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5 03:14:01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保证问题研究

摘要:实验室是专门从事检验测试工作的实体。为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以确保检测报告的质量,就必须明确他的质量行程过程和过程的各个阶段可能影响检测报告质量的各项因素。从而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以使其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最终产品――检测报告的质量。使其持续的处于受控状态,即使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也能及时发现,迅速予以纠正和改进。可以使检测中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关键词:数据 控制 质量

实验室是专门从事检验测试工作的实体。实验室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就是实验室的产品,同样有一个质量行程过程。[1]

为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以确保检测报告的质量,就必须明确他的质量行程过程和过程的各个阶段可能影响检测报告质量的各项因素。从而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以使其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最终产品――检测报告的质量。由于生产组织的性质不同,产品特性不同,实验室的工作任务不同,因而,起质量形成过程也不尽相同。应根据本实验室的工作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明确其质量形成过程及涉及的要素,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从以下三方面谈谈保证实验室的质量[4]:

1、预防性质量控制方面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质量保证计划、人员训练和培训计划等都属于这种控制[2] [3]

1)实验室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首要条件。检测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者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目前各实验室现代化仪器愈来愈多也越来越复杂,但技术判断、经验、技巧、甚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对于减少和保持测量变动在可接受的水平上仍是非常重要的。

2)要明确检测依据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必要时,在完全理解检测依据的基础上,编制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检测程序和方法。以防止在掌握检测依据上出现偏差,保证具体操作上的一致性,避免发生质量问题。检测工作所需的指导性文件、标准、手册等应随时更新,必须保证实验所采用的标准、方法和作业指导书等为现行有效版本。

3)设备仪器的保养和所处环境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检测实验需要合适的设备和仪器,实验的成功或失败常常可以追溯到设备和仪器的配备和使用的合理性。现在大多数精密仪器都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有要求,需配备空调、抽湿机和通风厨等设施并,确保实验室的检测设备、辅助设施、操作空间、工作环境、能源、照明、温湿度、通风等条件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最大限度的使实验室的环境满足仪器的要求并防止对实验员造成伤害。

2、过程质量控制[4]

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控制分为现场控制和实验室内的控制[5]。实验室的一般检测过程,采样人员按要求采集样品并送往实验室分析,实验人员确认仪器设备和环境符合要求后根据相应的检测标准进行检测。

1)实验室样品采集和管理的质量控制[6]

①虽然现在我们实验室主要是外部送检样品较多,但我们还是应该要求采样人员,按照采样要求做好记了记录,贴好对应的标签。

②样品的前处理在我们实验室之关重要。因为我们每天接收的样品和需要处理的样品都特别的多,更要细致,每个样品做好标记,编号,以及两个样品间对处理工具的清洗等,都要严格按要求操作。

③样品保存与管理。对不同的样品按照物质特性设置相应的保存条件,以保证样品待测组分不产生任何变异或使发生的变化控制在最小程度,在样品保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并针对样品的不同情况和待测物特性实施保护措施,要力求缩短运输时间。设置相应的留样时间,留样是是我们发生争议时的有效物证。

2)实验过程中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6]

①空白试验。空白试验值的大小及重现性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一个实验室及其分析人员的水平,如待测物质量、试剂纯度、试液配制质量、精密仪器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玻璃器皿的洁净度、仪器误差、滴定终点误差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这在元素,常规实验中非常重要。杜绝取巧。空白实验值必须要符合质控要求。

②双样平行与加标回收率。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双样平行和加标回收率的测定,使双样平行的相对偏差和回收率范围达到质控要求。要做到每次都做平行。要多做加标回收率,对元素检测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手段。

③标准曲线。每次实验的标准曲线,必须和样品同步检测的。因为标准曲线的斜率常随环境温度、试剂批号和储存时间等试验条件改变而改变。并对不同项目标准曲线斜率要逐次进行比对,若相差较大,应分析原因,及时更正。

④外部供应的物品。对检测工作需用的从外部购进的材料、药品、试剂、器件等物品,应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和进行验收的质量控制程序。根据实验室条件,如做空白实验和上一批药品的数值进行对比来控制药品的质量。

⑤标准控制样品。定期在实验中加入在国家标准物质中心购买的已知对应物质含量的标准物质进行试验,看检测结果在不在质控物质证书上标明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如有出入,则要查找原因。

3、事后控制

实验室的事后控制主要是通过数据与记录的控制、内审、管理评审来实现的。事后控制是质量控制过程的终点,把好最后这一关,可以及时的发现和修正错误,改善质量保证体系。

1)数据与记录的控制。数据要真实、完整、准确、可靠,在技术上要经得起推敲。记录指的是实验室操作的成文依据和测量过程所有成文记录,包括:计划、方法、校准、样品、环境、仪器和数据处理等。应准确地做好成文记录和数据报告。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对实验室诚实的考验。对监测数据负有责任的人都应在记录和报告上签字,以便核查。

2)内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管理手段,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审核,纠正和预防不合格工作,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并对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可以不同实验组别进行互换检查,更有利提高效果[7]。

3)管理评审是指为了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由最高管理层就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正式的评价。要充分利用好每年的评审,来推动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提升,和全体成员能力的提高。

总之,分析检测质量形成过程,准确的找出可能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各项因素,使其持续的处于受控状态,即使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也能及时发现,迅速予以纠正和改进。这就可以使检测中的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曹 军 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之我见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0-04-22

[2] 乔鲁芹 董会 赵春青 刘玉升 加强实验室管理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 : 2009-05-11

[3] 朱素娟,宋晓森,吴剑,孙镇平 加强实验室管理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4]王娟 .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的有效途径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09年第2期 (河南省新乡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河南 新乡 453003

[5]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GB/T15481--2000(ISO/ICE 17025:1999)

[6] 张春昱,魏坤 . 提高试验室质量管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 《科技资讯》 2009年第35期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天津,300074

[7] 做优秀的质量管理员 主编 朱春瑞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8年06月第1版

上一篇:保安全、促发展,全力做好锅炉定期检验工作 下一篇:论食品安全及其相关检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