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MW机组锅炉中速磨出力优化改造分析

时间:2022-09-25 02:25:38

350MW机组锅炉中速磨出力优化改造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某电厂提高转速磨煤机的运行情况,考虑到煤质变化、磨煤机转速提高后磨损加快、磨煤机振动、减速机本身安全、推力瓦温度等因素,根据当前燃烧煤质详细计算,在保证煤粉细度R90=22%(考虑5%出力下降)的情况下,提高13%制粉出力,达到49.7t/h。这样4台磨煤机制粉出力可达190t/h,在发热量为4300kcal/kg的燃煤条件下,基本可以满足锅炉满负荷的燃煤量要求。

关键词:350MW;增速;磨煤机;优化;改造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煤炭市场的变化,燃用煤质发热量降低,4台磨煤机无法满足锅炉满负荷运行燃煤量的需要。确定通过提高磨煤机转速的方式来提高磨煤机的研磨能力。由于入炉煤质发热量的降低,按原设计磨煤机4运1备的运行方式已无法满足机组满负荷运行燃煤量的需要,必须将备用磨煤机投入运行。现通过对单台磨煤机进行减速机提速、喷嘴动环更换、分离器增容等技术改造,使其出力增加13%,降低了制粉单耗,从而使制粉系统实现了节能降耗、定检定修。

1、设备简介

该电厂350MW机组锅炉为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炉,采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置5台ZGM95G型中速辊式磨煤机。磨煤机铭牌出力为42t/h,燃用设计煤种时制粉系统4运1备即可保证机组满负荷运行,而实际运行中4台磨煤机出力达不到锅炉正常需求的燃煤量,需要5台磨同时投运才能确保锅炉满负荷运行,制粉系统长期处于没有备用磨煤机的状态,给其定检定修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不利于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2、优化改造实施方案

本次磨煤机增速提出力改造与低氮燃烧器改造同步进行,并对燃烧器风量进行重新分配,以防止出现局部热负荷过高现象。在保证设备主体不动的情况下,根据本设备现状制定ZGM95G型磨煤机增加出力的改造方案,通过减速机改造,提高24%的输出转速,通过提高磨煤机转速的方式,使磨煤机的研磨能力提高13%,出力不小于49.7t/h;同时更换磨煤机分离器,提高分离效果,确保煤粉细度R90=22%,并防止分离器在短时间内磨损损坏。具体改造方案如下:

(1)减速机增速改造。改变减速机螺旋伞齿轮的传动比,制造一对新螺旋伞齿轮装入减速机。通过更换螺伞等部件,减速机的轴功率由380kW提高为421kW,输出转速由26.4r/min提高到32.7r/min,磨煤机碾磨出力提高约13%。

(2)动静喷嘴环改造。磨煤机增容改造后,磨入口一次风流量相应增加约24%,入磨风量增加到23.66kg/s。ZGM95G型磨煤机设计最大通风阻力为5.91kPa,磨煤机增容改造后最大通风阻力为6.34kPa。需对旋转喷嘴环的喉口流速重新校核,保留原有旋转喷嘴静环,根据喷嘴校核结果更换喷嘴动环,设计采用结构件的动环,对通流面积进一步校核,来降低其磨损。

(3)分离器增容改造。鉴于目前煤粉细度已超出设计上限,改造后磨煤机入口风量大幅增加会使煤粉细度更加恶劣,需重新设计分离器以满足要求。改造后分离器采取大容积、低流速设计,确保分离器各设计截面流速合理,满足一次风量提高对分离器的设计要求。

(4)电动机部分。将磨煤机由ZGM95G型改造成ZGM95G―Ⅱ型,经核算电动机使用现有裕度可满足改造后需求;在不更换主电机的情况下,可保证改造后出力达到49.7t/h。

(5)ZGM95G型与ZGM95G―Ⅱ型磨煤机外型尺寸一致,联轴器、机座密封、机座、传动盘与刮板、压架、铰轴、机壳、加载油缸和本体附件均可通用,无需更换。

(6)ZGM95G型与ZGM95G―Ⅱ型磨煤机的加载油量、油量/油压、密封风量/风压等一致,其辅助设备油站、高压油站、密封风机等均可通用,无需更换。ZGM95G型改ZGM95G―Ⅱ型可将加载油压调高20%左右。

3、性能测试

3.1性能保证

(1)保证出力不低于49.7t/h,碾磨件使用寿命期间,因磨损而造成的磨煤机出力降低率不大于5%;可安全连续运行的磨煤机最小出力为12t/h。

(2)磨煤机外壳及分离器能承受0.35MPa的爆炸力。

(3)磨排出口一次风量偏差≤5%,磨排出粉量偏差≤5%。

(4)减速机正常工作时油温度为40~50℃,最高不能超过70℃。米希尔轴承油温度为50℃,最高不超过70℃。

(5)煤粉细度可调范围R90=20%~40%。

(6)正常运行条件下,磨排出的石子煤低热值≤1000kcal/kg。

(7)磨煤机的出口温度不低于60℃。

(8)磨煤单位功耗(保证出力条件下)≤8.63kW・h/t。

(9)磨煤机本体及减速机振动为正常值,磨煤机运行平稳,底板振动(双振幅)

3.2性能考核试验

改造后对D磨煤机进行性能考核试验,包括磨煤机最大出力试验、能耗试验和分离器变挡板试验,具体如下:

(1)磨煤机最大出力试验。改造后的磨煤机在额定出力稳定运行1h后,在保持机组负荷稳定的情况下,逐渐增加负荷直至最大实际出力为49.7t/h,稳定运行2h。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

(2)磨煤机单耗试验。在磨煤机(改造后)2个不同出力下测试磨煤机电流,直接读取磨煤机电气线路上的电度表,记录终始值,计算出磨煤机的功率,同时记录磨煤机的给煤量,最终算出磨煤机单耗。试验数据如表2所示。

表1 最大出力试验数据 表2 单耗试验数据

(3)分离器变挡板试验。维持磨煤机出力、通风量、出口温等参数基本不变,通过调整分离器挡板的开度改变磨煤机的运行特性,测量和记录在不同挡板开度下制粉系统运行的各个参数,得出分离器挡板开度与煤粉细度的关系。试验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分离器变挡板试验数据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分离器挡板开度的增加,煤粉细度增大。

4、结论

(1)改造后通过试验分析,在燃用发热量及可磨性系数均较低的校核煤种2时,磨煤机最大出力由改造前的42t/h增加至52t/h。磨煤机单耗由7.95kW・h/t降至7.39kw・h/t。改造后磨煤机最大出力时排渣量小于额定出力的0.5‰,达到最大出力的试验要求。按此方式再改造2台磨煤机,即可实现满负荷下4台磨煤机运行达到锅炉所需的燃煤量要求,实现制粉系统的4运1备。

(2)改造后在相同的分离器挡板开度下,煤粉细度R90=22%~25%,分离器挡板调节性能良好,满足生产要求,有利于煤粉燃烧及灰渣可燃物的控制。

(3)改造后磨煤机电机各部温度、油系统、加载油系统运行正常,减速机推力瓦油温在60℃之内,其他参数均在规程要求范围内。

(4)性能试验报告和实际运行情况说明,增速为快速磨对提高磨煤机出力的作用是显著的。

参考文献:

1、DL/T5145―2002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

2、DL/T 467-2004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

3、王昌伟 ,ZGM95型磨煤机增加出力改造[J].华北电力技术,2007年第A02期.

上一篇:防渗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策略研究