,孩子们写人往往不见脸,所以更无表情,这其实是我们说的缺乏神态描写。同事还跟他班级的孩子们说,“没有表情的人物是呆子”。“呆”何尝不是一种表情,可压根儿忽视了表情的描写,人物就不传神了。

应对策略:人露脸儿,动媚眼儿

我们得在文章中让人物露脸儿,呈现人物丰富的表情。王和柴铭泽打架还可以加入人物神态。

我和柴铭泽有时也闹别扭。有一次,放学排队,我站偏了,他挑起眉毛,瞪大眼睛说“:走开!到后面站着去!”什么狗屁朋友,我就站偏一点点,竟然让本大人到后面站着,我才不吃他这一套,也瞪着他,撇撇嘴说“:凭啥,我就站这儿的!你才到后边站着去!”柴铭泽似乎不认我这个朋友了,龇牙咧嘴,怒不可遏,提起垂着的双手,握紧拳头,又迅速张开,像两把蒲扇一样向我推来:“叫你不走,看我不打飞你!”我打了个趔趄,险些摔倒。好小子,还动真格的,你当老哥儿我是菜鸟呢!等我站定,直勾勾地凝视着他,抬起右脚,狠狠地照他屁股踹去:“我还怕你不成,不走就是不走!”。他哪甘示弱,似乎非要展示展示他体育健将的威风,脸像被一只大手拧变形了似的,扭过身来,一手揪着我的耳朵,一手扯着我的脸蛋儿。狗东西,还拿朋友当仇人了,我像头发怒的狮子,双手抱拳,雨点般向他的肚子砸去。

至此,打架这一经过就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回顾一下,制约“写人”的因素无非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如果我们能把每一个点儿训练到位,孩子们再把文字连缀成篇的时候人物形象是不是就丰满了呢?

上一篇:节能创业 服务社会 下一篇:小聚焦 小片段 直抵习作的“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